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压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7596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按压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锁筒、锁心及锁心插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筒,是呈圆筒状,内部形成容置空间,相对于容置空间顶端形成钥匙插孔; 所述锁心,是由锁心本体、锁心旋块以及由锁珠、弹簧构成的锁掣构件组成,该锁心本体装设于所述锁筒的容置空间内,顶面设有轴向延伸的锁珠孔,供锁掣构件组设其中,锁心本体中形成中孔及位于中孔顶端的活动槽,活动槽中设复位弹簧,锁心本体上形成一自外侧径向延伸至中孔的剖槽,剖槽中设扣掣簧条,锁心旋块装设于锁筒容置空间内,中央处形成具有限位凸部的通孔,以及位于通孔顶端的钥匙插槽,锁心旋块底面形成对应锁掣构件的对位孔,且邻接锁心本体具锁珠孔的顶端部; 所述锁心插杆,是贯设于锁心中央,其上端对应于锁心旋块通孔的第一端,下端为对应于锁心本体中孔的第二端,其第一端上设有轴向延伸且对应于限位凸部的限位槽,第二端设于锁心本体活动槽内由复位弹簧套设其外侧,复位弹簧介于第一端底面与活动槽槽底之间,且第二端外侧面设有扣掣凹槽。(*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锁,尤其涉及一种可让锁具总长度缩短,形体缩小化,且组装便利的按压锁。早期有关按压锁的设计,有些是以锁定效果为主,有些则以操作方便性为其述求重点,少有同时兼具前述二项优点的按压锁设计。因此,本创造者早先设计出一种如公告第四五九八六五号「改良型按压锁」专利,该按压锁是由锁筒及锁心组成,其锁心朝向锁筒方向固设一插销杆,插销杆周缘两侧各凹设一卡掣槽,锁筒后端一体形成穿槽,该穿槽内设置可在穿槽内动作的扣掣簧条。借此,当锁心往锁筒方向按掣时,即使扣掣簧条卡掣于插销杆的卡掣槽处呈锁定状态。当用钥匙旋动锁心时,借助旋动的插销杆周缘面推抵扣掣簧条脱离卡掣槽,再借助位于锁心与锁筒间的弹簧推顶锁心突出锁筒外,呈开锁状态。前述专利的按压锁以其创新的结构设计,确可提供一种兼具构件简易、组装容易及锁掣确实等诸多功能的按压锁,然而,本创作者在提出该按压锁设计之后,重新观视其整体组成构造及空间型态后发现该插销杆是固设于锁心侧端处,因此,锁筒为使该具有插销杆的锁心组设其中,必需加长其长度,造成该按压锁整体长度偏长、形体偏大。此外,该锁心中由锁珠、弹簧组成的锁掣构件为能在锁心与锁筒间锁定,需采取径向排列方式环绕布设于锁心的圆周面上(附件一图未示),此一设计在该按压锁的组装过程中,易产生锁掣构件自锁心中掉落的情况,对组装者造成不便,需进一步改进,使其整体设计更为完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按压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锁筒、锁心及锁心插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筒,是呈圆筒状,内部形成容置空间,相对于容置空间顶端形成钥匙插孔;所述锁心,是由锁心本体、锁心旋块以及由锁珠、弹簧构成的锁掣构件组成,该锁心本体装设于所述锁筒的容置空间内,顶面设有轴向延伸的锁珠孔,供锁掣构件组设其中,锁心本体中形成中孔及位于中孔顶端的活动槽,活动槽中设复位弹簧,锁心本体上形成一自外侧径向延伸至中孔的剖槽,剖槽中设扣掣簧条,锁心旋块装设于锁筒容置空间内,中央处形成具有限位凸部的通孔,以及位于通孔顶端的钥匙插槽,锁心旋块底面形成对应锁掣构件的对位孔,且邻接锁心本体具锁珠孔的顶端部;所述锁心插杆,是贯设于锁心中央,其上端对应于锁心旋块通孔的第一端,下端为对应于锁心本体中孔的第二端,其第一端上设有轴向延伸且对应于限位凸部的限位槽,第二端设于锁心本体活动槽内由复位弹簧套设其外侧,复位弹簧介于第一端底面与活动槽槽底之间,且第二端外侧面设有扣掣凹槽,用以在锁心插杆按掣锁定时,扣掣簧条可扣掣于卡掣凹槽中定位。前述的按压锁,其中扣掣簧条为ㄈ形体,锁心插杆第二端外侧面设有二道呈径向对应的扣掣凹槽。本技术利用锁心插杆个别轴向按压活动的机构设计,让锁具总长度缩短,形体缩小化,且利用锁珠、弹簧组成的锁掣构件轴向组设于锁心本体与旋块间的结构设计,以利锁具的组装便利性,而提供一种更具好用、实用效果的按压锁设计。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处于上锁状态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处于上锁状态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处于开锁状态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处于开锁状态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0锁筒 11容置空间12钥匙插孔20锁心 21锁心本体211锁珠孔 212中孔213活动槽 214剖槽22锁心旋块 221通孔222限位凸部223钥匙插槽224对位孔 23锁掣构件231锁珠232弹簧24复位弹簧 25扣掣簧条30锁心插杆 31第一端311限位槽 32第二端321扣掣凹槽一锁心插杆30,是贯设于锁心20中央的杆状体,其上端为对应于锁心旋块22通孔221的第一端31,下端为对应于锁心本体21中孔212的第二端32,该第一端31上设有对应于锁心旋块22限位凸部222的限位槽311,设于锁心本体21活动槽213内的复位弹簧24套设于第二端32外侧,介于第一端31底面与活动槽213槽底之间,且第二端32外侧面设有供扣掣簧条25扣掣定位的扣掣凹槽321。前述扣掣簧条25可为ㄈ形体,锁心插杆30第二端32外侧面设有二道呈径向对应的扣掣凹槽321。有关本技术的使用状况,请参阅图2、图3所示,上锁时,是以钥匙套住锁心插杆30第一端31按压深入锁心旋块22内,再旋转锁心旋块22与锁心本体21呈非对正的上锁位置,锁心插杆30压缩复位弹簧24,且为径向装设于锁心本体21上的扣掣簧条25扣掣于第二端32的扣掣凹槽321中呈锁定状态;开锁时,如图4、图5所示,是用钥匙套住锁心插杆30第一端31及锁心旋块22旋转,当锁心旋块22旋转至对正锁心本体21的开锁位置时,旋动的锁心插杆30周缘面推抵扣掣簧条25脱离其卡掣凹槽321,然后借助位于锁心本体21与锁心插杆30间的复位弹簧24推顶锁心插杆30突出锁筒10外,呈开锁状态。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形体缩小本技术是以贯设于锁筒、锁心中的锁心插杆作轴向按压动作操控锁具的开锁与上锁,这样,与现有按压锁以锁心与其插杆同时按压动作的设计相比,可让整体锁具的总长度缩短,使其形体得以缩小化。2、组装便利本技术可让锁心中由锁珠、弹簧组成的锁掣构件以轴向方式组设其中,避免现有按压锁锁掣构件径向组设于锁心圆周面上造成组装不便的缺点。综上所述,本技术按压锁以其创新的结构设计,确可提供一种较现有按压锁使用更加便利、实用效果更加的设计,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新型专利的要件,故依法提出申请。权利要求1.一种按压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锁筒、锁心及锁心插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筒,是呈圆筒状,内部形成容置空间,相对于容置空间顶端形成钥匙插孔;所述锁心,是由锁心本体、锁心旋块以及由锁珠、弹簧构成的锁掣构件组成,该锁心本体装设于所述锁筒的容置空间内,顶面设有轴向延伸的锁珠孔,供锁掣构件组设其中,锁心本体中形成中孔及位于中孔顶端的活动槽,活动槽中设复位弹簧,锁心本体上形成一自外侧径向延伸至中孔的剖槽,剖槽中设扣掣簧条,锁心旋块装设于锁筒容置空间内,中央处形成具有限位凸部的通孔,以及位于通孔顶端的钥匙插槽,锁心旋块底面形成对应锁掣构件的对位孔,且邻接锁心本体具锁珠孔的顶端部;所述锁心插杆,是贯设于锁心中央,其上端对应于锁心旋块通孔的第一端,下端为对应于锁心本体中孔的第二端,其第一端上设有轴向延伸且对应于限位凸部的限位槽,第二端设于锁心本体活动槽内由复位弹簧套设其外侧,复位弹簧介于第一端底面与活动槽槽底之间,且第二端外侧面设有扣掣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掣簧条为ㄈ形体,锁心插杆第二端外侧面设有二道呈径向对应的扣掣凹槽。专利摘要一种按压锁,是由锁筒、锁芯及锁芯插杆组成,由锁芯旋块及轴向装设有锁掣构件的锁芯本体组成的锁芯装设于锁筒内,锁芯插杆轴向贯设于锁芯中,可作轴向按压复位的动作,并可随同仅能旋转的锁芯旋块旋转,且锁芯插杆按压进入锁筒及锁芯内,可被锁芯本体径向装设的扣掣簧条予以扣掣定位,呈上锁状态,借此,利用锁芯插杆个别轴向按压活动的机构设计,让锁具总长度缩短,形体缩小化,且利用锁珠、弹簧组成的锁掣构件轴向组设于锁芯本体与旋块间的结构设计,使锁具的组装便利。文档编号E05B63/22GK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富胜
申请(专利权)人:铭泰五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