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成开专利>正文

一种内装式电子防盗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7700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装式电子防盗锁,该锁具有两种开启方式:一种是电气开锁方式;另一种是机械开锁方式。正常情况下开启锁具时,用电气开启方式,当电气失灵或紧急特殊情况下则用机械开启方式。开锁时,室外需通过电子身份验证,确认身份合法后,压下外把手即能将主锁舌及上、下拉块和斜舌开启。而室内只需按下内装饰板上的电气开关后,再压下内把手即可。关锁时,只需上抬把手,就可将主锁舌及上、下拉块伸出至锁定状态,而电气部份会自动将主锁舌及上、下拉块锁死。该锁也可取消上、下拉块使用,适用于不同防盗要求时的需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开启和关闭方便、使用可靠性和耐用度高的特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锁具。
技术介绍
目前,电子防盗锁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以达到防盗的目的,但在使用过程中,传统的电子防盗锁存在以下问题1)、传统电子锁都是通过在把手芯轴和主传动齿轮做一个离合装置,或直接锁死把手芯轴。前一种结构相对零部件比较多,传动部件强度差,加工精度高,工艺复杂,故障机率大,并且把手芯轴复位要求准确,否则离合器无法脱开或接合,影响锁具的正常使用。后一种结构因压把手的力直接作用在活动制块上,活动制块受力较大,在锁死的情况下,破坏性强行开启时,活动制块容易弯曲,而弯曲后活动制块无法缩回造成整把锁无法开启。2)、传统电子锁都是采用电磁铁做为控制驱动,此类锁功耗大,抗振动、抗强磁场性能差,极易通过外力振动或磁性物质接触造成锁体打开,发生盗窃事件,而且这种结构极不稳定,经常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无法开启,或锁体还未提示更换新电池,就因电量不够而造成无法开启,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3)传统的以电磁铁做为驱动的电子锁,机械开启方式是通过机械锁头将电磁铁衔铁与离合装置的分离转换片脱离,离合器装置依靠复位弹簧将传动件与把手芯轴连接在一起,此时方可开启。这种结构通过几个部件相互传递才能完成的开锁动作,在紧急况下,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因锁头不能直接拨动离合器装置,当离合器装置出现故障或锁体内积压灰尘造成复位弹簧无法复位时,都将造成整把锁无法开启,因此不适应紧急情况下的需要,而且零件加工精度高,结构和安装复杂。4)、传统的以电磁铁做为控制驱动的电子锁,当确认使用者的合法身份后,电磁铁驱动锁体为打开状态无法自动恢复为锁闭状态,即主锁舌及上、下拉块虽为完全伸出状态,但该锁却仍然可以开启,因此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通过电磁铁的开启记录与检测开关的开关状态,无法得知该锁现为开启还是锁闭状态,因此不适用于计算机联网管理和无线摇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启和关闭方便、使用可靠性和耐用度高的内装式电子防盗锁。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内装式电子防盗锁,包括衬板、底壳、面壳、斜舌、主锁舌、保险锁舌、外装饰板、外把手、内装饰板、内把手和防盗锁头,其中底壳和面壳组成一锁壳,锁壳固定在衬板上,防盗锁头装嵌在锁壳上,内把手和外把手分别安装在内装饰板和外装饰板上,内装饰板和外装饰板设置在锁壳的两侧,内把手和外把手之间通过把手方轴连接,把手方轴穿插于设在底壳的把手芯轴上;内装饰板上设有一保险拧手,保险拧手上设有一拧手方轴,拧手方轴插接在设于底壳的旋钮芯上,旋钮芯上具有一拨叉,拨叉控制保险锁舌的伸缩动作;所述的主锁舌与斜舌之间通过主传动齿轮及主锁舌拨块连接,主传动齿轮固定在把手芯轴上,主锁舌拨块设有齿轮,主传动齿轮与主锁舌拨块之间通过齿轮啮合;把手芯轴上设有斜舌拨块,通过斜舌拨块与换向弹簧及斜舌弹簧的作用控制斜舌的伸缩动作;主传动齿轮的一侧设有一检测开关,主锁舌拨块的下方设置有一可作向下或向上运动的活动制块,活动制块设在支架上,支架设于底壳上,支架的一侧设有蜗轮和蜗杆,蜗轮与活动制块之间设有一扭簧,蜗杆和蜗轮转动时通过扭簧带动活动制块作向下或向上运动,蜗杆的转动由直流电机驱动;支架的另一侧设有一可转动的制块拨块,制块拨块上具有倒钩的一端位于活动制块的上方,制块拨块的另一端设有一复位扭簧,防盗锁头设置在制块拨块具有复位扭簧的一端的附近位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防盗锁头包括外锁头和内锁头,外锁头和内锁头之间设有锁头拨叉,其中外锁头由外锁头壳和外锁芯构成,外锁芯内具有一截面呈月牙型的钥匙孔及双排并列弹珠装置,弹珠装置由封珠、弹簧、平珠和顶珠组成;所述的防盗锁头具有配套使用的钥匙,钥匙的截面亦呈月牙型,与防盗锁头的钥匙孔相适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防盗锁设有上拉块和下拉块,上拉块和下拉块通过与主锁舌及主锁舌拨块之间的联动实现伸缩动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本技术所述的外装饰板上设有一个用于隐藏防盗锁头的锁孔封套;内装饰板上设有一用于开锁的电气开关及电池盒及电池盖。本技术锁具有两种开启方式一种是电气开锁方式;另一种是机械开锁方式。电气开锁方式包括电子锁头、磁卡、TM卡(钮扣钥匙)、ID感应卡、无线遥控、计算机门锁控制系统、指纹或眼膜等生物识别技术等。机械开锁方式即为用与防盗锁头相配的机械钥匙插入隐蔽的防盗锁头开启锁具。防盗锁头包括本技术所述月牙双排并列弹珠锁头或现有的传统型锁头,如叶片锁头、电脑匙锁头、智慧匙锁头、角度匙锁头、十字匙锁头、“S”槽匙锁头等。正常情况下开启锁具时,用电气开启方式。当电气失灵或紧急特殊情况下则用机械开启方式。该锁具也可以通过外接电源插口向锁体线路部份供电,用于电池耗净而未能及时更换时的情形。使用时,通过把手控制主锁舌及上、下拉块和斜舌的伸缩动作来开关锁。开锁时,室外需通过电子身份验证,确认身份合法后,压下外把手即能将主锁舌及上、下拉块和斜舌开启。而室内只需按下内装饰板上的电气开关后,再压下内把手即可。关锁时,只需上抬把手,就可将主锁舌及上、下拉块伸出至锁定状态,而电气部份会自动将主锁舌及上、下拉块锁死,此时压下把手,将无法将主锁舌及上、下拉块和斜舌收回。该锁也可取消上、下拉块使用,适用于不同防盗要求时的需要。当电气失灵或紧急情况时,室外须打开外装饰板的锁孔封套,然后用与防盗锁头相配的机械钥匙插入防盗锁头,沿开启方向拧动,同时压下外把手即可开锁。室内需将内装饰板电池盖、电池盒取下,用螺丝刀通过内装饰板的开启孔,伸入内锁头内,沿开启方向拧动,同时压下内把手即可开锁。在室内,使用保险旋钮能够单独开关保险锁舌,既适用于人在室内不愿被人打扰时的情形,也达到了室内上保险的功能。与传统的电子防盗锁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本技术在原有内装式上、下拉块把手锁的基础上,改用把手控制主锁舌及上、下拉块的伸缩动作,开、关锁只需在身份验证通过后,压下把手或上提把手瞬间完成,既省时、省力,又方便、快捷,解决了传统锁具单纯依靠机械钥匙开关锁时既费时又费力的现象。本技术将把手芯轴与主传动齿轮、斜舌拨块,采用角度差的方法,轻松地实现了把手在开、关主锁舌及上、下拉块的同时,控制斜舌的伸缩动作,并且在控制动作完成后,即主锁舌及上、下拉块处于伸出或缩入状态时,把手能够顺利复位到水平状态,并为下一个动作做准备。该结构解除了把手芯轴与主传动齿轮、斜舌拨块之间的离合器装置,而采用主锁舌锁死装置,将结构大大简化,提高了锁具的使用可靠性和耐用度。2.本技术采用活动制块锁住主锁舌的方法,达到锁死的目的。以往电子锁都是通过在把手芯轴和主传动齿轮做一个离合装置,或直接锁死把手芯轴。前一种结构相对零部件比较多,传动部件强度差,加工精度高,工艺复杂,故障机率大,并且把手芯轴复位要求准确,否则离合器无法脱开,影响锁具的正常使用。后一种结构因压把手的力直接作用在活动制块上,活动制块受力较大,在锁死的情况下,破坏性强行开启时,活动制块容易弯曲,而弯曲后活动制块无法缩回造成整把锁无法开启。而本技术采用活动制块直接锁住主锁舌,把手的力通过几组部件转换后在活动制块处大大减小,保证活动制块有足够的强度。把手与主锁舌拨块之间为齿轮传动机构,结构简单,一般的生产工艺容易实现,大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装式电子防盗锁,包括衬板(01)、底壳(02)、面壳(03)、斜舌(06)、主锁舌(07)、保险锁舌(11)、外装饰板(28)、外把手(29)、内装饰板(33)、内把手(36)和防盗锁头,其中底壳(02)和面壳(03)组成一锁壳,锁壳固定在衬板(01)上,防盗锁头装嵌在锁壳上,内把手(36)和外把手(29)分别安装在内装饰板(33)和外装饰板(28)上,内装饰板(33)和外装饰板(28)设置在锁壳的两侧,内把手(36)和外把手(29)之间通过把手方轴(35)连接,把手方轴(35)穿插于设在底壳(02)的把手芯轴(17)上;内装饰板(33)上设有一保险拧手(40),保险拧手(40)上设有一拧手方轴(39),拧手方轴(39)插接在设于底壳(02)的旋钮芯(13)上,旋钮芯(13)上具有一拨叉(12),拨叉(12)控制保险锁舌(11)的伸缩动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锁舌(07)与斜舌(06)之间通过主传动齿轮(18)及主锁舌拨块(20)连接,主传动齿轮(18)固定在把手芯轴(17)上,主锁舌拨块(20)设有齿轮,主传动齿轮(18)与主锁舌拨块(20)之间通过齿轮啮合;把手芯轴(17)上设有斜舌拨块(16),通过斜舌拨块(16)与换向弹簧(04)及斜舌弹簧(05)的作用控制斜舌(06)的伸缩动作;主传动齿轮(18)的一侧设有一检测开关(19),主锁舌拨块(20)的下方设置有一可作向下或向上运动的活动制块(21),活动制块(21)设在支架(22)上,支架(22)设于底壳(02)上,支架(22)的一侧设有蜗轮(25)和蜗杆(24),蜗轮(25)与活动制块(21)之间设有一扭簧(23),蜗杆(24)和蜗轮(25)转动时通过扭簧(23)带动活动制块(21)作向下或向上运动,蜗杆(24)的转动由直流电机(26)驱动;支架(22)的另一侧设有一可转动的制动拨块(08),制动拨块(08)上具有倒钩的一端位于活动制块(21)的上方,制块拨块(08)的另一端设有一复位扭簧(09),防盗锁头设置在制块拨块(08)具有复位扭簧(09)的一端的附近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会林杨富斌刘成开
申请(专利权)人:刘成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