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走行施工护栏系统的装配式分路道岔轨道
本专利技术属于施工护栏
,尤其涉及一种走行施工护栏系统的装配式分路道岔轨道。
技术介绍
护栏广泛应用于市政工程、交通、社区、港口、机场、仓储区域的维护,此类产品日趋发展成熟,成为建材行业的重要分支,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样式不断增多。护栏按使用地点不同可分为路侧护栏、中央隔离带护栏和特殊地点护栏;按结构可分为柔性护栏、半刚性护栏和刚性护栏。按护栏的材质分类,有铁质护栏、石材护栏、PVC护栏、木制护栏、水泥护栏、塑钢护栏、不锈钢护栏、玻璃护栏等。按护栏的功能用途分类有阳台护栏、楼梯护栏、空调护栏、社区护栏、别墅护栏、防盗护栏、体育场护栏等。按护栏的装饰特性分类有艺术护栏、铁艺护栏、透景护栏、飘窗护栏、栅条护栏、美式护栏、欧式护栏等。目前的可移动护栏仅能做简单的位移,比如沿护栏延伸方向位移一段距离,使用起来不能达到与时俱进的灵活要求,对于特殊场景的应用十分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走行施工防护栏系统的装配式分路道岔轨道,满足了施工防护栏的分路道岔轨道的使用需求。(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走行施工护栏系统的装配式分路道岔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直行段、道岔部、第二直行段和第三直行段;所述道岔部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直行段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二端包括第一分岔和第二分岔;所述第一分岔与所述第二直行段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二分岔与所述第三直行段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道岔部包括道岔道床、呈V形布置固定在所述道岔道床上的第一道岔限轨机构和第二道岔限轨机构、导向板、以及呈弧形的岔尾机构;所述第一道岔限轨机构和所述第二道岔限轨机构和岔尾机构构成Y形道岔结构;所述道岔道床上设有a、b、c三点,所述a、b、c三点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端的中心点、所述第一分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走行施工护栏系统的装配式分路道岔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直行段、道岔部、第二直行段和第三直行段;所述道岔部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直行段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二端包括第一分岔和第二分岔;所述第一分岔与所述第二直行段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二分岔与所述第三直行段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道岔部包括道岔道床、呈V形布置固定在所述道岔道床上的第一道岔限轨机构和第二道岔限轨机构、导向板、以及呈弧形的岔尾机构;所述第一道岔限轨机构和所述第二道岔限轨机构和岔尾机构构成Y形道岔结构;所述道岔道床上设有a、b、c三点,所述a、b、c三点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端的中心点、所述第一分岔的中心点、所述第二分岔的中心点;所述a点到b点的距离与所述a点到b点的距离相等;所述a、b两点所在直线与所述第一道岔限轨机构平行;所述a、c两点所在直线与所述第二道岔限轨机构平行;所述导向板包括固定端和活动端;所述固定端铰接于所述道岔道床上的a点,所述活动端置于所述道岔道床上的b点或c点;在走行防护栏需要通过道岔部前往第一分岔连接的第二直行段时,所述导向板的活动端置于所述b点;在走行防护栏需要通过道岔部前往第二分岔连接的第三直行段时,所述导向板的活动端置于所述c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分路道岔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道岔限轨机构包括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的第一道岔立壁和设置所述第一道岔立壁上的第一道岔限位件;所述第一道岔立壁的直角梯形横截面的下底面与所述道岔道床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道岔立壁的直角梯形横截面的上底面与所述第一道岔限位件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道岔立壁的直角梯形横截面的直角侧边腰所在面位于轨道的内侧;所述第一道岔立壁的直角梯形横截面的另一侧边腰位于轨道的外侧;所述第一道岔限位件的横截面为一字型的长板,其底面与所述第一道岔立壁的上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道岔立壁的高度高于走行轮的轮高;所述第二道岔限轨机构包括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的第二道岔立壁和设置所述第二道岔立壁上的第二道岔限位件;所述第二道岔立壁的直角梯形横截面的下底面与所述道岔道床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道岔立壁的直角梯形横截面的上底面与所述第二道岔限位件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道岔立壁的直角梯形横截面的直角侧边腰所在面位于轨道的内侧;所述第二道岔立壁的直角梯形横截面的另一侧边腰位于轨道的外侧;所述第二道岔限位件的横截面为一字型的长板,其底面与所述第二道岔立壁的上底面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金伟,刘金奎,郭红志,燕利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十六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