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同跃专利>正文

防盗锁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6486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盗锁芯,内芯采用分节式结构,第一节内芯的一端嵌入芯座内,最后一节内芯与芯舌相连,每节内芯均开有环状凹滑槽,外芯上设有定位弹子落入对应的凹滑槽内,位于弹子弹簧和齿形弹子之间的弹子是圆柱形或“T”字形的,两种弹子分别间隔安装弹子孔中,由于采用多节芯和“T”形弹子,能防止“万能钥匙”开启,防盗效果十分显著。(*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锁具,特别是一种防盗锁芯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机械锁大多数采用一芯制,这类锁的内芯只有一个,且其弹子的上、下外径相同,在“万能钥匙”副勾作用下,弹子很容易被一个个顶出,随着“万能钥匙”的转动而被开启,造成失盗,构成损失,在全国开锁王开锁表演大赛中证实,开启这类锁只需短短几秒钟时间,故这类一芯制机械锁的防盗作用十分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盗锁芯,通过改变锁芯的内芯结构和部分弹子结构,能有效解决锁芯被“万能钥匙”开启的弊端,从而实现防盗的目的。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盗锁芯,包括内芯、外芯、芯座、芯舌、齿形弹子、弹子弹簧,其特征在于内芯由多节芯组成,第一节内芯的一端嵌入芯座内,最后一节内芯与芯舌相连接,每节内芯均开有一个环状凹滑槽,外芯上设有与凹滑槽相对应且落入凹滑槽中的定位弹子,与弹子弹簧相连的弹子采用圆柱形或“T”字形的弹子,两种弹子分别间隔安装在每节内芯及其对应的外芯的弹子孔中,“T”字形弹子外径大的一端落入内芯。本技术的优点是具有双重防开启功能。首先由于本技术的内芯采用分节式结构,“万能钥匙”只能控制其中一节内芯,无法同时控制其他内芯,因而锁芯无法开启;其次,在每节内芯及其对应的外芯的弹子孔中分别间隔装有圆柱形弹子和“T”字形弹子,用“万能钥匙”开启时,总有1个或几个“T”形弹子无法顶入外芯中,锁芯难以开启,防盗效果显著。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剖示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所示,本技术主要由内芯1和内芯2、外芯3、芯座4、芯舌5、齿形弹子6、弹子弹簧7组成,内芯1的右端嵌入芯座4内,内芯2与芯舌5相连,内芯1和内芯2均开有环状凹滑槽8,定位弹子9落入凹滑槽8中,与弹子弹簧7相连的弹子10为圆柱形,弹子11为“T”形,弹子11外径大的一端落入内芯1中。当用“万能钥匙”开启时,“万能钥匙”只能控制内芯1或内芯2,无法同时控制,且内芯1和内芯2均装有圆柱形弹子10和“T”形弹子11,由于弹子11的“T”形构造,“万能钥匙”无法将弹子11顶入外芯3内,因此,能防止“万能钥匙”巧开。权利要求1.一种防盗锁芯,包括内芯、外芯、芯座、芯舌、齿形弹子、弹子弹簧,其特征在于内芯由多节芯组成,第一节内芯的一端嵌入芯座内,最后一节内芯与芯舌相连接,每节内芯均开有一个环状凹滑槽,外芯上设有与凹滑槽相对应且落入凹滑槽中的定位弹子,与弹子弹簧相连的弹子采用圆柱形或“T”字形的弹子,两种弹子分别间隔安装在每节内芯及其对应的外芯的弹子孔中,“T”字形弹子外径大的一端落入内芯。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盗锁芯,内芯采用分节式结构,第一节内芯的一端嵌入芯座内,最后一节内芯与芯舌相连,每节内芯均开有环状凹滑槽,外芯上设有定位弹子落入对应的凹滑槽内,位于弹子弹簧和齿形弹子之间的弹子是圆柱形或“T”字形的,两种弹子分别间隔安装弹子孔中,由于采用多节芯和“T”形弹子,能防止“万能钥匙”开启,防盗效果十分显著。文档编号E05B27/06GK2713079SQ20042008684公开日2005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30日专利技术者蒋同跃 申请人:蒋同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盗锁芯,包括内芯、外芯、芯座、芯舌、齿形弹子、弹子弹簧,其特征在于:内芯由多节芯组成,第一节内芯的一端嵌入芯座内,最后一节内芯与芯舌相连接,每节内芯均开有一个环状凹滑槽,外芯上设有与凹滑槽相对应且落入凹滑槽中的定位弹子,与弹子弹簧相连的弹子采用圆柱形或“T”字形的弹子,两种弹子分别间隔安装在每节内芯及其对应的外芯的弹子孔中,“T”字形弹子外径大的一端落入内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同跃
申请(专利权)人:蒋同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