吊挂系统吊顶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19012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吊挂系统吊顶结构,属于吊挂系统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吊杆,所述吊杆上端通过挂钩机构实现吊挂,所述挂钩机构吊挂于固定面上,挂钩机构包括若干个挂钩,所述若干个挂钩上端的挂口相对设置,挂口的端部搭于固定面上,所述挂钩的下端均与吊杆铰接,所述吊杆下端连接有待吊物。所述吊杆的长度可调。相邻两根所述吊杆之间可以通过呈倾斜状态的斜拉杆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方便,工期短。吊杆采用长度可调吊杆,从而可调节吊杆下方吊挂的横梁或纵梁的水平度,从而提高安装精度。斜拉杆加强了整体吊顶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吊挂系统吊顶结构
本技术属于吊挂系统
,具体涉及吊挂系统吊顶结构。
技术介绍
吊挂系统用于服装、家纺生产企业,其包括环轨,在环轨的走向上间隔设有若干工作站,每个工作站的下方均设有一个工位,吊挂在衣架上的衣片由系统控制通过环轨被输送到指定的工作站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从该工作站的出站机构进入环轨被送至下一个工作站进行下一道工序的加工。吊挂系统的环轨和工作站都是安装在横梁、纵梁搭成的型材框架上。型材框架或者通过若干立柱安装在地面上,或者通过吊顶结构安装在顶上。通过立柱安装在底面上,安装比较方便快捷,吊挂系统离地高度不需要太高,适用于服装生产线。通过吊顶结构安装在顶上,吊挂系统离地高度高,占地面积小,适用于被子、被套、毛毯、窗帘等大型物件的生产。一般吊顶的安装采用焊接,安装比较困难,工期比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收紧头带实现自锁和解锁结构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吊挂系统吊顶结构。具体地说,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吊杆,所述吊杆上端通过挂钩机构实现吊挂,所述挂钩机构吊挂于固定面上,挂钩机构包括若干个挂钩,所述若干个挂钩上端的挂口相对设置,挂口的端部搭于固定面上,所述挂钩的下端均与吊杆铰接,所述吊杆下端连接有待吊物。采用上述方案安装方便,工期短。进一步而言:所述吊杆下端通过扣件与待吊物连接。扣件即实现可拆装,又便于管材梁件的固定。进一步而言:所述吊杆上下端均为扁平状,上下两端扁平状便于与挂钩连接,便于与扣件连接,更便于安装连接,操作便捷。进一步而言:所述挂钩的数量为2个;所述固定面由固定于顶面的工字钢形成。进一步而言:所述吊杆包括上杆、中杆和下杆,中杆的两端设有螺纹方向相反的外螺纹,上杆和下杆的端部设置有与中杆上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孔;或者,中杆的两端设有螺纹方向相反的内螺纹孔,上杆和下杆的端部设置有与中杆上的内螺纹孔相配合的外螺纹。吊杆的长度可调,从而可调节吊杆下方吊挂的横梁或纵梁的水平度,从而提高安装精度。进一步而言:所述中杆外表面设有摩擦纹,便于握住转动吊杆调整长度。进一步而言:相邻两根所述吊杆之间通过呈倾斜状态的斜拉杆连接,可以增强整体吊顶的强度。进一步而言:所述斜拉杆的一端与其中一根吊杆的连接,所述斜拉杆的另一端通过旋转扣件与另一根吊杆连接。进一步而言:所述旋转扣件包括两个可相对旋转的抱扣,所述抱扣上设有凹槽,吊杆、斜拉杆限位于凹槽中,通过两个抱扣的合拢扣紧实现吊杆与斜拉杆的抱紧。进一步而言:所述抱扣上凹槽的两侧设有半径相同的弧形孔,螺栓穿过两个弧形孔后用螺母锁紧,吊杆与斜拉杆抱紧。旋转抱扣调节吊杆与斜拉杆之间的相交角度,以便配合不同情况下生产使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安装方便,工期短。吊杆采用长度可调吊杆,从而可调节吊杆下方吊挂的横梁或纵梁的水平度,从而提高安装精度。斜拉杆加强了整体吊顶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吊杆的示意图。图3是斜拉杆的安装示意图。图4是图3旋转扣件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1-吊杆,11-上杆,12-中杆,13-下杆,2-斜拉杆,3-扣件,4-挂钩,5-工字钢,6-旋转扣件,61-抱扣,62-凹槽,63-弧形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为吊挂系统吊顶结构。如图1所示吊挂系统吊顶结构安装在工字钢上,也可以是其它能够形成固定平面的构件,吊挂系统吊顶结构包括吊杆1,吊杆1的上下端均为扁平状,当挂钩的数量为2个时,扁平状更便于安装连接,吊杆1的上端铰接两个对称的挂钩4,挂钩的数量不限,本实施例仅以2个情况进行说明。挂钩4分别挂在工字钢5下端左右两侧的翼缘上。吊杆下方挂的框架的重量越大,两对称挂钩4与工字钢扣的就越紧。吊杆1的下端通过螺栓与扣件3连接;吊杆1的下端可以直接与待吊物连接,此处扣件3即实现可拆装,又便于管材梁件的固定,扣件3与框架的横梁或纵梁连接。扣件3包括两个左右对称的扣件体,相向扣合后具有容纳横梁或纵梁的方形空腔,扣件3的两侧通过紧固件与横梁或纵梁固定连接。如图2所示吊杆1包括上杆11、中杆12和下杆13。中杆12的两端设有外螺纹,一端为正螺纹,另一端为反螺纹。中杆12的上端与上杆11下端的内螺纹孔连接,中杆12的下端与下杆11上端的内螺纹孔连接。转动中杆12可以调节吊杆的长度。中杆12设置内螺纹孔,上杆11和下杆13设置外螺纹,同样可以实现专利技术目的。如图3所示相邻两吊杆1可以通过斜拉杆2,以增强整体吊顶的强度。斜拉杆2的一端与其中一根吊杆1连接,斜拉杆2的另一端通过旋转扣件6与另一根吊杆1连接。如图4所示旋转扣件6包括两个可相对旋转的抱扣61,抱扣61上设有凹槽62,凹槽62的两侧设有半径相同的弧形孔63(优选实施方式,使斜拉杆2的倾斜角度可调)。将吊杆1、斜拉杆2限于凹槽62中,旋转抱扣调节吊杆与斜拉杆之间的相交角度,最后用两螺栓穿过两个抱扣61的各自两个弧形孔63后用螺母锁紧,从而将吊杆1与斜拉杆2抱紧。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实施例并不是用来限定本技术的。在不脱离本技术之精神和范围内,所做的任何等效变化或润饰,同样属于本技术之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内容为标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吊挂系统吊顶结构,包括吊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1)上端通过挂钩机构实现吊挂,所述挂钩机构吊挂于固定面上,挂钩机构包括若干个挂钩(4),所述若干个挂钩(4)上端的挂口相对设置,挂口的端部搭于固定面上,所述挂钩(4)的下端均与吊杆(1)铰接,所述吊杆(1)下端连接有待吊物。

【技术特征摘要】
1.吊挂系统吊顶结构,包括吊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1)上端通过挂钩机构实现吊挂,所述挂钩机构吊挂于固定面上,挂钩机构包括若干个挂钩(4),所述若干个挂钩(4)上端的挂口相对设置,挂口的端部搭于固定面上,所述挂钩(4)的下端均与吊杆(1)铰接,所述吊杆(1)下端连接有待吊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挂系统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1)下端通过扣件(3)与待吊物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挂系统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1)上下端均为扁平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挂系统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4)的数量为2个;所述固定面由固定于顶面的工字钢(5)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吊挂系统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1)包括上杆(11)、中杆(12)和下杆(13),中杆(12)的两端设有螺纹方向相反的外螺纹,上杆(11)和下杆(13)的端部设置有与中杆(12)上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孔;或者,中杆(12)的两端设有螺纹方向相反的内螺纹孔,上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国余云林袁峰袁剑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圣瑞思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浙江瑞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