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式边坡坡面操作平台
本技术属于公路工程领域,涉及一种已建边坡锚杆安装及检测平台,具体涉及一种可双向移动的边坡坡面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公路边坡常采用锚杆或锚索支护以保证其稳定性。目前,公路边坡工程中广泛采用沿坡面搭设脚手架的方式,在坡面特定高度位置安设锚杆或锚索,必要时采用相关仪器张拉预应力;边坡工程竣工验收时,需随机抽取几处锚杆(索)进行极限抗拔承载力试验以检测其极限抗拔力;边坡工程完成一段时间后,出于工程监测或科研试验的需求,可能会选取坡面既有的支护锚杆(索),采用相关仪器量测其工作荷载。采用传统方式及现有仪器设备进行上述操作,存在以下缺点:1、现有仪器无法拆卸,不能做到适应多种坡高坡率的边坡工况,同时造成运输不便,增加成本;2、需要现场人员多次反复在同一级边坡上的不同位置上下攀爬,人员安全保障较差,耗费时间长,工作效率低下;3、操作位置受到搭设临时支架或仪器的局限,只能对所在边坡进行上下方位的移动,不方便对于整级边坡取点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快捷的边坡坡面操作平台,解决现有的操作平台工作效率低下、无法适应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式边坡坡面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1)、导槽(2)和动力装置,所述操作台(1)上设置有转动轮(3),所述动力装置提供转动轮(3)转动的动力,所述导槽(2)底部设置有传动齿(21),所述转动轮(3)与传动齿(21)啮合传动带动操作台(1)沿导槽(2)的方向上升下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式边坡坡面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1)、导槽(2)和动力装置,所述操作台(1)上设置有转动轮(3),所述动力装置提供转动轮(3)转动的动力,所述导槽(2)底部设置有传动齿(21),所述转动轮(3)与传动齿(21)啮合传动带动操作台(1)沿导槽(2)的方向上升下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边坡坡面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包括底板(11)和至少一个侧板(12),所述侧板(12)上设置有转动轮连接件(13),所述转动轮连接件(13)为槽体结构,槽体的槽底固定在操作台侧板(12)上,槽体的槽口外侧设置有凸缘(131),所述转动轮(3)通过转动轴连接在槽体中,并与导槽底部的传动齿(21)啮合,所述槽体的凸缘处卡接在导槽(2)中,所述凸缘(131)外径大于导槽(2)的槽口的直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式边坡坡面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侧板(12)与底板(11)之间的角度可调。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边坡坡面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槽(2)可沿边坡坡面横向移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移动式边坡坡面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槽(2)底部设置有平动轮(22),所述导槽底部靠近平动轮(22)处设置有固定平动轮(22)移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志武,冯忠居,龙厚胜,王富春,陈成勇,赵瑞欣,高雪池,周磊生,齐辉,胡超,文军强,冯凯,王政斌,江冠,于翔,朱彦明,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齐鲁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