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还款额的分配方法及终端设备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017842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大数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还款额的分配方法及终端设备,通过用户的身份标识以及还款总额,调取用户的历史欠款记录,通过历史借款记录中各个借款产品的借款产品信息,确定各个借款产品的产品等级,根据所述借款额对应的所述借款产品的产品等级以及各个借款额对应的借款时间差,计算各个借款额的优先系数;将所述还款总额按照各个所述借款额的优先系数,分配给所述借款额对应的借款产品,从而准确的确定各个借款额的优先系数,以根据海量的历史借款数据确定更为合理的对还款额的分配方法。

Distribution Method of Payment Based on Big Data and Terminal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is applicable to the field of large data technology, and provides a method for allocating the amount of repayment based on large data and terminal equipment. Through the user's identity and total amount of repayment, the user's historical arrears record is obtained, and the product grade of each borrowing product is determined through the borrowing product information of each borrowing product in the historical borrowing record. According to the corresponding amount of borrowing, the product grade of each borrowing product is determined. The product grade of borrowing products and the time difference of borrowing corresponding to each borrowing amount are calculated, and the priority coefficient of each borrowing amount is calculated. The total amount of repayment is allocated to the borrowing products corresponding to the borrowing amount according to the priority coefficient of each borrowing amount, so that the priority coefficient of each borrowing amount can be accurately determined, so as to determine more reasonable repayment according to the massive historical borrowing data. The allocation method of the amou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大数据的还款额的分配方法及终端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大数据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还款额的分配方法及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发展,互联网金融机构会为客户提供多种多样的借款产品,若一个客户反复多次申请一种借款产品,则在该用户的历史借款记录中该借款产品就会对应多条借款额,而每一条借款额又对应着不同的借款时间。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用户申请了多个借款产品,由于各个借款产品的属性不同,所以在还款时理应区别对待,较重要的较紧急的借款产品应该优先得到偿还。另一方面,如果一个借款产品的某一笔借款额已经存在较长时间而没有得到偿还,则也理应优先得到偿还。然而现有的技术,难以准确的确定各个借款产品的优先级,另一方面,也无法同时兼顾到借款额被拖欠的时间,所以用户在还款时,由于系统缺乏一个统筹的算法对还款额进行分配,导致部分应该被优先偿还的借款产品无法被及时偿还,存在分配不合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还款额的分配方法及终端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在还款额的分配过程中存在的分配不合理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还款额的分配方法,包括:获取用户输入的身份标识以及还款总额;调取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借款记录,所述借款记录记载有借款额、借款产品以及借款时间差三者的对应关系,所述借款时间差为所述借款额在所述历史借款记录中生成的时间与当前时间的差值;通过所述历史借款记录中各个借款产品的借款产品信息,确定各个借款产品的产品等级;根据所述借款额对应的所述借款产品的产品等级以及各个借款额对应的借款时间差,计算各个借款额的优先系数;将所述还款总额按照各个所述借款额的优先系数,分配给所述借款额对应的借款产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获取用户输入的身份标识以及还款总额;调取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借款记录,所述借款记录记载有借款额、借款产品以及借款时间差三者的对应关系,所述借款时间差为所述借款额在所述历史借款记录中生成的时间与当前时间的差值;通过所述历史借款记录中各个借款产品的借款产品信息,确定各个借款产品的产品等级;根据所述借款额对应的所述借款产品的产品等级以及各个借款额对应的借款时间差,计算各个借款额的优先系数;将所述还款总额按照各个所述借款额的优先系数,分配给所述借款额对应的借款产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获取用户输入的身份标识以及还款总额;调取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借款记录,所述借款记录记载有借款额、借款产品以及借款时间差三者的对应关系,所述借款时间差为所述借款额在所述历史借款记录中生成的时间与当前时间的差值;通过所述历史借款记录中各个借款产品的借款产品信息,确定各个借款产品的产品等级;根据所述借款额对应的所述借款产品的产品等级以及各个借款额对应的借款时间差,计算各个借款额的优先系数;将所述还款总额按照各个所述借款额的优先系数,分配给所述借款额对应的借款产品。可选地,所述通过所述历史借款记录中各个借款产品的借款产品信息,确定各个借款产品的产品等级,包括:将所述借款产品的借款产品信息转换为测试矩阵;获取预设的训练矩阵以及各个训练矩阵对应的产品等级;通过公式:计算所述测试矩阵与各个训练矩阵的相似度,所述Sim(test,train)表示测试矩阵test与训练矩阵train的相似度,所述testi为测试矩阵中的第i个元素,所述traini为所述训练矩阵中的第i个元素;将与所述测试矩阵的相似度最大的训练矩阵对应的产品等级作为所述借款产品的产品等级。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借款额对应的所述借款产品的产品等级以及各个借款额对应的借款时间差,计算各个借款额的优先系数,包括:通过公式:计算各个借款额的优先系数,所述prix为借款额x的优先系数,所述classx为所述借款额x对应的所述借款产品的产品等级,所述e为自然常数,所述Y为预设的常数,所述timex为所述借款额x对应的借款时间差。可选地,所述将所述还款总额按照各个所述借款额的优先系数,分配给所述借款额对应的借款产品,包括:将大于或等于预设系数阈值的优先系数对应的所述借款额作为优先借款额,判断所述历史借款记录中全部的所述优先借款额之和是否大于所述还款总额;若所述历史借款记录中全部的所述优先借款额之和不大于所述还款总额,则为各个优先借款额对应的借款产品分配与各个所述优先借款额相同数额的还款;计算所述还款总额与所述全部的所述优先借款额之和的差值,作为剩余还款额;将所述剩余还款额按照各个非优先借款额对应的优先系数的比值,分配给各个非优先借款额对应的借款产品,所述非优先借款额为小于所述预设系数阈值的优先系数对应的借款额。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历史借款记录中全部的所述优先借款额之和大于所述还款总额,则向所述用户发送还款总额不足的通知,以提示用户补充还款总额。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用户的身份标识以及还款总额,调取用户的历史欠款记录,通过历史借款记录中各个借款产品的借款产品信息,确定各个借款产品的产品等级,根据所述借款额对应的所述借款产品的产品等级以及各个借款额对应的借款时间差,计算各个借款额的优先系数;将所述还款总额按照各个所述借款额的优先系数,分配给所述借款额对应的借款产品,从而准确的确定各个借款额的优先系数,并基于该优先系数对还款总额进行合理分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大数据的还款额的分配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大数据的还款额的分配方法S103的具体实现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大数据的还款额的分配方法S105的具体实现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大数据的还款额的分配装置的结构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专利技术。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大数据的还款额的分配方法的实现流程,该方法流程包括步骤S101至S105。各步骤的具体实现原理如下。S101:获取用户输入的身份标识以及还款总额。可以理解地,由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对用户的可供还款的还款总额进行分配,因此需要首先接收用户输入的身份标识以及还款总额。用户的身份标识可以唯一确定一个用户,不同的用户对应不同的身份标识。S102:调取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还款额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用户输入的身份标识以及还款总额;调取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借款记录,所述借款记录记载有借款额、借款产品以及借款时间差三者的对应关系,所述借款时间差为所述借款额在所述历史借款记录中生成的时间与当前时间的差值;通过所述历史借款记录中各个借款产品的借款产品信息,确定各个借款产品的产品等级;根据所述借款额对应的所述借款产品的产品等级以及各个借款额对应的借款时间差,计算各个借款额的优先系数;将所述还款总额按照各个所述借款额的优先系数,分配给所述借款额对应的借款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还款额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用户输入的身份标识以及还款总额;调取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借款记录,所述借款记录记载有借款额、借款产品以及借款时间差三者的对应关系,所述借款时间差为所述借款额在所述历史借款记录中生成的时间与当前时间的差值;通过所述历史借款记录中各个借款产品的借款产品信息,确定各个借款产品的产品等级;根据所述借款额对应的所述借款产品的产品等级以及各个借款额对应的借款时间差,计算各个借款额的优先系数;将所述还款总额按照各个所述借款额的优先系数,分配给所述借款额对应的借款产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还款额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历史借款记录中各个借款产品的借款产品信息,确定各个借款产品的产品等级,包括:将所述借款产品的借款产品信息转换为测试矩阵;获取预设的训练矩阵以及各个训练矩阵对应的产品等级;通过公式:计算所述测试矩阵与各个训练矩阵的相似度,所述Sim(test,train)表示测试矩阵test与训练矩阵train的相似度,所述testi为测试矩阵中的第i个元素,所述traini为所述训练矩阵中的第i个元素;将与所述测试矩阵的相似度最大的训练矩阵对应的产品等级作为所述借款产品的产品等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还款额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借款额对应的所述借款产品的产品等级以及各个借款额对应的借款时间差,计算各个借款额的优先系数,包括:通过公式:计算各个借款额的优先系数,所述prix为借款额x的优先系数,所述classx为所述借款额x对应的所述借款产品的产品等级,所述e为自然常数,所述Y为预设的常数,所述timex为所述借款额x对应的借款时间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还款额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还款总额按照各个所述借款额的优先系数,分配给所述借款额对应的借款产品,包括:将大于或等于预设系数阈值的优先系数对应的所述借款额作为优先借款额,判断所述历史借款记录中全部的所述优先借款额之和是否大于所述还款总额;若所述历史借款记录中全部的所述优先借款额之和不大于所述还款总额,则为各个优先借款额对应的借款产品分配与各个所述优先借款额相同数额的还款;计算所述还款总额与所述全部的所述优先借款额之和的差值,作为剩余还款额;将所述剩余还款额按照各个非优先借款额对应的优先系数的比值,分配给各个非优先借款额对应的借款产品,所述非优先借款额为小于所述预设系数阈值的优先系数对应的借款额。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还款额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所述历史借款记录中全部的所述优先借款额之和大于所述还款总额,则向所述用户发送还款总额不足的通知,以提示用户补充还款总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