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门锁锁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6421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水平门锁锁合机构,其是在锁栓块内端靠拨转块侧开设一控制槽,在该控制槽底面钻设一组装孔,在控制槽内侧边缘设有回拨斜口,并在锁栓块的控制槽侧钻设有一定位销孔,于该控制槽中组装一制动杆,该制动杆的组合端上套设有一弹簧并穿设于控制槽组装孔中,在制动杆另端设有一制动销孔,而于该制动销孔中穿设一制动销,并以该制动销与外壳上的管制槽相配合,可由拨转块在单一拨动行程中使锁栓块移动更长的距离。(*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平门锁锁合机构。以现有的水平门锁锁合机构观之,虽然各生产厂商的设计略有不同,但其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则大同小异,其结构如图5所示,其主要是在外壳90中组装有具拨转块92的锁头91来与锁栓块80、卡制片93等结构控制锁栓块80的位移及锁固定位。由图中所示的结构可知,现有的水平门锁锁合机构是在锁栓块80的内端开设有纵槽81及横槽82,同时在纵槽81一侧穿设有一弹簧孔83,并于锁栓块80的表面对正弹簧孔83的位置穿设一销孔84,又在锁栓块80穿设弹簧孔83的另侧开设有供拨转块92拨转的拨动槽85,同时在横槽82的内端侧穿设有一定位销孔86;前述卡制片93一侧设有凸伸在锁栓块80拨动槽85处,可供拨转块92推抵的推顶片94,并在推顶片94内侧设有与锁栓块80、横槽82位置相配合的管制槽95,在该管制槽95一侧则设有与锁栓块80、定位销孔86位置相配合的定位长孔96,又在推顶片94的另侧设有与锁栓块80、弹簧孔83位置相配合,且可供弹簧组装定位的弹簧槽97。当组装时,先将卡制片93组装入锁栓块80的纵槽81中,并以定位销87穿过锁栓块80的定位销孔86及卡制片93上的定位长孔96,使卡制片93组装在锁栓块80中定位,接着再将弹簧88由锁栓块80侧的弹簧孔83中装入,可推抵在卡制片93的弹簧槽97中,同时在弹簧88被压缩入弹簧孔83中时,以插销89穿过锁栓块80的销孔84,使弹簧88被封阻在锁栓块80的弹簧孔83及卡制片93的弹簧槽97中,最后再将该锁栓块80置于外壳90中的设定位置上,并以固定销98穿过锁栓块80的横槽82及卡制片93的管制槽95固定在外壳90两侧的定位孔99中。前述现有水平门锁组装完成后进行使用时,即如图6、图7、图8中所示,当使用者以钥匙穿入锁头91而以拨转块92进行锁合时,该拨转块92会先在锁栓块80的拨动槽85处将卡制片93、推顶片94向内推,待卡制片93的管制槽95移离固定销98的管制后,才由拨转块92推动锁栓块80的拨动槽85来动锁栓块80移动位置,待锁栓块80移动至定位而拨转块92由锁栓块80的拨动槽85中移出时,卡制片93才由另侧的弹簧88推抵弹回原位,让管制槽95再次卡制在固定销98侧,达到卡合固定的目的。前述现有的水平门锁锁合机构因受限于其锁栓块80必须与卡制片93相配合动作,因而使得其拨转块92在拨转时推移锁栓块80的距离有限,故在现有的此类锁合机构设计中,均是采用两段式锁合的设计,此种设计在使用者运用时,根本不可能仅锁合一段,亦即在使用者运用时无论是锁合或是开锁动作,均必须以钥匙作七百二十度的转动,才能够达到安全距离约18mm的锁合或开锁的目的,显然为使用者带来相当大的使用困扰。另外,前述现有的水平门锁锁合机构运用时,会在其拨转块92即将脱离锁栓块80的拨动槽85,而卡制片93尚未与固定销98卡合定位时产生一死角,在此死角位置锁栓块80的拨动槽85已脱离拨转块92的推抵,而卡制片93的管制槽95又尚未与固定销98相卡合,此时只要由锁栓块80外端略为施力,即会使锁栓块80缩回至开启的位置,此在正常使用状态下虽不会对整体锁具造成实用性上的困扰,但若有小偷在门框的锁栓块受口中置入一块口香糖粘住的木块或其他物体,即会让使用者在锁合门锁时,使锁栓块80在转至前述死角位置时停滞在某一位置,而失去锁合的功效,且在其停带时所发出的声响即与锁合时所发出的声响完全相同,让使用者根本无法察觉,此时锁具并未进入稳固锁定状态,而小偷在此状况下可以使用铁质薄片挖拨锁栓块80,而使锁栓块80因外力而缩回外壳90中,让小偷不需使用钥匙开启,即可进入室内,此诚是现有一般水平门锁锁合机构设计未尽完善所造成的问题。再者,倘就前述现有水平门锁锁合机构的锁栓块80及卡制片93的结构来看,其结构过于复杂,尤其是在该锁栓块80上必须切割出纵槽81、横槽82,并在纵槽81一侧钻设弹簧孔83,又配合弹簧孔83的位置在锁栓块80的表面钻设销孔84,并在弹簧孔83的另侧开设凹凸不平的拨动槽85,以及在横槽82侧穿设一定位销孔86,至于其卡制片93上亦设有推顶片94,管制槽95、定位长孔96、弹簧槽97等结构,其在加工上相当麻烦,对整体的生产成本来说,亦造成相当的压力,此亦有改进的必要。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改进的水平门锁锁合机构。本技术提供的水平门锁锁合机构,它包括外壳,装在外壳上的锁头和锁栓块,其特征在于在锁栓块内端靠拨转块侧开设一控制槽,在该控制槽底面钻设一组装孔,在控制槽内侧边缘设有回拨斜口,并在锁栓块的控制槽侧钻设有一定位销孔,在该定位销孔中组装有一定位销,于锁栓块控制槽中组装一制动杆,该制动杆的一端为组合端,而另端则穿设有一制动销孔,制动杆的组合端上套设有一弹簧并穿设于控制槽组装孔中,在制动杆另端制动销孔中穿设一制动销,外壳上设有一与锁栓块制动销相配合的二段式管制槽,该管制槽略呈一冂字型,并在其下缘近中央处设有略为凹入的第一段卡合缘,且在管制槽的第一段卡合缘外侧设置成倾斜的第二段斜缘卡槽,又在管制槽一侧开设有与锁栓块定位销孔中组装的定位销相配合的水平定位槽;借此,可由锁头拨转块来推顶锁栓块控制槽中的制动杆、拨动锁栓块控制槽,并配合定位销在外壳定位槽中移动,而带动锁栓块产生位移,并可由制动销与外壳上的二段式管制槽相配合,以提供制动功效,同时配合制动杆组合端上所套设的弹簧及锁栓块及控制槽侧的回拨斜口,在拨转块单一拨动行程中使锁栓块移动更长的距离。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目的。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水平门锁锁合机构部分元件的分解示意图;图2、图3和图4为本技术的水平门锁锁合机构控制动作的平面示意图;图5为现有水平门锁锁合机构部分元件的分解示意图;图6、图7和图8为现有水平门锁锁合机构控制动作的平面示意图;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技术的水平门锁锁合机构部分元件的分解示意图,由此图中可以见到,本技术的外壳60及所运用的锁头61与一般现有此类水平门锁相同,但由此图中可以见到,其中锁栓块10的内侧开设有一控制槽11,同时在控制槽11的底面钻设有一组装孔12,并在该控制槽11内侧边缘设有回拨斜口13,另在锁栓块10的控制槽11侧表面上穿设有一定位销孔14;在锁栓块10的控制槽11中组装有一制动杆20,该制动杆20一端的组合端21上套设有一弹簧30,并穿设于控制槽11底面的组装孔12中,又在该制动杆20的另端上穿设有一制动销孔22,可在其中穿设组装一制动销40,至于锁栓块10的定位销孔14中则穿设有一定位销50。在本技术的外壳60上设有一两段式的管制槽63,该管制槽63略呈一冂字型,并在其下缘近中央处设有略为凹入的第一段卡合缘631,且在管制槽63的第一段卡合缘631外侧设置成倾斜的第二段斜缘卡槽632,可与锁栓块10制动杆20上所穿设的制动销40相配合;又在管制槽63一侧开设有一水平的定位槽64,可与锁栓块10定位销孔14中所穿设的定位销50相配合,用以管制锁栓块10在外壳60中作水平移动。图2、图3和图4为本技术的水平门锁锁合机构控制动作的平面示意图,其中显示出本技术各部分构件的组合状态,锁栓块10组装在外壳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平门锁锁合机构,它包括外壳,装在外壳上的锁头和锁栓块,其特征在于:在锁栓块内端靠拨转块侧开设一控制槽,在该控制槽底面钻设一组装孔,在控制槽内侧边缘设有回拨斜口,并在锁栓块的控制槽侧钻设有一定位销孔,在该定位销孔中组装有一定位销;于锁栓块控制槽中组装一制动杆,该制动杆的一端为组合端,而另一端则穿设有一制动销孔;制动杆的组合端上套设有一弹簧并穿设于控制槽组装孔中,在制动杆另一端制动销孔中穿设一制动销,外壳上设有一与锁栓块制动销相配合的二段式管制槽,该管制槽略呈一冂字型,并在其下缘近中央处设有略为凹入的第一段卡合缘,且在管制槽的第一段卡合缘外侧设置成倾斜的第二段斜缘卡槽,又在管制槽一侧开设有一与锁栓块定位销孔中组装的定位销相配合的水平定位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克敦
申请(专利权)人:敦顶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