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压机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88388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压机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两侧相对密封地分别形成静置腔和收集腔,所述箱体上贯穿有连通所述静置腔与上游空压机的导入管,所述箱体上还贯穿有连通所述静置腔与外部环境的排水管,所述隔板上贯穿有连通所述静置腔和所述收集腔的排油管,所述排油管沿竖直方向的最高点为其入口端,且所述排水管沿竖直方向的最高点低于所述排油管的入口端。该空压机废水处理装置能够简便高效地对空压机废水实施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压机废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压机废水处理配套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空压机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气动装置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空气压缩机简称空压机,是气动系统中提供气源动力的核心设备,机电引气源装置中的主体,它是将电动机或柴油机等原动的机械能转换成气体压力能的装置,是压缩空气的气压发生装置。在空压机运转过程中,空气中的水分会在油气分离罐中凝结,特别是在潮湿天气,当排气温度低于空气的压力露点或停机冷却时,会有更多的冷凝水析出。油中含有过多的水份将会造成润滑油的乳化,影响机器的安全运行,需要将冷凝水及时排除,但排出的冷凝水中含有少量的油,特别是功率较大数量较多的空压机组,废水量较大,含油总量也更多,如果直排将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而在实际操作中,为免产生环境污染,通常采用吸油滤材对废水中的油液进行吸附,但该方法吸油后的滤材处理较为困难,因此其废水处理事实上并不彻底;或采用离心分离技术将废水中的油液分离出来,但该方法所需的离心分离设备结构复杂,设备检修和养护均费时费力;再或是在废水中加入适量的药粉以通过化学方法去除油液,但该方法操作过程繁琐复杂,药粉剂量不易把控,废水处理效果并不稳定。因此,如何简便高效地对空压机废水实施处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压机废水处理装置,该空压机废水处理装置能够简便高效地对空压机废水实施处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空压机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两侧相对密封地分别形成静置腔和收集腔,所述箱体上贯穿有连通所述静置腔与上游空压机的导入管,所述箱体上还贯穿有连通所述静置腔与外部环境的排水管,所述隔板上贯穿有连通所述静置腔和所述收集腔的排油管,所述排油管沿竖直方向的最高点为其入口端,且所述排水管沿竖直方向的最高点低于所述排油管的入口端。优选地,所述导入管与上游空压机之间连通有放空管,所述放空管的顶部与外部环境相连通。优选地,所述放空管位于所述箱体的外部。优选地,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排水阀,所述排油管上设置有排油阀。优选地,所述排水管沿竖直方向的最低点为其内端部。优选地,所述收集腔内可移动地设置有与所述排油管配合的集油桶。优选地,所述箱体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静置腔适配的第一顶盖以及与所述收集腔适配的第二顶盖。优选地,所述第一顶盖和所述第二顶盖上均设置有把手。相对上述
技术介绍
,本技术所提供的空压机废水处理装置,其工作过程中,由上游空压机处排出的废水经导入管流入静置腔内,废水在静置腔内静置一段时间从而使废水中的油与水分离,由于油的密度比水小,因此在静置一段时间后,排油管与排水口间形成U型管效果,即,油层与水层间存在沿竖直方向的液面高度差,之后废水不断由导入管注入静置腔,直至达到液面高度的设定值,此时若继续向静置腔内注入废水,则会利用U型管效果而使位于静置腔内油水分层液体上部的油层中的油液经由排油管通入收集腔内以便后续集中收集处理,同时位于静置腔内油水分层液体的下部的水经由排水管排出至箱体外部。所述空压机废水处理装置的整个工作过程简便易行且对废水的处理彻底高效,最终排放至设备外部的为不含有油液的水,大大降低了废水最终排放物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保护了生态环境,提高了空压机及其配套设备的整体环保性能,且其废水处理过程中无需消耗滤材或药粉等耗材,大大降低了废水处理成本。在本技术的另一优选方案中,所述导入管与上游空压机之间连通有放空管,所述放空管的顶部与外部环境相连通。废水由上游空压机内排出后,先通入放空管内,此时混杂在废水中的压缩空气经由放空管顶部排出至外部环境中,之后已排空压缩空气的废水继续经由导入管通入下游静置腔内,以免废水中混杂的压缩空气一并通入静置腔内后对油水静置分离产生不利影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空压机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向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图1中排油管与排水口间形成U型管效果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空压机废水处理装置,该空压机废水处理装置能够简便高效地对空压机废水实施处理。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空压机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向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图1中排油管与排水口间形成U型管效果的原理图。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所提供的空压机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1,箱体11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隔板111,隔板111的两侧相对密封地分别形成静置腔12和收集腔13,箱体11上贯穿有连通静置腔12与上游空压机的导入管14,箱体11上还贯穿有连通静置腔12与外部环境的排水管15,隔板111上贯穿有连通静置腔12和收集腔13的排油管16,排油管16沿竖直方向的最高点为其入口端,且排水管15沿竖直方向的最高点低于排油管16的入口端。设备运行过程中,由上游空压机处排出的废水经导入管14流入静置腔12内,废水在静置腔12内静置一段时间从而使废水中的油与水分离,由于油的密度比水小,因此在静置一段时间后,排油管与排水口间形成U型管效果,即,油层与水层间存在沿竖直方向的液面高度差(此处的技术原理可直接参考图3所示),之后废水继续不断由导入管14注入静置腔12,直至达到液面高度的设定值,此时若继续向静置腔12内注入废水,则会利用U型管效果而使位于静置腔12内油水分层液体上部的油层中的油液经由排油管16通入收集腔13内以便后续集中收集处理,同时位于静置腔12内油水分层液体的下部的水经由排水管15排出至箱体11外部。所述空压机废水处理装置的整个工作过程简便易行且对废水的处理彻底高效,最终排放至设备外部的为不含有油液的水,大大降低了废水最终排放物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保护了生态环境,提高了空压机及其配套设备的整体环保性能。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到实际应用中,上述排油管16的结构优选为如图1中所示的倾斜设置的直管结构,以提高实际设备运行时的油液导通效率并避免排油管16处发生油液淤积或残留现象,从而进一步提高所述空压机废水处理装置的工作效率和废水处理效果。进一步地,导入管14与上游空压机之间连通有放空管141,放空管141的顶部与外部环境相连通。废水由上游空压机内排出后,先通入放空管141内,此时混杂在废水中的压缩空气经由放空管141顶部排出至外部环境中,之后已排空压缩空气的废水继续经由导入管14通入下游静置腔12内,以免废水中混杂的压缩空气一并通入静置腔12内后对油水静置分离产生不利影响。此外,放空管141位于箱体11的外部。将放空管141设置于箱体11外部能够有效避免放空管141对箱体11内的主要组件及导入管14主体结构产生干涉,从而保证所述空压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压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两侧相对密封地分别形成静置腔和收集腔,所述箱体上贯穿有连通所述静置腔与上游空压机的导入管,所述箱体上还贯穿有连通所述静置腔与外部环境的排水管,所述隔板上贯穿有连通所述静置腔和所述收集腔的排油管,所述排油管沿竖直方向的最高点为其入口端,且所述排水管沿竖直方向的最高点低于所述排油管的入口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压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两侧相对密封地分别形成静置腔和收集腔,所述箱体上贯穿有连通所述静置腔与上游空压机的导入管,所述箱体上还贯穿有连通所述静置腔与外部环境的排水管,所述隔板上贯穿有连通所述静置腔和所述收集腔的排油管,所述排油管沿竖直方向的最高点为其入口端,且所述排水管沿竖直方向的最高点低于所述排油管的入口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管与上游空压机之间连通有放空管,所述放空管的顶部与外部环境相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压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志敏
申请(专利权)人:美巢集团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