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灸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7688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足疗保健装置领域应用的脚灸仪。其结构包括外壳和足形触板,所述外壳设置有足部开口和控制面板,所述足形触板位于外壳内,所述足形触板和外壳之间设置有左脚热量通道和右脚热量通道,所述足形触板和外壳之间设置有加热板和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朝向加热板,所述左脚热量通道和右脚热量通道相连通,所述加热板设置于左脚热量通道和右脚热量通道的连通处。本申请将左脚热量通道和右脚热量通道设置为连通状态,则当散热风扇对加热片加热产生的热量进行吹动时,则左脚热量通道和右脚热量通道为同一加热片产生的热量,从而保证了双脚为受热均等状态。该设置方式有效保证了该设备的保健效果,并实现了生产成本的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脚灸仪
本技术涉及一种足疗保健装置领域应用的脚灸仪。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化城市生活带给人们的不仅是一种快节奏、高质量的生活,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生活压力。人的脚部囊括了人体非常多的神经,脚部的操劳会反应在身体的疲惫上,因此为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一系列的足部保健设备应运而生。脚灸仪依靠其健康、方便的优势受到人们的广泛应用。脚灸仪利用加热片与艾片相结合,进而利用艾气实现养生保健效果。现在的脚灸仪在左脚和右脚放置区分别设置有对应的加热片和散热风扇。当进行脚灸过程时,分别将艾片放置在对应的加热片上,进而利用散热风扇将加热片产生的热量吹向对应的脚部放置区。该装置利用两个加热片分别对左右脚进行散热操作,但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很难保证两只脚的所处位置的加热片产生的热量为相同的,则会导致受热不均情况的出现,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使脚灸仪的保健效果大打折扣。同时双加热片的设置增加了生产成本,不利于该装置的广泛推广和应用。该脚灸仪为保证人们的使用舒适度,设置有足部开口,人们可通过足部开口放置进入脚灸仪内,进而进行艾气的保健过程。但是该脚灸仪的足部开口为敞开状态,当不进行使用时,内部结构则暴露在外界,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由于该脚灸仪的结构复杂性,则该内部清洁很难进行,暴露的设置降低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并对内部结构的稳定性带来了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提高受热均匀性的脚灸仪。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脚灸仪,包括外壳和足形触板,所述外壳设置有足部开口和控制面板,所述足形触板位于外壳内,所述足形触板和外壳之间设置有左脚热量通道和右脚热量通道,所述足形触板和外壳之间设置有加热板和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朝向加热板,所述左脚热量通道和右脚热量通道相连通,所述加热板设置于左脚热量通道和右脚热量通道的连通处。该装置将左脚热量通道和右脚热量通道进行连通设置,利用位于左脚热量通道和右脚热量通道连通处的加热片进行内部的加热。由于该内部通道为连通设置,则当散热风扇对其加热产生的艾气进行吹动时该左脚热量通道和右脚热量通道为同一加热片产生的热量。连通的空气流动保证了进行保健操作的左右脚为受热均等状态,有效提高了保健效果,并实现了成本的降低。进一步的是,所述加热板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加热板设置于左脚热量通道与右脚热量通道连通处的端部,所述散热风扇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散热风扇位于加热板远离外壳的一侧。进一步的是,所述加热板位于足部开口,所述加热板朝向足部开口设置有可开启盖板。进一步的是,所述足部开口处设置有开口盖板,所述开口盖板与足部开口相吻合。进一步的是,所述开口盖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开口盖板分别对应于左脚热量通道和右脚热量通道,所述开口盖板与外壳滑动连接,所述两个开口盖板相对运动。进一步的是,所述开口盖板设置有移动把手。进一步的是,所述控制面板设置有蓝牙模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左脚热量通道和右脚热量通道的连通设置,从而保证了保健操作的左右脚为受热均等状态,有效提高了保健效果,并实现了成本的降低;2、所述加热板和散热风扇的设置,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空气流通效率,保证了热量在外壳内的填充均匀性;3、可开启盖板的设置可直接对其内部的装置进行更换,避免了外壳的开合设计,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保证了更换效率,为工作效果提供了保障;4、开口盖板的设置,防止了外部环境对未处于工作状态的设备的内部影响,保证了装置的整洁性以及结构稳定性,为装置的使用寿命提供了保障;5、蓝牙模块的设置,使该设备可与移动设备相结合进行使用,提高了该使用数据的可检测性,提高了控制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脚灸仪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脚灸仪的外壳和足形触板的连接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脚灸仪的外壳和足形触板的连接结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的脚灸仪的外壳和开口盖板的连接结构俯视图;图中标记为:外壳1,足部开口11,开口盖板12,控制件13,控制面板14,调节按钮15,显示屏16,足形触板2,左脚热量通道21,右脚热量通道22,加热板3,可开启盖板31,散热风扇4,电源线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该脚灸仪的内部结构俯视图如图1所示,该外壳1底部的外形为圆形,左脚热量通道21和右脚热量通道22分别对称分布在外壳1的底部。左脚热量通道21和右脚热量通道22为相互连通状态,此时该内部的加热片3安装在左脚热量通道21和右脚热量通道22的连通处的一端。该加热片3的数量为一个,其加热片3利用外壳1底部的安装座进行固定。同时外壳1内朝向加热片3安装有两个散热风扇4,散热风扇4位于加热片3远离外壳1的侧边。在使用时,人们将艾片放置在加热片3上,此时散热风扇4朝向加热片进行工作,从而提高空气的流通速度,保证艾气的填充效果。该加热片3加热产生的艾气随散热风扇的工作朝向外壳1进行移动,在外壳1的阻挡作用下空气向两侧进行移动,进而随空气流通路径进行循环流通,有效保证了艾气在外壳1内的填充效果,为装置的工作效果提供了保障。为提高该装置的保健效果,在左脚热量通道21和右脚热量通道22的位置可设置有红外线产生装置,利用红外灯泡产生红外线进行红外理疗操作。如图2所示,该左脚热量通道21和右脚热量通道22上方安装设置有足形触板2,该足形触板2用于脚部的支撑。足形触板2朝向其下方的左脚热量通道21和右脚热量通道22设置有若干通孔。如图3所示,人们通过外壳1的足部开口11将脚放置进入足形触板2的对应位置,通过电源线5与电源的连接,进而加热片3加热产生的艾气通过足形触板2的通孔上升至足形触板2的上方,则艾气可对足部进行包围操作,从而实现理疗作用。同时足形触板2可根据足部形状进行按摩触点的设置,在进行艾气理疗的同时利用按摩触点进行按摩放松,有效提高该装置的保健效果。本申请将加热片3安装设置在足部开口11处,并在足形触板2的对应位置安装有矩形的可开合盖板31,则该可开合盖板31朝向足部开口11。工作人员可直接通过足部开口11对可开合盖板31进行操作。人们可直接将可开合盖板31打开,进而使其内部的加热片3以及放置在加热片3上的艾片暴露出来。此时使用者可直接对其内部的艾片进行更换,避免了外壳1的开合设计,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保证了更换效率,为工作效果提供了保障。为保证设备维护效果,该足部开口11处安装有开口盖板12。该开口盖板12与足部开口11相吻合,即该开口盖板12可将足部开口11进行密封操作,从而避免了未工作状态外部环境对装置的影响,有效保证了该设备的使用寿命。该外壳1在足部开口11处设置有开口盖板12的运动轨道,对应的开口盖板12的下端位于该运动轨道内,并沿其轨道进行滑动。如图4所示,开口盖板12设置为对称的两个,则该开口盖板12分别与左脚热量通道21和右脚热量通道22相对应。该开口盖板12与外壳1的形状吻合,此时运动轨道为圆弧形。该装置可将运动轨道设置在外壳1的内侧,此时开口盖板12可沿运动轨道移动至外壳1内部,进而进行收纳,防止了开口盖板12对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影响。两个开口盖板12可以调节按钮15所在轴线为轴进行转动。该两个开口盖板12的闭合端设置有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脚灸仪,包括外壳(1)和足形触板(2),所述外壳(1)设置有足部开口(11)和控制面板(14),所述足形触板(2)位于外壳(1)内,所述足形触板(2)和外壳(1)之间设置有左脚热量通道(21)和右脚热量通道(22),所述足形触板(2)和外壳(1)之间设置有加热板(3)和散热风扇(4),所述散热风扇(4)朝向加热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脚热量通道(21)和右脚热量通道(22)相连通,所述加热板(3)设置于左脚热量通道(21)和右脚热量通道(22)的连通处。

【技术特征摘要】
1.脚灸仪,包括外壳(1)和足形触板(2),所述外壳(1)设置有足部开口(11)和控制面板(14),所述足形触板(2)位于外壳(1)内,所述足形触板(2)和外壳(1)之间设置有左脚热量通道(21)和右脚热量通道(22),所述足形触板(2)和外壳(1)之间设置有加热板(3)和散热风扇(4),所述散热风扇(4)朝向加热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脚热量通道(21)和右脚热量通道(22)相连通,所述加热板(3)设置于左脚热量通道(21)和右脚热量通道(22)的连通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3)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加热板(3)设置于左脚热量通道(21)与右脚热量通道(22)连通处的端部,所述散热风扇(4)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散热风扇(4)位于加热板(3)远离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井山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香满四溢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