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源专利>正文

儿童餐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73869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2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餐碗,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解决的问题是通过在碗体上设置碗盖,防止碗体内的汤汁溢出,以及通过设置碗盖的结构与碗体的结构相对应,使得儿童吃饭时,碗盖可以作为防滑垫设置在碗体的下面,防止儿童乱动打翻儿童餐碗。主要技术方案为:碗体,其包括设置在碗体内的第一容纳腔,设置在碗体内的第二容纳腔,设置在碗体内的第三容纳腔和对称设置在碗体两端的两个握持部;碗盖,其外表面包括与第一容纳腔相对应并延伸至碗盖内的第四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相对应并延伸至碗盖内的第五容纳腔和与第三容纳腔相对应并延伸至碗盖内的第六容纳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儿童吃饭。

Children's bow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hildren's dinner bowl,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daily necessities. The problem solved is that by setting a bowl cover on the bowl body, the soup in the bowl body is prevented from overflowing, and by sett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bowl cover corresponding to the structure of the bowl body, the bowl cover can be set under the bowl body as an anti-slip mat to prevent children from disturbing and upsetting the children's dinner bowl. The main technical scheme is as follows: the bowl body includes the first holding chamber arranged in the bowl body, the second holding chamber arranged in the bowl body, the third holding chamber arranged in the bowl body and two holding parts symmetrically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bowl body;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bowl lid includes the fourth holding chamber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holding chamber and extending to the bowl lid,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holding chamber and extending to the bowl lid. The fifth accommodation chamber in the bowl cover corresponds to the third accommodation chamber and extends to the sixth accommodation chamber in the bowl cover. The utility model is mainly used for children to 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儿童餐碗
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儿童餐碗。
技术介绍
碗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用品,然而,儿童在吃饭时,经常会乱动打翻餐碗,当碗内盛放着很烫的食物时,儿童很容易被烫到,因此,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即可以防止餐碗内的汤汁溢出又可以防止儿童打翻的儿童餐碗,满足人们对儿童餐碗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儿童餐碗,主要目的是通过在碗体上设置碗盖,防止碗体内的汤汁溢出,以及通过设置碗盖的结构与碗体的结构相对应,使得儿童吃饭时,碗盖可以作为防滑垫设置在碗体的下面,防止儿童乱动打翻儿童餐碗。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儿童餐碗,包括:碗体,其包括设置在所述碗体内的第一容纳腔,设置在所述碗体内的第二容纳腔,设置在所述碗体内的第三容纳腔和对称设置在所述碗体两端的两个握持部,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三容纳腔和所述两个握持部以对应人体五官中的两只眼睛,嘴巴和两只耳朵的位置关系布局在所述碗体内;碗盖,其外表面包括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相对应并延伸至所述碗盖内的第四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相对应并延伸至所述碗盖内的第五容纳腔和与所述第三容纳腔相对应并延伸至所述碗盖内的第六容纳腔;其中,所述碗盖与所述碗体之间具有两种位置的连接关系;第一种位置连接关系:当所述碗盖盖在所述碗体上时,所述第四容纳腔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容纳腔卡合,所述第五容纳腔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容纳腔卡合,所述第六容纳腔的底部与所述第三容纳腔卡合;第二种位置连接关系:当使用所述儿童餐碗时,所述碗体放置在所述碗盖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底部置于第四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底部置于第五容纳腔内,所述第三容纳腔的底部置于第六容纳腔内。如前所述的,所述第一容纳腔的深度,所述第二容纳腔的深度和所述第三容纳腔的深度均小于所述碗体的碗口到所述碗体底部的深度。如前所述的,所述第一容纳腔的空间大小和第二容纳腔的空间大小相等。如前所述的,所述第三容纳腔的空间大小大于第一容纳腔的空间大小;所述第三容纳腔的空间大小大于第二容纳腔空间的大小。如前所述的,所述第三容纳腔的形状为人体嘴巴微笑时的形状。如前所述的,至少一个握持部的上表面设置有与人体手指形状相适应的凹陷部。如前所述的,所述第一容纳腔的深度大于所述第四容纳腔的深度;所述第二容纳腔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五容纳腔的深度;所述第三容纳腔的深度大于所述第六容纳腔的深度。如前所述的,所述第一容纳腔的空间大小,所述第二容纳腔的空间大小和第三容纳腔的空间大小均从所述碗体的碗口到所述碗体底部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如前所述的,所述碗盖上设置有分离手柄,所述分离手柄用于分离碗盖和碗体。如前所述的,所述碗体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碗盖的材质为食品级PP。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儿童餐碗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儿童餐碗通过在碗体上设置碗盖,防止碗体内的汤汁溢出,以及通过设置碗体包括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设置碗盖包括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相对应的第四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相对应的第五容纳腔和与所述第三容纳腔相对应的第六容纳腔;当使用所述儿童餐碗时,所述碗体放置在所述碗盖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底部置于第四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底部置于第五容纳腔内,所述第三容纳腔的底部置于第六容纳腔内,该结构的设计,使碗盖可以作为防滑垫,防止儿童乱动打翻儿童餐碗,并且,由于设置碗体包括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使得儿童餐碗可以分开放置米饭、菜和汤,既防止饭菜串味又方便儿童食用,从而使儿童餐碗更加的经济适用。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儿童餐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儿童餐碗,其包括:碗体1和碗盖2,其中,所述碗体1,其包括设置在碗体1内的第一容纳腔11,设置在碗体1内的第二容纳腔12,设置在碗体1内的第三容纳腔13和对称设置在碗体1两端的两个握持部14,其中,碗体1的材质为不锈钢,第一容纳腔11的深度,第二容纳腔12的深度和第三容纳腔13的深度均小于碗体1的碗口到碗体1底部的深度,并且第一容纳腔11的空间大小和第二容纳腔12的空间大小相等,第三容纳腔13的空间大小大于第一容纳腔11的空间大小;第三容纳腔13的空间大小大于第二容纳腔12空间的大小;第一容纳腔11,第二容纳腔12,第三容纳腔13和两个握持部14以对应人体五官中的两只眼睛,嘴巴和两只耳朵的位置关系布局在碗体1内,第三容纳腔13的形状为人体嘴巴微笑时的形状,当从人的方向上看碗体时,第一容纳腔11,第二容纳腔12,第三容纳腔13和两个握持部14组成一个大嘴猴的形状。所述碗盖2,其外表面设置有与第一容纳腔11相对应并延伸至碗盖2内的第四容纳腔21,与第二容纳腔12相对应并延伸至碗盖2内的第五容纳腔22和与第三容纳腔13相对应并延伸至碗盖2内的第六容纳腔23,其中,碗盖2的材质为食品级PP,第一容纳腔11的深度大于第四容纳腔21的深度;第二容纳腔12的深度大于第五容纳腔22的深度;第三容纳腔13的深度大于第六容纳腔23的深度。具体的,使用儿童餐碗装食物时,先将饭、菜和汤分别盛放于第一容纳腔11内、第二容纳腔12内和第三容纳腔13内,然后盖上碗盖2,第四容纳腔21的底部与第一容纳腔11卡合,第五容纳腔22的底部与第二容纳腔12卡合,第六容纳腔23的底部与第三容纳腔13卡合,此时儿童餐碗中的食物处于密封状态,可以防止碗体内的汤溢出;当儿童使用儿童餐碗吃饭时,打开碗盖2,将碗体1放置在碗盖2的外表面上,第一容纳腔11的底部置于第四容纳腔21内,第二容纳腔12的底部置于第五容纳腔22内,第三容纳腔13的底部置于第六容纳腔23内,使碗盖2可以作为防滑垫,防止儿童乱动打翻儿童餐碗。本技术的儿童餐碗通过在碗体上设置碗盖,防止碗体内的汤汁溢出,以及通过设置碗体包括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设置碗盖包括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相对应的第四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相对应的第五容纳腔和与所述第三容纳腔相对应的第六容纳腔;当使用所述儿童餐碗时,所述碗体设置在所述碗盖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底部置于第四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底部置于第五容纳腔内,所述第三容纳腔的底部置于第六容纳腔内,使碗盖可以作为防滑垫,防止儿童乱动打翻儿童餐碗,并且,由于设置碗体包括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使得儿童餐碗可以分开放置米饭、菜和汤,既放置饭菜串味又方便儿童食用,从而使儿童餐碗更加的经济适用。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儿童握住碗体,至少一个握持部14的上表面设置有与人体手指形状相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餐碗,其特征在于,包括:碗体,其包括设置在所述碗体内的第一容纳腔,设置在所述碗体内的第二容纳腔,设置在所述碗体内的第三容纳腔和对称设置在所述碗体两端的两个握持部,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三容纳腔和所述两个握持部以对应人体五官中的两只眼睛,嘴巴和两只耳朵的位置关系布局在所述碗体内;碗盖,其外表面包括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相对应并延伸至所述碗盖内的第四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相对应并延伸至所述碗盖内的第五容纳腔和与所述第三容纳腔相对应并延伸至所述碗盖内的第六容纳腔;其中,所述碗盖与所述碗体之间具有两种位置的连接关系;第一种位置连接关系:当所述碗盖盖在所述碗体上时,所述第四容纳腔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容纳腔卡合,所述第五容纳腔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容纳腔卡合,所述第六容纳腔的底部与所述第三容纳腔卡合;第二种位置连接关系:当使用所述儿童餐碗时,所述碗体放置在所述碗盖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底部置于第四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底部置于第五容纳腔内,所述第三容纳腔的底部置于第六容纳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餐碗,其特征在于,包括:碗体,其包括设置在所述碗体内的第一容纳腔,设置在所述碗体内的第二容纳腔,设置在所述碗体内的第三容纳腔和对称设置在所述碗体两端的两个握持部,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三容纳腔和所述两个握持部以对应人体五官中的两只眼睛,嘴巴和两只耳朵的位置关系布局在所述碗体内;碗盖,其外表面包括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相对应并延伸至所述碗盖内的第四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相对应并延伸至所述碗盖内的第五容纳腔和与所述第三容纳腔相对应并延伸至所述碗盖内的第六容纳腔;其中,所述碗盖与所述碗体之间具有两种位置的连接关系;第一种位置连接关系:当所述碗盖盖在所述碗体上时,所述第四容纳腔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容纳腔卡合,所述第五容纳腔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容纳腔卡合,所述第六容纳腔的底部与所述第三容纳腔卡合;第二种位置连接关系:当使用所述儿童餐碗时,所述碗体放置在所述碗盖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底部置于第四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底部置于第五容纳腔内,所述第三容纳腔的底部置于第六容纳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餐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深度,所述第二容纳腔的深度和所述第三容纳腔的深度均小于所述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源
申请(专利权)人:林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