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尼龙织物的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7247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2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化尼龙织物的生产装置,包括机体和位于所述机体右侧口部朝右的第一容腔内的传输装置及位于所述机体左侧滑腔内的切割装置,所述第一容腔内顶壁固定有安设箱,所述安设箱内有安设腔,所述第一容腔前后端壁中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转向轴,所述第一转向轴上固定有安装盘以及位于所述安装盘后的第一传动轮,所述安设腔内最右侧配合连接有前后伸展的第二转向轴,所述第二转向轴前侧伸展端与所述安设腔前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向轴后侧伸展段与固定设置与所述安设腔后侧端壁中的第一马达动力连接,所述第二转向轴上固定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轮通过第一传动带连接的第二传动轮。

An Automatic Nylon Fabric Produc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atic nylon fabric produc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ody, a transmission device in the first chamber facing the right side of the body and a cutting device in the left sliding chamber of the body. The top wall of the first chamber is fixed with an installation chamber, the installation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n installation chamber, and the first turning shaft is rotatable in the front and rear walls of the first chamber. The first steering axle is fixed with an installation disk and a first transmission wheel after the installation disk. The right-most side of the installation cavity is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steering axle with front and rear extensions. The front extension end of the second steering axle is rotated and matched with the front end wall of the installation cavity. The rear extension section of the second steering axle is rotated and matched with the first transmission wheel fixed in the rear end wall of the installation cavity. A motor is powerfully connected, and the second steering shaft is fixed with a second transmission wheel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transmission wheel through the first transmission be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尼龙织物的生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尼龙布加工
,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动化尼龙织物的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尼龙布在现代纺织业中使用及其广泛,在尼龙布加工的而过程中,需要对尼龙布进行一个拉紧处理,而目前已有的尼龙布拉紧大多数为人手工拉扯尼龙布至压紧轮处,该操作容易使质地较为柔软的尼龙布扯破或者折皱,产生尼龙布不必要的浪费,以及增加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目前的尼龙布切割作业需要同时运用复数的马达且跟尼龙布输送机无直接连接存在较大弊端,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自动化尼龙织物的生产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化尼龙织物的生产装置,包括机体和位于所述机体右侧口部朝右的第一容腔内的传输装置及位于所述机体左侧滑腔内的切割装置,所述第一容腔内顶壁固定有安设箱,所述安设箱内有安设腔,所述第一容腔前后端壁中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转向轴,所述第一转向轴上固定有安装盘以及位于所述安装盘后的第一传动轮,所述安设腔内最右侧配合连接有前后伸展的第二转向轴,所述第二转向轴前侧伸展端与所述安设腔前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向轴后侧伸展段与固定设置与所述安设腔后侧端壁中的第一马达动力连接,所述第二转向轴上固定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轮通过第一传动带连接的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转向轴固定设有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轮前侧的第一齿牙轮,所述第二转向轴左侧安装有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安设腔前后端壁的第三转向轴,第三转向轴上固定有与所述第一齿牙轮配合连接的第二齿牙轮,所述第三转向轴左侧安装有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安设腔前后端壁的第四转向轴,所述第四转向轴上固定有与所述第二齿牙轮配合连接的第三齿牙轮,所述第四转向轴上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三齿牙轮前侧的第一锥边轮,所述安设腔左侧内壁中设有第一齿轮腔,所述安设腔与所述第一齿轮腔之间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五转向轴,所述安设腔中的所述第五转向轴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一锥边轮相配合连接的第二锥边轮,所述第一齿轮腔中的所述第五转向轴固定设有第四齿牙轮,所述第一齿轮腔左侧的所述机体中上下伸展设置有第二齿轮腔,所述第二齿轮腔与所述第一齿轮腔之间互通设置有第一转向腔,所述第二齿轮腔与所述第一齿轮腔之间转动配合安装有贯穿所述第一转向腔的第六转向轴,所述第一齿轮腔中的所述第六转向轴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第四齿牙轮相配合连接的第五齿牙轮,所述第二齿轮腔中的所述第六转向轴上固定设有第六齿牙轮,所述第二齿轮腔与所述滑腔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七转向轴,所述第二齿轮腔中的所述第七转向轴固定设有与所述第六齿牙轮配合连接的第七齿牙轮,所述滑腔中的所述第七转向轴固定设有第三锥边轮,所述滑腔前后端壁中转动配合安装第八转向轴,所述第八转向轴上设有与所述第三锥边轮配合连接的第四锥边轮,所述第四锥边轮后侧的所述第八转向轴上固定设有第八齿牙轮,所述滑腔后端壁中转动配合安装有多组位于所述第八转向轴左侧的第九转向轴,最右侧的所述第九转向轴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第八齿牙轮配合连接的第九齿牙轮,每组所述第九转向轴上均固定设有第三传动轮,多组所述第三传动轮通过第三传动带连接,三组所述传动轮前侧端面上均转动配合连接有上连接柱,所述上连接柱下方转动配合连接有下连接柱,所述滑腔中平滑安装有滑架,多组所述下连接柱均匀所述滑架顶部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滑架底部端面等距设有多组刀片,所述机体中设有稳定装置,所述稳定装置包括稳定槽以及稳定块。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机体左侧端面内设置有口部朝左的第二容腔,所述第二容腔中设有第十转向轴,所述第十转向轴前侧端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二容腔前侧端壁中,且后侧端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容腔后侧端壁中的第二马达动力连接,所述第十转向轴上固定设置有绕设轮,所述第二容腔前后端壁中转动配合安装有位于所述绕设轮下方的第一定滑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容腔中设有与所述滑腔互通的S形轨道,所述S形轨道内滑行配合安装有夹具,所述夹具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设有有链条,所述第一容腔左侧的所述机体中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二定滑轮,所述夹具左侧的所述链条绕过所述第二定滑轮以及所述第一定滑轮后并与所述绕设轮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容腔内设有安设孔,所述安设孔,所述安设孔内设有一扭簧,所述扭簧与所述夹具右侧的所述链条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容腔中位于所述S形轨道上下两侧对称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平滑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顶部端面内设有永磁体,所述第一滑槽内顶壁设有电磁驱动装置,所述滑块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内顶壁固定连接的弹片,前后两个所述滑块之间转动配合安装有第十一转向轴,所述第十一转向轴上固定设有压紧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夹具上设有传感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机体中设有上下贯穿所述第一转向腔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平滑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前侧端面设有齿牙条,所述第六转向轴上固定设有位于所述第二滑槽内且所述齿牙条相配合连接的第十齿牙轮,所述滑杆的下方连接有一挤出壳体,所述挤出壳体中设有挤压腔,所述挤压腔中平滑安装活塞,所述活塞顶部与所述滑杆底部固定连接,所挤压腔内底壁设置有与所述S形轨道互通的喷嘴,所述喷嘴与所述挤压腔之间设有压力阀。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滑腔内底壁互通设置有口部朝左的第三容腔,所述第三容腔中设有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上的传输传动带设置有凹入槽。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稳定槽设置于所述机体底部端面内且所述稳定块固定设置于所述稳定槽中。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装置在使用时,首先用洗涤液填充满所述挤压腔内,将尼龙布绕设轮固定于所述安装盘上,将尼龙布一端夹紧在所述夹具上,然后同时开启第一马达和所述第二马达,所述第二马达转动后可驱动所述绕设轮转动,所述绕设轮转动后可通过所述链条拉动所述所述夹具沿着所述S型导轨向左滑动,当所述夹具通过所述压紧轮,传感器感应到所述夹具的位置,所述电磁驱动装置接通电源,所述滑块沿着所述第一滑槽运动,所述滑块带动所述第十一转向轴以及上下两个所述压紧轮相互远离,所述压紧轮为所述夹具开放空间通过,当所述夹具通过后,所述传感器断开所述电磁驱动装置后,所述滑块通过弹簧的弹力回复到初始位置,所述压紧轮压紧尼龙布使其运送时不会产生褶皱或者气泡,当所述夹具牵引着尼龙布至所述S型轨道与所述第三容腔内后,尼龙布被所述机体压紧至所述传送带上,所述传送带上的所述孔增加了所述传送带的摩擦力,使尼龙布贴合在所述传送带上,所述传送带牵引尼龙布至滑腔内,而在所述第一马达转动后可通过所述第二转向轴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齿牙轮转动,所述二传动轮驱动所述第一传动轮、所述安装盘转动,所述第一齿牙轮带动所述第二齿牙轮转动,所述第二齿牙轮带动所述第三齿牙轮、第一锥边轮转动,所述第一锥边轮带动所述第二锥边轮、第四齿牙轮转动,所述第四齿牙轮带动所述第五齿牙轮转动,所述第五齿牙轮带动所述第六转向轴转动、第六齿牙轮转动,所述第六转向轴带动所述第十齿牙轮转动,所述第十齿牙轮转动后可通过所述齿牙条驱动所述滑杆向下运动,所述滑杆带动所述活塞向下运动,所述活塞将所述挤压腔内的液体通过压力通过所述压力阀、所述喷嘴至尼龙布表面,所述第六齿牙轮带动所述第七齿牙轮转动,所述第七齿牙轮带动所述第三锥边轮转动,所述第三锥边轮带动所述第四锥边轮转动,所述第四锥边轮带动所述第八齿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尼龙织物的生产装置,包括机体和位于所述机体右侧口部朝右的第一容腔内的传输装置及位于所述机体左侧滑腔内的切割装置,所述第一容腔内顶壁固定有安设箱,所述安设箱内有安设腔,所述第一容腔前后端壁中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转向轴,所述第一转向轴上固定有安装盘以及位于所述安装盘后的第一传动轮,所述安设腔内最右侧配合连接有前后伸展的第二转向轴,所述第二转向轴前侧伸展端与所述安设腔前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向轴后侧伸展段与固定设置与所述安设腔后侧端壁中的第一马达动力连接,所述第二转向轴上固定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轮通过第一传动带连接的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转向轴固定设有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轮前侧的第一齿牙轮,所述第二转向轴左侧安装有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安设腔前后端壁的第三转向轴,第三转向轴上固定有与所述第一齿牙轮配合连接的第二齿牙轮,所述第三转向轴左侧安装有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安设腔前后端壁的第四转向轴,所述第四转向轴上固定有与所述第二齿牙轮配合连接的第三齿牙轮,所述第四转向轴上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三齿牙轮前侧的第一锥边轮,所述安设腔左侧内壁中设有第一齿轮腔,所述安设腔与所述第一齿轮腔之间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五转向轴,所述安设腔中的所述第五转向轴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一锥边轮相配合连接的第二锥边轮,所述第一齿轮腔中的所述第五转向轴固定设有第四齿牙轮,所述第一齿轮腔左侧的所述机体中上下伸展设置有第二齿轮腔,所述第二齿轮腔与所述第一齿轮腔之间互通设置有第一转向腔,所述第二齿轮腔与所述第一齿轮腔之间转动配合安装有贯穿所述第一转向腔的第六转向轴,所述第一齿轮腔中的所述第六转向轴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第四齿牙轮相配合连接的第五齿牙轮,所述第二齿轮腔中的所述第六转向轴上固定设有第六齿牙轮,所述第二齿轮腔与所述滑腔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七转向轴,所述第二齿轮腔中的所述第七转向轴固定设有与所述第六齿牙轮配合连接的第七齿牙轮,所述滑腔中的所述第七转向轴固定设有第三锥边轮,所述滑腔前后端壁中转动配合安装第八转向轴,所述第八转向轴上设有与所述第三锥边轮配合连接的第四锥边轮,所述第四锥边轮后侧的所述第八转向轴上固定设有第八齿牙轮,所述滑腔后端壁中转动配合安装有多组位于所述第八转向轴左侧的第九转向轴,最右侧的所述第九转向轴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第八齿牙轮配合连接的第九齿牙轮,每组所述第九转向轴上均固定设有第三传动轮,多组所述第三传动轮通过第三传动带连接,三组所述传动轮前侧端面上均转动配合连接有上连接柱,所述上连接柱下方转动配合连接有下连接柱,所述滑腔中平滑安装有滑架,多组所述下连接柱均匀所述滑架顶部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滑架底部端面等距设有多组刀片,所述机体中设有稳定装置,所述稳定装置包括稳定槽以及稳定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尼龙织物的生产装置,包括机体和位于所述机体右侧口部朝右的第一容腔内的传输装置及位于所述机体左侧滑腔内的切割装置,所述第一容腔内顶壁固定有安设箱,所述安设箱内有安设腔,所述第一容腔前后端壁中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转向轴,所述第一转向轴上固定有安装盘以及位于所述安装盘后的第一传动轮,所述安设腔内最右侧配合连接有前后伸展的第二转向轴,所述第二转向轴前侧伸展端与所述安设腔前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向轴后侧伸展段与固定设置与所述安设腔后侧端壁中的第一马达动力连接,所述第二转向轴上固定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轮通过第一传动带连接的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转向轴固定设有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轮前侧的第一齿牙轮,所述第二转向轴左侧安装有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安设腔前后端壁的第三转向轴,第三转向轴上固定有与所述第一齿牙轮配合连接的第二齿牙轮,所述第三转向轴左侧安装有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安设腔前后端壁的第四转向轴,所述第四转向轴上固定有与所述第二齿牙轮配合连接的第三齿牙轮,所述第四转向轴上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三齿牙轮前侧的第一锥边轮,所述安设腔左侧内壁中设有第一齿轮腔,所述安设腔与所述第一齿轮腔之间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五转向轴,所述安设腔中的所述第五转向轴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一锥边轮相配合连接的第二锥边轮,所述第一齿轮腔中的所述第五转向轴固定设有第四齿牙轮,所述第一齿轮腔左侧的所述机体中上下伸展设置有第二齿轮腔,所述第二齿轮腔与所述第一齿轮腔之间互通设置有第一转向腔,所述第二齿轮腔与所述第一齿轮腔之间转动配合安装有贯穿所述第一转向腔的第六转向轴,所述第一齿轮腔中的所述第六转向轴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第四齿牙轮相配合连接的第五齿牙轮,所述第二齿轮腔中的所述第六转向轴上固定设有第六齿牙轮,所述第二齿轮腔与所述滑腔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七转向轴,所述第二齿轮腔中的所述第七转向轴固定设有与所述第六齿牙轮配合连接的第七齿牙轮,所述滑腔中的所述第七转向轴固定设有第三锥边轮,所述滑腔前后端壁中转动配合安装第八转向轴,所述第八转向轴上设有与所述第三锥边轮配合连接的第四锥边轮,所述第四锥边轮后侧的所述第八转向轴上固定设有第八齿牙轮,所述滑腔后端壁中转动配合安装有多组位于所述第八转向轴左侧的第九转向轴,最右侧的所述第九转向轴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第八齿牙轮配合连接的第九齿牙轮,每组所述第九转向轴上均固定设有第三传动轮,多组所述第三传动轮通过第三传动带连接,三组所述传动轮前侧端面上均转动配合连接有上连接柱,所述上连接柱下方转动配合连接有下连接柱,所述滑腔中平滑安装有滑架,多组所述下连接柱均匀所述滑架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土婷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和井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