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密码锁,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变密码程控电子锁。目前已有的电子密码锁,有的是采用号码形式编码,号码盘暴露,易被破坏,有的是采用按键式的编码,虽隐蔽,但控制电路复杂,用元器件多,易损坏,又是采用单电源供电,一旦停电或电池无电时,锁将无法打开,给使用带来不安全因素。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锁芯系统隐蔽,编码保密性高,锁舌的动作由两套机构分别控制的,可靠性高的可变密码程控电子锁。本技术可用如下方式来实现由控制部分和驱动部分组成,控制部分由晶体管T1、T2和可控硅CK组成开关电路,控制电动机对了旋转,由按钮开关组成的组合编码控制晶体管T1、T2的导通和截止,由按钮开关与电容器C、电阻R1、R2组成误码电路,其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当按对一组按钮之后的10秒钟之内,再按对另一组按钮时,晶体管T1、T2导通,触发可控硅CK,电动机通电旋转,若按钮之间间隔时间超过10秒钟或错按误码电路按钮,将使前面按对的第一组按钮码也将失效,无法开锁。驱动部分由电动机经连接软簧与蜗轮蜗杆组件的蜗杆相连,蜗轮的轴心处安有拨杆,连杆一端与拨杆相连,另一端与推动杆相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变密码程控电子锁,由控制部分和驱动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控制部分由:i晶体管T↓[1]、T↓[2]和可控硅CK组成开关电路、控制电动机13旋转;由按钮开关组成的排列组合编码控制晶体管T↓[1]、T↓[2]导通和截止 ;b所述的驱动部分,由电动机7或13经连接软簧8与蜗轮蜗杆组件的蜗杆相连,蜗轮的轴心处安有拨杆11、连杆6一端与拨杆11相连,另一端与推动杆5相连,锁舌1在锁舌滑套2内,连接在推动杆5上。c由按钮开关与电容器c和电阻R↓[1]、R↓[2 ]组成误码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