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运输的护栏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7272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2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运输的护栏板装置,包括底杆以及立柱,所述底杆为横截面为凹字形的杆状结构,其正上方设有顶杆,所述顶杆为横截面为倒凹字形的杆状结构,顶杆与底杆之间设有中杆,所述中杆为横截面为H形的杆状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护栏板由底杆、中杆以及顶杆组成,三者均是由两根长度的杆状结构铰接而成,故本实用可以从中段进行对折,减小其占用的空间,另外,通过交叉杆以及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结构使底杆、中杆以及顶杆三者可以在竖直平面内实现折叠,进一步减小其占用空间,相比传统护栏板设备,本实用可以在竖直以及水平两个方向上进行折叠,在运输过程中,占用的空间更小,提高了运输效率。

A Guardrail Device for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guardrail plate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pole and a vertical pole. The bottom pole is a rod-like structure with concave cross-section, and a top pole is arranged directly above it. The top pole is a rod-like structure with inverted concave cross-section, and a middle pol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op pole and the bottom pole. The middle pole is a rod-like structure with H cross-section. The middle guardrail plate of the invention is composed of a bottom pole and a middle pole. And the ejector pole are all articulated by two long rod-like structures, so it can be folded in the middle section to reduce the space occupied. In addition, the bottom pole, the middle pole and the ejector pole can be folded in the vertical plane through the cross pole and the first rotating pole and the second rotating pole structure, which further reduces the space occupied by the ejector pole. The utility model can fold in both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s. In the transportation process, the space occupied is smaller, and the transportation efficiency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运输的护栏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交通设备
,具体为一种方便运输的护栏板装置。
技术介绍
在城市道路的中央,一般都会设置一组防护栏,用于隔绝两侧的车辆,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现有的防护栏一般是由立柱以安装在立柱上的护栏板所组成,而护栏板通常都是整体结构,其长度较大,并且不可折叠,在运输过程中占用了很大的空间,这就给运输护栏板的工作人员带来麻烦,每次只能运输少量的护栏板,无形中降低了安装防护栏的工作效率,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方便运输的护栏板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运输的护栏板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运输的护栏板装置,包括底杆以及立柱,所述底杆为横截面为凹字形的杆状结构,其正上方设有顶杆,所述顶杆为横截面为倒凹字形的杆状结构,顶杆与底杆之间设有中杆,所述中杆为横截面为H形的杆状结构,且底杆、顶杆以及中杆均由两根长度相同的杆状结构铰接而成,所述顶杆的底部铰接第一转动杆,所述中杆的顶部铰接第二转动杆,且第一转动杆的底部与第二转动杆的顶部相互铰接,所述中杆与底杆之间设有交叉杆,所述交叉杆由两根长度相同的杆状结构相互交叉并铰接设置,交叉杆的两顶端均铰接在中杆的底部,交叉杆的两底端均铰接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位于底杆的内部,且第一滑块的底端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底杆的内部底端两侧均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均嵌入在滑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立柱的数量为两根,且两根立柱分别位于底杆的两端,立柱的下段以及上段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插接口,所述底杆以及顶杆的两端均设有插件,所述插件的底端均开设有缺口,插件均贯穿插接口,且立柱的侧壁嵌入在插件底端的缺口内。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的数量均等于八个,且相邻两第一转动杆以及相邻两第二转动杆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交叉杆的数量共为四组,且相邻两交叉杆之间的间距相等。优选的,所述中杆的长度小于底杆以及顶杆的长度,所述底杆、顶杆以及中杆三者相互平行,且三者均垂直于立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护栏板由底杆、中杆以及顶杆组成,三者均是由两根长度的杆状结构铰接而成,故本实用可以从中段进行对折,减小其占用的空间,另外,通过交叉杆以及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结构使底杆、中杆以及顶杆三者可以在竖直平面内实现折叠,进一步减小其占用空间,相比传统护栏板设备,本实用可以在竖直以及水平两个方向上进行折叠,在运输过程中,占用的空间更小,提高了运输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A—A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底杆、2顶杆、3中杆、4立柱、5第一转动杆、6第二转动杆、7交叉杆、8第一滑块、9滑槽、10第二滑块、11插接口、12插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便运输的护栏板装置,包括底杆1以及立柱4,底杆1为横截面为凹字形的杆状结构,其正上方设有顶杆2,顶杆2为横截面为倒凹字形的杆状结构,顶杆2与底杆1之间设有中杆3,中杆3为横截面为H形的杆状结构,且底杆1、顶杆2以及中杆3均由两根长度相同的杆状结构铰接而成;三者的铰接处均位于杆状结构端头,底杆1、顶杆2以及中杆3均可以从自身铰接处进行对折,达到减小运输空间的作用,方便工作人员的大批量运输。顶杆2的底部铰接第一转动杆5,中杆3的顶部铰接第二转动杆6,且第一转动杆5的底部与第二转动杆6的顶部相互铰接,中杆3与底杆1之间设有交叉杆7,交叉杆7由两根长度相同的杆状结构相互交叉并铰接设置,交叉杆7的两顶端均铰接在中杆3的底部,交叉杆7的两底端均铰接设有第一滑块8,第一滑块8位于底杆1的内部,且第一滑块8的底端均开设有滑槽9,底杆1的内部底端两侧均设有第二滑块10,第二滑块10均嵌入在滑槽9的内部;第一滑块8可以沿着底杆1内部的第二滑块10滑动,当交叉杆7底部两端第一滑块8的间距逐渐增大时,则中杆3与底杆1之间的间距在减小,反之,则二者间距在增大。立柱4的数量为两根,且两根立柱4分别位于底杆1的两端,立柱4的下段以及上段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插接口11,底杆1以及顶杆2的两端均设有插件12,插件12的底端均开设有缺口,插件12均贯穿插接口11,且立柱4的侧壁嵌入在插件12底端的缺口内;插件12插入立柱4两侧的插接口12内,并且插接口12处的立柱4侧壁嵌入在缺口中,用于固定底杆1与顶杆2,不需要使用传统的螺栓连接,提高了安装效率。第一转动杆5与第二转动杆6的数量均等于八个,且相邻两第一转动杆5以及相邻两第二转动杆6之间的间距相同,交叉杆7的数量共为四组,且相邻两交叉杆7之间的间距相等;第一转动杆5与第二转动杆6以及交叉杆7在起到可折叠作用的同时,还可以防止行人从护栏中间穿过。中杆3的长度小于底杆1以及顶杆2的长度,底杆1、顶杆2以及中杆3三者相互平行,且三者均垂直于立柱4。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在运输过程中,为了减小占用空间,需要将本实用进行折叠,折叠过程具体为:首先将中杆3下压,中杆3与底杆1的间距逐渐减小,交叉杆7底部两端的间距逐渐增大,第一滑块8沿着第二滑块10滑动,直至中杆3的底端与底杆1的顶端贴合,交叉杆7完全陷入到底杆1的内部;再将顶杆2下压,顶杆2与中杆3之间通过第一转动杆5与第二转动杆6铰接,当顶杆2与中杆3的间距逐渐减小时,第一转动杆5以及第二转动杆6与竖直平面的夹角逐渐增大,直至顶杆2的底端与中杆3的顶端贴合,第一转动杆5以及第二转动杆6则陷入至顶杆2与中杆3的内部;最后将底杆1、中杆3以及顶杆2进行对折,进一步缩小其占用空间,折叠过程完毕。在安装本实用时,将底杆1、中杆2以及顶杆3拉伸开,然后将底杆1与顶杆2两端的插件12分别插入至立柱4两侧的插接口11内,并将插接口11处的立柱4侧壁嵌入到插件12底部的缺口内,则安装完毕,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运输的护栏板装置,包括底杆(1)以及立柱(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杆(1)为横截面为凹字形的杆状结构,其正上方设有顶杆(2),所述顶杆(2)为横截面为倒凹字形的杆状结构,顶杆(2)与底杆(1)之间设有中杆(3),所述中杆(3)为横截面为H形的杆状结构,且底杆(1)、顶杆(2)以及中杆(3)均由两根长度相同的杆状结构铰接而成,所述顶杆(2)的底部铰接第一转动杆(5),所述中杆(3)的顶部铰接第二转动杆(6),且第一转动杆(5)的底部与第二转动杆(6)的顶部相互铰接,所述中杆(3)与底杆(1)之间设有交叉杆(7),所述交叉杆(7)由两根长度相同的杆状结构相互交叉并铰接设置,交叉杆(7)的两顶端均铰接在中杆(3)的底部,交叉杆(7)的两底端均铰接设有第一滑块(8),所述第一滑块(8)位于底杆(1)的内部,且第一滑块(8)的底端均开设有滑槽(9),所述底杆(1)的内部底端两侧均设有第二滑块(10),所述第二滑块(10)均嵌入在滑槽(9)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运输的护栏板装置,包括底杆(1)以及立柱(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杆(1)为横截面为凹字形的杆状结构,其正上方设有顶杆(2),所述顶杆(2)为横截面为倒凹字形的杆状结构,顶杆(2)与底杆(1)之间设有中杆(3),所述中杆(3)为横截面为H形的杆状结构,且底杆(1)、顶杆(2)以及中杆(3)均由两根长度相同的杆状结构铰接而成,所述顶杆(2)的底部铰接第一转动杆(5),所述中杆(3)的顶部铰接第二转动杆(6),且第一转动杆(5)的底部与第二转动杆(6)的顶部相互铰接,所述中杆(3)与底杆(1)之间设有交叉杆(7),所述交叉杆(7)由两根长度相同的杆状结构相互交叉并铰接设置,交叉杆(7)的两顶端均铰接在中杆(3)的底部,交叉杆(7)的两底端均铰接设有第一滑块(8),所述第一滑块(8)位于底杆(1)的内部,且第一滑块(8)的底端均开设有滑槽(9),所述底杆(1)的内部底端两侧均设有第二滑块(10),所述第二滑块(10)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顾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泰宇交通设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