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犊牛饲喂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7079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2 2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犊牛饲喂架,所述饲喂架由外框(2)、上横杆(3)、中横杆(8)、下横杆(13)、竖杆(10)构成,所述竖杆(10)固定于上横杆(3)和中横杆(8)之间,每两根竖杆(10)为一组;所述中横杆(8)上设置料桶架支座(9),每隔一定间距设置一个可翻转料桶架(12);所述可翻转料桶架(12)中心点与所述每组竖杆的中心点相对应;所述饲喂架通过门轴抱卡(7)和螺栓(6)与预埋立柱(1)相连,所述预埋立柱(1)固定在设置于地面的矮墙(11)上。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犊牛饲喂架后,再辅以隔栏门和共用饮水槽,便可进行多头犊牛的小群饲养栏,减少了牛场饲养犊牛的设备投入,提高了管理效率,有利于犊牛身心健康。

A Calf Feeding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alf feeding stand, which is composed of an outer frame (2), an upper cross bar (3), a middle cross bar (8), a lower cross bar (13) and a vertical bar (10). The vertical bar (10) is fixed between the upper cross bar (3) and the middle cross bar (8), and each two vertical bars (10) is a group. The middle cross bar (8) is provided with a barrel holder (9) and a reversible barrel holder (12) at a certain interval. The center point of the feeding barrel rack (12) corresponds to the center point of each group of vertical poles; the feeding rack is connected with the pre-embedded column (1) through the door axle clamp (7) and bolt (6), and the pre-embedded column (1) is fixed on the low wall (11) arranged on the ground. After adopting the calf feeding rack of the utility model, supplemented by a barrier door and a common drinking water tank, a small herd feeding railing for multiple calves can be carried out, which reduces the equipment input for raising calves in the cattle farm, improves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and is beneficial to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calv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犊牛饲喂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畜牧养殖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犊牛饲喂架。
技术介绍
在规模化养殖场,对于0~2月龄的犊牛,为了避免犊牛相互之间的交叉感染,保证犊牛的成活率,一般都是采用犊牛栏的模式(中国专利CN201420177344)进行单独饲养。但是在类似于我国的黑龙江省和新疆自治区等高寒地区,由于常年气温较低,空气干燥,细菌的繁殖较慢,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如果仍然采用隔离式的饲养方式,则会存在以下弊端:1.增加了设备成本:由于每头犊牛都需要一个单独的一个犊牛栏,需要单独喂料喂水,相互间资源不能共享,设备的制造成本自然会增加。2.管理效率低:由于单独的犊牛岛或犊牛栏空间狭窄,机械不能进入,平时只能人工进行清理,效率低下。3.降低了动物的福利:犊牛属于群居动物,在出生后2月的时间内,被分隔在单独狭小的空间,失去了同伴间的玩耍和嬉闹,没有奔跑的机会,这无疑对犊牛的身心发育造成不利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项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犊牛饲喂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特定地区可以将犊牛小群集中饲养的配套设施。本技术的犊牛饲喂架,所述饲喂架由外框2、上横杆3、中横杆8、下横杆13、竖杆10构成,所述竖杆10固定于上横杆3和中横杆8之间,每两根竖杆10为一组;所述中横杆8上设置料桶架支座9,料桶架支座9上每隔一定间距设置一个可翻转料桶架12;所述可翻转料桶架12中心点与所述每组竖杆的中心点相对应;所述饲喂架一侧通过门轴抱卡7和螺栓6与预埋立柱1相连,所述预埋立柱1固定在设置于地面的矮墙11上。进一步,所述饲喂架另一侧通过焊接链4和登山扣5与另一根预埋立柱1相连。优选地,所述每组竖杆的两根竖杆之间间距为203mm。优选地,所述两组竖杆10之间间距为117mm。优选地,所述竖杆10的长度为320mm。优选地,所述中横杆8的顶面距离犊牛站立的地面高度为400mm。优选地,所述可翻转料桶架12在摘掉料桶后可以向上翻起90°角。进一步,所述饲喂架可以采用单开门式或对开门式安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小群散养,设备共享:采用本技术的犊牛饲喂架后,再辅以隔栏门和共用饮水槽,便可进行多头犊牛的小群饲养栏,减少了牛场饲养犊牛的设备投入。2.提高效率:采用本技术的犊牛饲喂架后,实现了犊牛的小群散养模式,通过前期设计,机械可以进入栏内清理粪便和卧床垫料,自动供水,减少了人工,提高了管理效率。3.有利于犊牛健康:小群犊牛散养,使得多头犊牛在一起,互相看得见碰得到,犊牛在里面有更多活动的空间,可以奔跑和嬉闹,有利于犊牛身心健康,减少疫病发生率,提高犊牛生长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对开门式安装的犊牛饲喂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对开门式安装的犊牛饲喂架的安装俯视图图3为犊牛饲喂架与预埋立柱连接安装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犊牛饲喂架的安装左视图图中各标号列示如下:1、预埋立柱;2、外框;3、上横杆;4、焊接链;5、登山扣;6、螺栓;7、门轴抱卡;8、中横杆;9、料桶架支座;10、竖杆;11、矮墙;12、可翻转料桶架;13、下横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的犊牛饲喂架,采用对开门式安装,所述饲喂架由外框2、上横杆3、中横杆8、下横杆13、竖杆10构成,所述竖杆10固定于上横杆3和中横杆8之间,每两根竖杆10为一组;所述中横杆8上设置料桶架支座9,料桶架支座9上每隔一定间距设置一个可翻转料桶架12;所述可翻转料桶架12中心点与所述每组竖杆之间的中心点相对应;所述饲喂架一侧通过门轴抱卡7和螺栓6与预埋立柱1相连,所述预埋立柱1固定在设置于地面的矮墙11上。进一步,所述饲喂架另一侧通过焊接链4和登山扣5与另一根预埋立柱1相连。优选地,所述每组竖杆的两根竖杆之间间距为203mm,这是牛头伸出所需要的净宽,保证了牛和牛之间的间距,使犊牛们能同时站在饲喂架前吃食而不会互相挤压,保证了犊牛之间的采食秩序,防止犊牛拥挤打闹。优选地,所述两组竖杆之间间距为117mm,既加强了竖杆的抗撞击能力,又能防止犊牛把头从这个空隙中挤入,同时又不能过小,防止犊牛将蹄卡入导致损伤。优选地,所述竖杆10的长度为320mm,这是牛头伸出所需要的净高,使犊牛吃食、仰头、退出都不会被上横杆撞到,同时也不会从饲喂架中探出身去。优选地,所述中横杆8的顶面距离犊牛所站立的地面高度为400mm。犊牛站立的地面比饲喂通道的地面位置低,既可以让犊牛舒适的站着采食,又方便饲喂机械进入饲喂通道后很方便地给料桶添加饲料。优选地,所述可翻转料桶架12在摘掉料桶后可以向上翻起90°角,大型设备通过时,可以将料桶拿掉,将可翻转料桶架翻转起来,保证大型设备顺利通过。安装时,在牛舍建造时,先在计划小群散养的犊牛区域预埋好预埋立柱1,然后在设置饲喂架的地方建好混凝土矮墙11,由左视图可见,矮墙外侧是饲喂通道,矮墙内侧是牛站立的位置,牛站立的位置比饲喂通道低,方便大型机械操作,也方便犊牛稍微低头即可采食,体位比较舒适。饲喂架主体由工厂加工完成后运到现场,安装时,先将门轴抱卡7用紧固件固定在预埋立柱上,将螺栓将饲喂架主体与门轴抱卡7相连。饲喂架主体可以通过门轴抱卡7围绕预埋立柱1转动,实现打开或者闭合的功能。将可翻转料桶架12挂在饲喂架主体的料桶架支座9上,拧上调节螺栓的紧定螺母。料桶正对着每组竖杆之间的中心点,保证犊牛很方便的吃到饲料。饲喂架在牛舍中分布在饲喂通道的两侧,与隔栏门和侧墙一起围成一个矩形的封闭小群饲养栏。两个相邻的小群饲养栏共用一个水槽,一排小群饲养栏共用一个清粪通道,相邻的小群饲养栏中间由隔栏门隔开,所有小群饲养栏共用一个饲喂通道。饲喂通道和清粪通道为硬化地面,清粪通道上有拉槽,牛床上铺有垫料。使用时,将犊牛按日龄大小分为不同的小群,放入小群饲养栏中,通过焊接链4和登山扣5关闭饲喂架,在可翻转料桶架12上放置料桶。饲养人员每天向料桶内放入足够的饲料,供犊牛食用,当有清粪或者消毒等大型设备经过时,可以将料桶取出,将料桶架12翻起,确保大型设备能够通行。每隔一段时间,打开饲喂架和隔栏门用机械清理清粪通道上的粪便,整理卧床垫料。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犊牛饲喂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原理和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犊牛饲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喂架由外框(2)、上横杆(3)、中横杆(8)、下横杆(13)、竖杆(10)构成,所述竖杆(10)固定于上横杆(3)和中横杆(8)之间,每两根竖杆(10)为一组;所述中横杆(8)上设置料桶架支座(9),料桶架支座(9)上每隔一定间距设置一个可翻转料桶架(12);所述可翻转料桶架(12)中心点与所述每组竖杆之间的中心点相对应;所述饲喂架一侧通过门轴抱卡(7)和螺栓(6)与预埋立柱(1)相连,所述预埋立柱(1)固定在设置于地面的矮墙(1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犊牛饲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喂架由外框(2)、上横杆(3)、中横杆(8)、下横杆(13)、竖杆(10)构成,所述竖杆(10)固定于上横杆(3)和中横杆(8)之间,每两根竖杆(10)为一组;所述中横杆(8)上设置料桶架支座(9),料桶架支座(9)上每隔一定间距设置一个可翻转料桶架(12);所述可翻转料桶架(12)中心点与所述每组竖杆之间的中心点相对应;所述饲喂架一侧通过门轴抱卡(7)和螺栓(6)与预埋立柱(1)相连,所述预埋立柱(1)固定在设置于地面的矮墙(1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犊牛饲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喂架另一侧通过焊接链(4)和登山扣(5)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定宏李洪桥秦立伟李爱芬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博农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