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窥镜吸引按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75200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2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窥镜吸引按钮,包括一主管体,所述主管体包括水平设置的控制管,以及与所述控制管垂直联通的吸引管,所述控制管内穿设有一可水平移动的按钮,所述控制管外套设有一软胶套,所述软胶套设置有吸引通孔,所述吸引管从所述吸引通孔内穿出,所述按钮的两端分别抵压在软胶套的两端限位;软胶套与主管体采用包胶工艺一体成型制成,软胶具有密封性好、抗摩擦能力强等良好性能,可以解决吸引按钮在装配时容易变形的问题;而且利用软胶套固定主管体和按钮,减少了装配的零件,不易丢失零件,还能解决零件脱落的问题,降低了装配难度,使得装配起来更加方便可靠。

An Endoscopic Attraction Butt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ndoscope attraction button, which comprises a main body. The main body comprises a horizontal control tube and an attraction tube vert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tube. The control tube is perforated with a horizontal movable button. The control tube j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soft rubber sleeve. The soft rubber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n attraction through hole, and the attraction tube is from the attraction through hole. Inside, the two ends of the button are respectively pressed against the limit of the two ends of the soft rubber sleeve; the soft rubber sleeve and the main body are formed by the encapsulation process, and the soft rubber has good sealing property and strong friction resistance, which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easy deformation of the attraction button in assembly; moreover, the soft rubber sleeve is used to fix the main body and the button, thus reducing the assembly parts and not easy to lose zero. It can also solve the problem of parts falling off, reduce the difficulty of assembly, and make assembly more convenient and reli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窥镜吸引按钮
本技术涉及内窥镜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窥镜吸引按钮。
技术介绍
医疗领域中,为了进行诊断或者治疗,广泛地用内窥镜观察体腔内,内窥镜的插入部内设有与吸引口连通的吸引管路,吸引管路的前端设置有一吸引按钮,吸引按钮的作用是控制吸引管路与外接的负压源管路的联通,手术时按压吸引按钮,将吸引口与负压源管路连通从而对吸引口进行吸引,可以将内部病变组织的体液以及切除的病变组织吸出,当解除按压操作时,将吸引管路与负压源管路的连通切断而停止来自吸引口的吸引。目前常用的吸引按钮由硬质塑胶制成,吸引按钮与内窥镜为过盈配合的刚性连接,安装时候不容易装配,容易损坏零件;而且当吸引按钮使用时间久了以后,硬质材料的零件容易发生磨损,损坏后不易更换,使得内窥镜的寿命变短。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简单,不易损坏,容易更换零件的内窥镜吸引按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窥镜吸引按钮,包括一主管体,所述主管体包括水平设置的控制管,以及与所述控制管垂直联通的吸引管,所述控制管内穿设有一可水平移动的按钮,所述控制管外套设有一软胶套,所述软胶套设置有吸引通孔,所述吸引管从所述吸引通孔内穿出,所述按钮的两端分别抵压在软胶套的两端限位。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述软胶套与主管体一体成型制成。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按钮包括一长条形的导杆,所述导杆一端为圆柱型的按钮主体,另一端为一堵块,所述导杆穿设在控制管内,所述导杆的下侧面设置有凹腔,按钮主体和堵块分别抵压在所述软胶套的两侧外端。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管外周面设置有一限位环,软胶套内设置有限位腔,所述限位环固定在所述限位腔内。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腔对应的软胶套上设置有气孔。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引管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用于连接软管的锥形凸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内窥镜吸引按钮,软胶套与主管体采用包胶工艺一体成型制成,软胶具有密封性好、抗摩擦能力强等良好性能,可以解决吸引按钮在装配时容易变形的问题;而且利用软胶套固定主管体和按钮,减少了装配的零件,不易丢失零件,还能解决零件脱落的问题,降低了装配难度,使得装配起来更加方便可靠。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的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主管体和按钮装配后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软胶套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至图4,一种内窥镜吸引按钮,包括一主管体1,所述主管体1包括水平设置的控制管11,以及与所述控制管11垂直联通的吸引管12,所述吸引管12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用于连接软管的锥形凸起14,锥形凸起14能增加软管与吸引管12之间的摩擦力,使得软管固定更加牢固。所述控制管11内穿设有一可水平移动的按钮2,所述控制管11外套设有一软胶套3,所述软胶套3与主管体1一体成型制成,所述软胶套3设置有吸引通孔31,所述吸引管12从所述吸引通孔31内穿出,所述按钮2的两端分别抵压在软胶套3的两端限位。软胶套3与主管体1采用包胶工艺一体成型制成,软胶具有密封性好、抗摩擦能力强等良好性能,可以解决吸引按钮在装配时容易变形的问题。而且利用软胶套3固定主管体1和按钮2,减少了装配的零件,不易丢失零件,还能解决零件脱落的问题,降低了装配难度,使得装配起来更加方便可靠。所述按钮2包括一长条形的导杆21,所述导杆21一端为圆柱型的按钮主体22,另一端为一堵块23,所述导杆21穿设在控制管11内,所述导杆21的下侧面设置有凹腔24,按钮主体22和堵块23分别抵压在所述软胶套3的两侧外端。所述控制管11外周面设置有一限位环13,软胶套3内设置有限位腔32,所述限位环13固定在所述限位腔32内,所述限位腔32对应的软胶套3上设置有气孔33。当按下按钮主体22时,导杆21向一侧运动,堵块23封堵住吸引管12的一端,气孔33关闭,负压源管道可以开始工作进行吸液,当松开按钮主体22时,按钮主体22与软胶塞3之间留有空隙,气孔33打开,负压源管道停止工作。以上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窥镜吸引按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管体(1),所述主管体(1)包括水平设置的控制管(11),以及与所述控制管(11)垂直联通的吸引管(12),所述控制管(11)内穿设有一可水平移动的按钮(2),所述控制管(11)外套设有一软胶套(3),所述软胶套(3)设置有吸引通孔(31),所述吸引管(12)从所述吸引通孔(31)内穿出,所述按钮(2)的两端分别抵压在软胶套(3)的两端限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吸引按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管体(1),所述主管体(1)包括水平设置的控制管(11),以及与所述控制管(11)垂直联通的吸引管(12),所述控制管(11)内穿设有一可水平移动的按钮(2),所述控制管(11)外套设有一软胶套(3),所述软胶套(3)设置有吸引通孔(31),所述吸引管(12)从所述吸引通孔(31)内穿出,所述按钮(2)的两端分别抵压在软胶套(3)的两端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吸引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套(3)与主管体(1)一体成型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吸引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2)包括一长条形的导杆(21),所述导杆(21)一端为圆柱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方君邱联浩谢锐亮刘浪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迈德豪医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