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容器投切控制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容器投切控制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电能质量,特别是电压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无功补偿是电网保持良好运营状态的重要手段,它能有效地改善电能质量,降低配电网损耗。在目前的配电网中,并不是所有的负荷侧都会安装无功补偿设备,出于经济性和施工的考虑,通常只会在配变容量较大、负荷较为集中的线路中末端安装无功补偿设备。在实现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传统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目前的电网难以发挥电容器组的补偿功能,低电压治理效果差,存在电能质量差及运行损耗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升补偿电容器组利用率,提高低电压治理效果,并且改善电能质量及降低配电网运行损耗的电容器投切控制方法和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容器投切控制方法,包括:结合电容器组总数量和已投入电容器组数量,基于第一比对结果、第二比对结果以及第三比对结果,对无功补偿点的各组电容器进行投切控制;第一比对结果为比对线电压与电压区间的上限得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容器投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结合电容器组总数量和已投入电容器组数量,基于第一比对结果、第二比对结果以及第三比对结果,对无功补偿点的各组电容器进行投切控制;所述第一比对结果为比对线电压与电压区间的上限得到;所述第二比对结果为比对线电压与所述电压区间的下限得到;所述第三比对结果为比对功率因数与功率因数限值得到;所述电压区间和所述功率因数限值均为根据所述无功补偿点的负载程度设置得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器投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结合电容器组总数量和已投入电容器组数量,基于第一比对结果、第二比对结果以及第三比对结果,对无功补偿点的各组电容器进行投切控制;所述第一比对结果为比对线电压与电压区间的上限得到;所述第二比对结果为比对线电压与所述电压区间的下限得到;所述第三比对结果为比对功率因数与功率因数限值得到;所述电压区间和所述功率因数限值均为根据所述无功补偿点的负载程度设置得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投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结合电容器组总数量和已投入电容器组数量,基于第一比对结果、第二比对结果以及第三比对结果,对无功补偿点的各组电容器进行投切控制的步骤包括:在所述线电压小于所述电压区间的下限、且所述已投入电容器组数量小于所述电容器组总数量时,投入第一组数的所述电容器,直至所述线电压大于或等于所述电压区间的下限;在所述线电压大于所述电压区间的上限、且所述已投入电容器组数量大于零时,退出第二组数的所述电容器,直至所述线电压小于或等于所述电压区间的上限;在所述线电压在所述电压区间的范围内、所述无功补偿点的功率因数小于所述功率因数限值、且所述已投入电容器组数量小于所述电容器组总数量时,重复执行以下步骤直至所述无功补偿点的功率因数大于或等于所述功率因数限值:投入第三组数的所述电容器;判断所述线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电压区间的上限;若否,退出第四组数的所述电容器并停止执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器投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数、所述第二组数、所述第三组数和所述第四组数均为1。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容器投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结合电容器组总数量和已投入电容器组数量,基于第一比对结果、第二比对结果以及第三比对结果,对无功补偿点的各组电容器进行投切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进,钟伟,翁兴航,郑广杰,黄慧,邓报凯,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韶关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