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砚夫专利>正文

按键式电子密码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7770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按键式电子密码锁。该装置包括带有锁舌的锁体、通过电缆与锁体连接的键盘盒。其中锁体内组装有密码控制系统控制的微型电机及由电机驱动的机械执行机构。密码控制系统采用按键送码,通过密码开锁电路、错码报警电路、断线报警电路、欠压指示电路、清码及自锁电路等控制锁的开启与关闭。因其结构简单,按键少,可任意换码,故不易猜码,使用性能可靠,制造成本低,极易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按键式电子密码锁。常用的机械式密码锁防盗性能较差,取而代之的电子密码锁因其保密度高,操作方便和功能齐全而得到应用。但是,现有的多功能按键式密码锁需要微处理器或可编程存贮器控制,其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在密位相同时,可编量少,故影响其推广应用。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按键少,不易猜码,功耗少,可靠性高的多功能按键式电子密码锁。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装置包括带有锁舌的锁体、通过电缆与锁体连接的键盘盒。其中锁体内组装有密码控制系统控制的微型电机及电机驱动的机械执行机构,该机械执行机构的传动齿轮固装在电机轴上,并通过同轴变速齿轮带动加工有与其相啮合齿的锁舌,使锁舌沿其轴向左、右移动。只要将开锁密码输入密码控制系统,便可实现开锁、闭锁的目的。由于本技术采用市售通用的CMOS集成电路组成密码控制系统控制微型电机转动,驱动机械执行机构带动锁舌沿其轴向移动,故其机械结构简单,能可靠地完成开锁或闭锁。键盘盒内只有五个键,其中一个闭锁键,四个送码键,其开锁密码按键次数可在15次以内,换码方便,可任意换码,因按键少,故不易猜码。所用电子元件功耗小,通用性强,使用性能可靠,比同类电子密码锁的制造成本低。因此本技术很容易推广应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切除锁体带电缆一侧侧壁的锁体结构剖视图。图3是图2沿A-A线的剖视图。图4是图2沿B-B线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根据图1-5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图中1锁体、2锁舌、3键盘盒、4挡板、5电子元件板、6微型电机(D)、7传动齿轮、8固定轴、9同轴变速齿轮、10固定支架、11限位开关、12定位杆。该装置的锁体1与键盘盒3通过电缆连接成一体,锁体1的位置可安装在远离键盘盒3的任何位置,这样锁体1内的锁舌2位置不易被发现,更具有防盗特点。锁体1内组装有电子元件板5、固定在挡板4上的微型电机6及由其驱动的机械执行机构,其中机械执行机构包括固装在电机轴上的传动齿轮7、组装在固定轴8上的同轴变速齿轮9、加工有与同轴变速齿轮9相啮合齿的锁舌2及其限位装置等。该限位装置是由固定在锁舌2上的两个定位杆12和固定在锁体1上的限位开关(K6)11组成的。为保证锁舌2更好地与同轴变速轮9相啮合,在锁舌2上还加工有防止其周向转动的凹槽。控制微型电机6的密码控制系统由五部分构成一、密码开锁电路包括逻辑或门IC1、时序计数器IC2、译码器IC3、电阻R9、三极管BG2、继电器J1等;二、错码报警电路包括与或非门IC4、触发器IC5、电容C1、电阻R5、R6、传输门TG1、三极管BG1、继电器J2等;三、断线报警电路包括电阻R10、R11、R6、二极管D4、报警导线F、电容C3、传输门TG2、继电器J2等;四、欠压指示电路包括触发器IC6、二极管D1、D2、D3、电位器W、电阻R7等;五、清码及自锁电路包括电容C2、电阻R8、传输门TG3、TG4等。该密码控制系统中的各元件,除闭锁键K5、送码键K1-K4、电阻R1-R4、发光二极管D1组装在键盘盒3内,其余元件均组装在电子元件板5上。通过固定支架10组装在锁体1内的挡板4与电子元件板5固装在一起。当通过送码键送入正确密码时,控制系统启动微型电机(D)6,驱动机械执行机构,带动锁舌2沿其轴向右移,完成开锁动作,直至定位杆12使限位开关(K6)11由b至a(图5)时止。当按闭锁键5时,微型电机(D)6反转,锁舌2左移,闭锁,直至限位开关(K6)11由a至b时止。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密码控制系统中译码器IC3上有A1-A16共16个输出插头,与或非门IC4有B1-B4共4个输入插头,可根据实际需要将各插头置于锁体1的壳体内侧或外侧,供变更密码用,可由用户自行任意编码。本实施例选定开锁密码按键次数为12次,即为123412341234,则将A1、A5、A9、与B1相接;A2、A6、A10与B2相接;A3、A7、A11与B3相接;A4、A8、A12与B4相接;将A13、A14、A15与A16相接即可。送码时依次按键K1、K2、K3、K4、K1、K2、K3、K4、K1、K2、K3、K4。因IC3输出接头A1-A16在每一时刻只能有一个为低电平,其余为高电平,故按送码键时,IC3输出端的低电平由A1到A16顺序给出。当按K1时,因开始时A1为低电平,A1与B1相接,所以K1产生的高电平不能被输入错码报警电路中的IC4,而被送入密码开锁电路逻辑或门IC1,以此类推,依次按下其余送码键,直至与A16相接的A13为低电平,则此低电平通过电阻R9、使BG2导通,继电器J1吸合,微型电机(D)6接通转动,驱动机械执行机构,带动锁舌2向右移,实现开锁。根据上述开锁原理可知,当送码键K1-K4输入的密码正确时,高电平不能被输入报警电路。可是当输码有误时,高电平被输入报警电路,IC5输出高电平,传输门TG3导通,BG1导通,继电器J2吸合,报警器Y被触发,发出报警。直至经过设定的时间后,IC5输出自动变为低电平,TG1和TG3截止,BG1截止,J2断开,报警被解除。由此可见,送码键同时兼作错码报警触发键,这也是本技术键盘少的原因之一。当报警导线F被切断时,电源通过R10、D4向C3充电,导通传输门TG2和TG4,BG1导通,J2吸合,报警器被触发报警。当导线F接通后,C3放电不足以使TG2和TG4导通时,TG2和TG4截止,BG1截止,J2断开,报警被解除。当连接键盘盒和锁体1的电缆被切断时(图5中虚线标示处),因电磁波辐射的作用,使IC4的4条输入(B1-B4)端变为高电平,IC5输出高电平,同报警导线F被切断时报警一样,触发报警器Y。欠压指示电路可提醒操作者及时更换电源,当电压不足时,D1发光。调节电位器W,可以规定指示的欠压值。清码及自锁电路中的电容C2和电阻R8,可在闭锁时,输错码报警时,断(电缆、F)线报警时,分别完成对开锁密码电路的清码和自锁控制。本实施例采用市售的CMOS集成电路,其中IC1为1/2CD4072,IC2为CD4024,IC3为CD4515,IC4为CD4086,IC5为1/2CD4528,IC6为1/2CD4528。权利要求1.一种按键式电子密码锁,包括带有锁舌的锁体、通过电缆与锁体连接的键盘盒,其特征是锁体内组装有密码控制系统的微型电机及由电机驱动的机械执行机构,该机械执行机构的传动齿轮固装在电机轴上,并通过同轴变速齿轮带动加工有与其相啮合的锁舌,使锁舌沿其轴向左、右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码锁,其特征是锁舌上还加工有防止其周向转动的凹槽和限制其轴向左、右移动的定位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码锁,其特征是密码控制系统中译码器IC3上的A1-A16输出接头,与或非门IC4上的B1-B4输入接头,可置于锁体的壳体内侧或外侧。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按键式电子密码锁。该装置包括带有锁舌的锁体、通过电缆与锁体连接的键盘盒。其中锁体内组装有密码控制系统控制的微型电机及由电机驱动的机械执行机构。密码控制系统采用按键送码,通过密码开锁电路、错码报警电路、断线报警电路、欠压指示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键式电子密码锁,包括带有锁舌的锁体、通过电缆与锁体连接的键盘盒,其特征是锁体内组装有密码控制系统的微型电机及由电机驱动的机械执行机构,该机械执行机构的传动齿轮固装在电机轴上,并通过同轴变速齿轮带动加工有与其相啮合的锁舌,使锁舌沿其轴向左、右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砚夫佟明
申请(专利权)人:黄砚夫佟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