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永梅专利>正文

一种中医内科中药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7850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医内科中药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筒、透明筒、过滤网一、过滤网二、锲合块、锲合板、按压板、中心轴、连接环、吸盘以及U形杆,过滤筒装配在透明筒上端,且延伸入透明筒内部,过滤筒下端装配有过滤网一,过滤网一下端固定有锲合板,锲合板上安装有锲合块,锲合块上固定有过滤网二,过滤网二装配在过滤网一下端,该设计实现了对网孔大小进行调节,按压板安装在中心轴上端,中心轴上装配有连接环,中心轴下端装配有吸盘,连接环前端镶嵌有U形杆,U形杆延伸入中心轴内部,该设计实现了与工作台面进行紧密吸附的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灵活性好,提高了放置稳定性,延长了使用时间。

A Filtration Device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Internal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hinese medicine filtering device for internal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ich comprises a filter cartridge, a transparent cartridge, a filter cartridge, a filter cartridge two, a tinsel block, a tinsel plate, a pressing plate, a central shaft, a connecting ring, a suction cup and a U-shaped rod. The filter cartridge is assembl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transparent cartridge and extends into the inner part of the transparent cartridge. A filter cartridge is assembl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filter cartridge, and a tinsel plate is fix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filter cartrid The design realizes the adjustment of the hole size, the press plate is installed at the end of the central shaft, the connecting ring is installed on the central shaft, the lower end of the central shaft is equipped with a suction cup, the front end of the connecting ring is embedded with U-shaped rod, and the U-shaped rod extends into the inner part of the central shaf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structure, good flexibility, improved placement stability and prolonged use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内科中药过滤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中医内科中药过滤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患者在服用中药治疗疾病时,都是将中药煎熬,中药熬制完成后需要对中药进行过滤,使药渣和药液分离。现有的中药过滤装置上过滤网的网孔大小固定,不能进行调节,进行过滤药渣大小不同的中药时,医务人员需要使用不同网孔规格的过滤网,增加了成本,操作较为麻烦,此外,现有的中药过滤装置上没有设置稳定机构,过滤装置放置在桌面上端时,若医务人员意外对过滤装置进行碰撞,则容易导致过滤装置发生倾倒,并受到较大的撞击力,对过滤装置造成伤害,缩短了过滤装置的使用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医内科中药过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灵活性好,提高了放置稳定性,延长了使用时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中医内科中药过滤装置,包括调节组件以及稳定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外端装配有稳定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盖板、过滤筒、透明筒、过滤网一、过滤网二、锲合块以及锲合板,所述盖板安装在过滤筒上端,所述过滤筒装配在透明筒上端,且延伸入透明筒内部,所述过滤筒下端装配有过滤网一,所述过滤网一下端固定有锲合板,所述锲合板上安装有锲合块,所述锲合块上固定有过滤网二,所述过滤网二装配在过滤网一下端,所述过滤网一、过滤网二、锲合块以及锲合板均安装在透明筒内部,所述稳定组件包括按压板、中心轴、连接环、吸盘以及U形杆,所述按压板安装在中心轴上端,所述中心轴上装配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上侧设有按压板,所述中心轴下端装配有吸盘,所述吸盘上侧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前端镶嵌有U形杆,所述U形杆延伸入中心轴内部,所述连接环固定在透明筒外端。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上装配有螺纹杆,且螺纹杆上端装配有手柄,且手柄安装在盖板上侧,且螺纹杆通过螺纹与盖板相连接,且螺纹杆下端装配有压板,且压板装配在盖板下侧,且压板设置在过滤筒内部。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筒上端设置有环形槽一,所述盖板下端装配有环形杆一,且环形杆一装配在环形槽一内部,所述过滤筒左右两端对称装配有两个锁扣一,所述过滤筒通过两个锁扣一与盖板相连接,所述透明筒上端设置有环形槽二,所述过滤筒环形侧面上安装有连接板,且连接板下端装配有环形杆二,且环形杆二装配在环形槽二内部,所述透明筒左右两端对称装配有两个锁扣二,所述透明筒通过两个锁扣二与连接板相连接,所述透明筒通过连接板与过滤筒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网一通过螺纹与过滤筒相连接,所述过滤网一内部底端均匀开设有至少两个通孔一,所述过滤网二上均匀装配有至少两个通孔二,所述锲合板外端均匀装配有至少两个限位板,所述锲合块内壁上均匀开设有至少两个限位槽,且至少两个限位槽内部均装配有限位板,所述锲合板通过限位板以及限位槽与锲合块相连接,所述锲合板下端安装有限位套,且限位套通过螺纹与锲合板相连接,且限位套装配在锲合块下端。进一步地,所述透明筒右端装配有溢出管,且溢出管上安装有开关阀,且溢出管右端设置有波纹管,所述按压板前端装配有固定孔一,所述中心轴前端装配有固定孔二,所述连接环前端设置有固定孔三,且固定孔二装配在固定孔三上侧,且固定孔二前端镶嵌有U形杆,所述U形杆安装在固定孔二内部,所述连接环下端装配有弹簧,且弹簧下端连接有连接环,且连接环安装在中心轴上,所述中心轴上装配有弹簧。进一步地,所述稳定组件设有四个,四个所述稳定组件结构相同,四个所述稳定组件对称装配在透明筒环形端面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中医内科中药过滤装置,本技术因增加盖板、过滤筒、透明筒、过滤网一、过滤网二、锲合块以及锲合板,该设计实现了对网孔大小进行调节,从而灵活的适用于各种药渣大小的中药过滤,提高了使用便捷性,解决了现有的中药过滤装置上过滤网的网孔大小固定,不能进行调节,进行过滤药渣大小不同的中药时,医务人员需要使用不同网孔规格的过滤网,增加了成本,操作较为麻烦的弊端。本技术由于增加按压板、中心轴、连接环、吸盘以及U形杆,该设计实现了与工作台面进行紧密吸附的功能,提高了放置稳定性,降低了调节组件的损坏概率,提高了保护效果,解决了现有的中药过滤装置上没有设置稳定机构,过滤装置放置在桌面上端时,若医务人员意外对过滤装置进行碰撞,则容易导致过滤装置发生倾倒,并受到较大的撞击力,对过滤装置造成伤害,缩短了过滤装置的使用时间的问题。因增加螺纹杆、手柄以及压板,该设计实现了对药渣进行挤压的功能,便于药渣中的药液充分的被分离出来,因增加环形槽一、环形杆一、锁扣一、环形槽二、环形杆二、锁扣二以及连接板,该设计便于盖板与过滤筒的组装,且便于过滤筒与透明筒的组装,因增加限位槽、限位板以及限位套,该设计便于锲合块以及锲合板的组装以及固定,因增加溢出管、开关阀以及波纹管,该设计便于药液的排出,因增加固定孔一、固定孔二、固定孔三、弹簧以及连接环,该设计便于对中心轴的位置进行调节以及固定,本技术结构合理,灵活性好,提高了放置稳定性,延长了使用时间。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中医内科中药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中医内科中药过滤装置中调节组件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中医内科中药过滤装置中调节组件中锲合板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中医内科中药过滤装置中调节组件中锲合块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中医内科中药过滤装置中稳定组件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中医内科中药过滤装置中稳定组件中U形杆的示意图;图中:1-调节组件、2-稳定组件、11-盖板、12-过滤筒、13-透明筒、14-过滤网一、15-过滤网二、16-锲合块、17-锲合板、21-按压板、22-中心轴、23-连接环、24-吸盘、25-U形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中医内科中药过滤装置,包括调节组件1以及稳定组件2,调节组件1外端装配有稳定组件2。调节组件1包括盖板11、过滤筒12、透明筒13、过滤网一14、过滤网二15、锲合块16以及锲合板17,盖板11安装在过滤筒12上端,过滤筒12装配在透明筒13上端,且延伸入透明筒13内部,过滤筒12下端装配有过滤网一14,过滤网一14下端固定有锲合板17,锲合板17上安装有锲合块16,锲合块16上固定有过滤网二15,过滤网二15装配在过滤网一14下端,过滤网一14、过滤网二15、锲合块16以及锲合板17均安装在透明筒13内部,该设计实现了对网孔大小进行调节,从而灵活的适用于各种药渣大小的中药过滤。稳定组件2包括按压板21、中心轴22、连接环23、吸盘24以及U形杆25,按压板21安装在中心轴22上端,中心轴22上装配有连接环23,连接环23上侧设有按压板21,中心轴22下端装配有吸盘24,吸盘24上侧设有连接环23,连接环23前端镶嵌有U形杆25,U形杆25延伸入中心轴22内部,连接环23固定在透明筒13外端,该设计实现了与工作台面进行紧密吸附的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内科中药过滤装置,包括调节组件(1)以及稳定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1)外端装配有稳定组件(2);所述调节组件(1)包括盖板(11)、过滤筒(12)、透明筒(13)、过滤网一(14)、过滤网二(15)、锲合块(16)以及锲合板(17),所述盖板(11)安装在过滤筒(12)上端,所述过滤筒(12)装配在透明筒(13)上端,且延伸入透明筒(13)内部,所述过滤筒(12)下端装配有过滤网一(14),所述过滤网一(14)下端固定有锲合板(17),所述锲合板(17)上安装有锲合块(16),所述锲合块(16)上固定有过滤网二(15),所述过滤网二(15)装配在过滤网一(14)下端,所述过滤网一(14)、过滤网二(15)、锲合块(16)以及锲合板(17)均安装在透明筒(13)内部;所述稳定组件(2)包括按压板(21)、中心轴(22)、连接环(23)、吸盘(24)以及U形杆(25),所述按压板(21)安装在中心轴(22)上端,所述中心轴(22)上装配有连接环(23),所述连接环(23)上侧设有按压板(21),所述中心轴(22)下端装配有吸盘(24),所述吸盘(24)上侧设有连接环(23),所述连接环(23)前端镶嵌有U形杆(25),所述U形杆(25)延伸入中心轴(22)内部,所述连接环(23)固定在透明筒(13)外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内科中药过滤装置,包括调节组件(1)以及稳定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1)外端装配有稳定组件(2);所述调节组件(1)包括盖板(11)、过滤筒(12)、透明筒(13)、过滤网一(14)、过滤网二(15)、锲合块(16)以及锲合板(17),所述盖板(11)安装在过滤筒(12)上端,所述过滤筒(12)装配在透明筒(13)上端,且延伸入透明筒(13)内部,所述过滤筒(12)下端装配有过滤网一(14),所述过滤网一(14)下端固定有锲合板(17),所述锲合板(17)上安装有锲合块(16),所述锲合块(16)上固定有过滤网二(15),所述过滤网二(15)装配在过滤网一(14)下端,所述过滤网一(14)、过滤网二(15)、锲合块(16)以及锲合板(17)均安装在透明筒(13)内部;所述稳定组件(2)包括按压板(21)、中心轴(22)、连接环(23)、吸盘(24)以及U形杆(25),所述按压板(21)安装在中心轴(22)上端,所述中心轴(22)上装配有连接环(23),所述连接环(23)上侧设有按压板(21),所述中心轴(22)下端装配有吸盘(24),所述吸盘(24)上侧设有连接环(23),所述连接环(23)前端镶嵌有U形杆(25),所述U形杆(25)延伸入中心轴(22)内部,所述连接环(23)固定在透明筒(13)外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中药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1)上装配有螺纹杆,且螺纹杆上端装配有手柄,且手柄安装在盖板(11)上侧,且螺纹杆通过螺纹与盖板(11)相连接,且螺纹杆下端装配有压板,且压板装配在盖板(11)下侧,且压板设置在过滤筒(12)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中药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12)上端设置有环形槽一,所述盖板(11)下端装配有环形杆一,且环形杆一装配在环形槽一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梅岳宜霞
申请(专利权)人:刘永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