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泵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8966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式泵闸,属于水利工程设备领域,解决了当进水池水位高于出水池无法再向进水池输送水,无法降低内河水位。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进水池、出水池和龙门架,龙门架滑动连接有闸门,闸门内设有水泵,闸门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将进水池和出水池连通,水泵的进水口与第一通孔连通,水泵的出水口与第二通孔连通,闸门设有启闭第一通孔的第一转化闸和第二转化闸,闸门设有启闭第二通孔的第三转化闸和第四转化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利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转换水泵吸水和出水的位置,从而实现了水泵即可以将进水池中的水排入出水池又可以将出水池中的水排入进水池中,从而有效的改变出水池的水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式泵闸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利工程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一体式泵闸。
技术介绍
泵站和水闸是水利工程中常用的水工建筑物,两种经常布置在一起,以实现对同一水体的动力提升或自流引排水需要。目前,公告号为CN102505733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双层泵闸布置结构,包括泵站站身与水闸闸室合二为一的混凝土结构,在混凝土结构内设置有泵站站身、泵站前池、出水池,在泵站站身内设置有站身自流道和安装有水泵,站身自流道通过水泵;在站身自流道的进口处设置有泵站进水流道闸门,出口处设置有开泵工作闸门和停泵工作闸门;其在站身自流道的下方设置有构建闸室的闸涵孔,闸涵孔的进口外设置有与泵站前池共用的水闸前池,在闸涵孔的出口外设置有与出水池共用的消力池,并在闸涵孔的出口前方设置有涵闸门。进水池与外河连通,出水池与内河连通,旱期时内河水位交底利用泵站将进水池中的水输送至出水池中从而增加内河的水量。但上述技术方案中,仅利用水位差将出水池中的水输出至进水池中,降雨量增大时,当进水池水位高于出水池时无法再向进水池输送水,无法降低内河水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泵闸,利用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式泵闸,包括进水池(1)、出水池(2)和龙门架(3),所述龙门架(3)位于进水池(1)和出水池(2)之间,所述龙门架(3)滑动连接有闸门(4),所述闸门(4)内设有水泵(63),其特征是,所述闸门(4)开设有第一通孔(61)和第二通孔(62),所述第一通孔(61)和第二通孔(62)将进水池(1)和出水池(2)连通,所述水泵(63)的进水口与第一通孔(61)连通,所述水泵(63)的出水口与第二通孔(62)连通,所述闸门(4)设有启闭第一通孔(61)的第一转化闸(611)和第二转化闸(612),所述闸门(4)设有启闭第二通孔(62)的第三转化闸(621)和第四转化闸(622),所述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泵闸,包括进水池(1)、出水池(2)和龙门架(3),所述龙门架(3)位于进水池(1)和出水池(2)之间,所述龙门架(3)滑动连接有闸门(4),所述闸门(4)内设有水泵(63),其特征是,所述闸门(4)开设有第一通孔(61)和第二通孔(62),所述第一通孔(61)和第二通孔(62)将进水池(1)和出水池(2)连通,所述水泵(63)的进水口与第一通孔(61)连通,所述水泵(63)的出水口与第二通孔(62)连通,所述闸门(4)设有启闭第一通孔(61)的第一转化闸(611)和第二转化闸(612),所述闸门(4)设有启闭第二通孔(62)的第三转化闸(621)和第四转化闸(622),所述第一转化闸(611)和第三转化闸(621)靠近进水池(1),所述第二转化闸(612)和第四转化闸(622)靠近出水池(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泵闸,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转化闸(611)、第二转化闸(612)、第三转化闸(621)和第四转化闸(622)均滑动连接于闸门(4),所述闸门(4)固定连接有两个卷扬机,分别为第一卷扬机(64)和第二卷扬机(65),所述第一卷扬机(64)同时驱动第一转化闸(611)和第四转化闸(622)的滑动,所述第二卷扬机(65)同时驱动第二转化闸(612)和第三转化闸(6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红霞贝炜钢张震宇陈济高怡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鸿翔水利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