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改进分析法的配网多分布式电源降损配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6384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1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分析法的配网多分布式电源降损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得待安装的分布式电源的类型、数量及配电网网架参数;计算未接入分布式电源前配网的基本潮流与总线损;根据待安装的分布式电源的类型与配网负荷数据确定分布式电源的最优功率因数;根据改进分析法的最优容量解析表达式与试探法确定分布式电源的最优位置;将分布式电源固定在最优位置,根据线损最小原则确定其最优容量;判断是否满足配置程序终止条件;如果是,则输出多分布式电源配置结果;如果否,则更新系统负荷数据,根据更新后的系统负荷数据计算下一分布式电源。本申请提供的配置方法利用改进分析法与试探法实现了多个不同类型分布式电源的最优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改进分析法的配网多分布式电源降损配置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改进分析法的配网多分布式电源降损配置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Generation,DG)在配电网内的渗透率越来越高,其原因主要包括电力市场的开放、输配电设备的大力建设以及对环境问题的考虑。技术层面上,小型发电机、电力电子设备以及储能设备的制造水平的进步也促进了分布式电源渗透率的提高。业界人士广泛关注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方法,希望可以据此实现提升可靠性,降低系统线损,提高电压质量的目的。分布式电源机组需要安置在合适的位置,且其容量和类型也需要好好选择,才能获得惠及整个系统的有益效果。如果分布式电源没有合理地选址定容,大容量分布式电源所带来的反向潮流甚至会增加系统损耗。因此,为了最小化线损,需要在考虑资源可用程度的前提下,找到分布式电源最优的安装位置和容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改进分析法的配网多分布式电源降损配置方法,为以节能降损、电能质量改善为目的的分布式电源配置问题提供解决手段。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改进分析法的配网多分布式电源降损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得待安装分布式电源的类型、数量及配电网网架参数;计算未接入分布式电源前配网的基本潮流与总线损;根据待安装的分布式电源的类型与配网负荷数据确定所述分布式电源的最优功率因数;根据改进分析法的最优容量解析表达式与试探法确定所述分布式电源的最优位置;将所述分布式电源固定在所述最优位置,根据线损最小原则确定其最优容量;判断是否满足配置程序终止条件;如果是,则输出多分布式电源配置结果;如果否,则更新系统负荷数据,根据更新后的系统负荷数据计算下一分布式电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改进分析法的配网多分布式电源降损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得待安装分布式电源的类型、数量及配电网网架参数;计算未接入分布式电源前配网的基本潮流与总线损;根据待安装的分布式电源的类型与配网负荷数据确定所述分布式电源的最优功率因数;根据改进分析法的最优容量解析表达式与试探法确定所述分布式电源的最优位置;将所述分布式电源固定在所述最优位置,根据线损最小原则确定其最优容量;判断是否满足配置程序终止条件;如果是,则输出多分布式电源配置结果;如果否,则更新系统负荷数据,根据更新后的系统负荷数据计算下一分布式电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待安装分布式电源的类型、数量及配电网网架参数,包括:根据有功无功注入功率及其功率因数PFDG将所述分布式电源划分为四种类型,其中,如果0﹤PFDG﹤1,且所述分布式电源同时注入有功和无功功率,则所述分布式电源的类型为第一类型;如果0﹤PFDG﹤1,且所述分布式电源注入有功功率但吸收无功功率,则所述分布式电源的类型为第二类型;如果PFDG=1,且所述分布式电源只注入有功功率,则所述分布式电源的类型为第三类型;如果PFDG=0,且所述分布式电源只注入无功功率,则所述分布式电源的类型为第四类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未接入分布式电源前配网的基本潮流与总线损,包括:根据公式计算网络总的有功损耗PL:上式中,其中,Vi、∠δi是节点i的电压向量,rij+jxij=Zij是节点阻抗矩阵[Zbus]的第i行第j列元素,Pi和Pj是节点i和节点j的有功注入功率,Qi和Qj是节点i和节点j的无功注入功率,N是节点总数。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待安装的分布式电源的类型与配网负荷数据确定所述分布式电源的最优功率因数,包括:所述第三类型分布式电源的功率因数恒定为1,所述第四类型分布式电源的功率因数恒定为0;所述第一类型分布式电源与所述第二类型分布式电源的最优功率因数等于配网净负荷的功率因数,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恩李博杨占丽唐标李燕曹敏杨振明刘清蝉练雄沈鑫杨成涛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瑞丽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