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气多通连接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7742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氧气多通连接管,包括氧气分流管,上述氧气分流管侧壁设有供氧装置连接管,上述氧气分流管与供氧装置连接管相连通,上述氧气分流管侧壁设有至少两个氧气通道,上述氧气通道与氧气分流管相连通,上述氧气通道上设有开关阀,用于由开关阀控制氧气通道氧流量大小,上述氧气通道中设有瓣膜结构,上述瓣膜结构包括固定块、密封薄片、阻挡块,上述固定块与阻挡块设置在氧气通道内壁上,上述密封薄片一端连接固定块,另一端接触阻挡块下端,以期望解决特殊情况下患者较多供氧设备有限,导致无法及时供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氧气多通连接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具体涉及一种氧气多通连接管。
技术介绍
输氧的主要作用在于提高动脉氧分压,改善人体的氧气供应,减轻因代偿缺氧所增加的呼吸和循环负担,一般的输氧是由输氧管连接湿化瓶,通过湿化瓶连接供氧设备,采用“一氧一用”的方式对患者进行供氧,由于医生在出诊时携带的供氧设备有限,有时会存在多名患者需要供氧,而供氧设备只能提供一人使用的情况,导致部分患者无法及时供氧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氧气多通连接管,以期望解决特殊情况下患者较多供氧设备有限,导致无法及时供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氧气多通连接管,包括氧气分流管,上述氧气分流管侧壁设有供氧装置连接管,上述氧气分流管与供氧装置连接管相连通,上述氧气分流管侧壁设有至少两个氧气通道,上述氧气通道与氧气分流管相连通,上述氧气通道上设有开关阀,用于由开关阀控制氧气通道氧流量大小,上述氧气通道中设有瓣膜结构,上述瓣膜结构包括固定块、密封薄片、阻挡块,上述固定块与阻挡块设置在氧气通道内壁上,上述密封薄片一端连接固定块,另一端接触阻挡块下端,其设计目的是,用于由供氧装置连接管连通输氧设备和氧气分流管,用于由氧气分流管将氧气分流至多个氧气通道,用于由瓣膜结构使氧气单方面供应,通过固定块将密封薄片一端固定,通过阻挡块对密封薄片的另一端进行阻挡,当输氧时,密封薄片一端受到气体推力向下运动,其密封薄片与阻挡块产生间隙,使氧气能够通过;当氧气逆向流动时,气体推动密封薄片向上运动,密封薄片一端与阻挡块接触,密封薄片与阻挡块产生间隙闭合,使气体无法通过,通过开关阀调节氧气通道的通氧量。作为优选,上述氧气通道末端连接湿化瓶,上述氧气通道与湿化瓶的进氧端相连通,上述湿化瓶的出氧端设有氧气输出管,上述氧气输出管中设有瓣膜结构,其目的是,用于由湿化瓶将干燥的氧气湿化,用于由氧气输出管将湿化瓶中的氧气输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氧气输出管末端设有转接口,其目的是,用于有转接口外接输氧管。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转接口呈为圆形,上述转接口与氧气输出管相连通,上述转接口内侧设有密封垫,其目的是,用于由圆形的转接口转接各类尺寸的输氧管,用于由密封垫使转接口与转接的输氧管紧密连接,其密封垫为密封的橡胶材料,能够避免氧气由接口处无故泄露,造成资源的浪费。作为优选,上述氧气分流管两端设有管堵,上述管堵上设有拉手,其目的是,用于由拉手使管堵能够打开,便于长期使用后对氧气分流管进行消毒。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管堵与氧气分流管接触部分设有密封圈,其目的是,用于由密封圈使氧气分流管内腔与管堵密封,避免氧气由缝隙流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本技术能够实现一氧多用,其氧气能够单方向输出,不会逆向流动,有效避免患者之间由氧气分流管传播细菌,通过开关阀便于根据需要,调整供氧时的氧气流量。本技术通过湿化瓶将干燥的氧气湿化,并单方向供给患者。本技术的转接口可以根据需要转接输氧管。本技术的转接口上设有密封垫,通过密封垫填充转接口与转接的输氧管之间的间隙,保证连接的紧密性。本技术的管堵能够通过拉手打开,便于长期使用后对氧气分流管进行消毒。本技术通过密封圈使氧气分流管与管堵相对密封,避免氧气由缝隙流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瓣膜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氧气输出管末端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管堵安装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氧气分流管、2-供氧装置连接管、3-氧气通道、4-管堵、5-瓣膜结构、6-转接口、7-密封垫、8-湿化瓶、9-密封圈、10-拉手、11-氧气输出管、301-开关阀、501-固定块、502-密封薄片、503-阻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考图1、图2,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氧气多通连接管,包括氧气分流管1,上述氧气分流管1侧壁设有供氧装置连接管2,上述氧气分流管1与供氧装置连接管2相连通,上述氧气分流管1侧壁设有至少两个氧气通道3,上述氧气通道3与氧气分流管1相连通,上述氧气通道3上设有开关阀301,用于由开关阀301控制氧气通道3氧流量大小,上述氧气通道3中设有瓣膜结构5,上述瓣膜结构5包括固定块501、密封薄片502、阻挡块503,上述固定块501与阻挡块503设置在氧气通道3内壁上,上述密封薄片502一端连接固定块501,另一端接触阻挡块503下端,氧气分流管1、供氧装置连接管2、氧气通道3均采用医用PVC硬管制成,将供氧装置连接管2的首端接入到供氧设备上,其供氧设备因具有压力表,在氧气通道3上安装开关阀301,通过开关阀301控制各个氧气通道3的通氧状态,其供氧设备提供的氧气通过供氧装置连接管2进入氧气分流管1,并在氧气分流管1中流向多个氧气通道3,通过氧气通道3分别供给不同的患者,在供氧时,由于患者呼吸产生吸力,密封薄片502一端受到吸力向下运动,其密封薄片502与阻挡块503产生间隙,使氧气能够通过间隙供给患者;当气体要逆向流动时,气体推动密封薄片502向上运动,密封薄片502与阻挡块503接触,受到阻挡块503阻挡,阻挡块503与密封薄片502之间的间隙闭合,使气体无法通过,在实现一氧多用的情况下,有效避免患者之间氧气串流。根据上述实施例,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为了将干燥的氧气湿化,上述氧气通道3末端连接湿化瓶8,上述氧气通道3与湿化瓶8的进氧端相连通,上述湿化瓶8的出氧端设有氧气输出管11,上述氧气输出管11中设有瓣膜结构5,通过将氧气通道3与湿化瓶8的进氧端连通,其湿化瓶8装入生理盐水,其进氧端伸入生理盐水中,经过加湿后,由湿化瓶8的出氧端将氧气传递至氧气输出管11,其氧气输出管11中也设有瓣膜结构5,避免氧气逆向流动。进一步的,为了使氧气输出管11转接输氧管,上述氧气输出管11末端设有转接口6,其转接口6为0.4至0.8cm的通用转接口,其材质采用加厚硅胶,具有良好的韧性,其呈圆形安装方便,能够转接0.4cm、0.8cm口径的常规输氧管。更进一步的,为了保证转接口6与输氧管连接的密封性,上述转接口6呈为圆形,上述转接口6与氧气输出管11相连通,上述转接口6内侧设有密封垫7,其密封垫7采用弹性橡胶,当输氧管插入转接口6时,其密封垫7受压压缩,通过密封垫7的挤压使转接口6与输氧管连接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根据上述实施例,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为了长期使用后对氧气分流管1进行消毒,上述氧气分流管1两端设有管堵4,上述管堵4上设有拉手10,在长期使用后,可通过拉手10拔出管堵4,使氧气分流管1能够打开,便于对氧气分流管1进行消毒。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氧气分流管1的密封性,上述管堵4与氧气分流管1接触部分设有密封圈9,其密封圈9为防水级密封圈,通过密封圈9填充管堵4与氧气分流管1之间的间隙,使氧气分流管1具有良好的密封性,避免氧气由管堵4与氧气分流管1之间的间隙泄漏。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氧气多通连接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氧气分流管(1),所述氧气分流管(1)侧壁设有供氧装置连接管(2),所述氧气分流管(1)与供氧装置连接管(2)相连通,所述氧气分流管(1)侧壁设有至少两个氧气通道(3),所述氧气通道(3)与氧气分流管(1)相连通,所述氧气通道(3)上设有开关阀(301),用于由开关阀(301)控制氧气通道(3)氧流量大小,所述氧气通道(3)中设有瓣膜结构(5),所述瓣膜结构(5)包括固定块(501)、密封薄片(502)、阻挡块(503),所述固定块(501)与阻挡块(503)设置在氧气通道(3)内壁上,所述密封薄片(502)一端连接固定块(501),另一端接触阻挡块(503)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氧气多通连接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氧气分流管(1),所述氧气分流管(1)侧壁设有供氧装置连接管(2),所述氧气分流管(1)与供氧装置连接管(2)相连通,所述氧气分流管(1)侧壁设有至少两个氧气通道(3),所述氧气通道(3)与氧气分流管(1)相连通,所述氧气通道(3)上设有开关阀(301),用于由开关阀(301)控制氧气通道(3)氧流量大小,所述氧气通道(3)中设有瓣膜结构(5),所述瓣膜结构(5)包括固定块(501)、密封薄片(502)、阻挡块(503),所述固定块(501)与阻挡块(503)设置在氧气通道(3)内壁上,所述密封薄片(502)一端连接固定块(501),另一端接触阻挡块(503)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气多通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雪丽眭万琼罗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杨雪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