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电网静态安全辅助决策自动生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6381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区电网静态安全辅助决策自动生成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启动预设的备自投动作策略,进行负荷转移;步骤二、分析失电负荷转移情况及事故后基态越限情况;步骤三、生成事故后基态越限异常处理方案;步骤四、生成失电负荷转供方案;步骤五、生成异常方式变电站恢复正常方式操作方案;步骤六、记忆本次分析全过程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大幅减少停电时间,同时有效解决线路和主变过载问题,提高地区电网运行安全性及可靠性,有助于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和安全运行控制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区电网静态安全辅助决策自动生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分析领域,尤其是一种地区电网静态安全辅助决策自动生成方法。
技术介绍
国内外各级电网企业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必须进行安全分析,以评估所有方面的安全。以往安全评估多是在离线环境中,使用潮流或时域仿真软件。为了保障电网安全运行,需要预想极端和恶劣的运行方式,即使大多数极端运行方式从来没有发生。况且预想出的极端运行方式,不一定适用于当前电力系统运行条件。地区电网根据自身放射状的结构特点,本着损失负荷最小的原则,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多次出现备自投动作,并且在出现热稳定问题后还是以经验和人工分析为主要解决手段,缺乏对电网实时运行状态发展变化情况进行全面准确掌控和综合判断的故障处理最优策略自动生成手段。目前电网故障处理最优策略生成方面技术研究虽然很多,但对地区电网实用性一直不理想,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最优处理策略基本上都集中在输电网故障处置方面(2)方法本身还存在应用的限制和缺陷,而且在目前的实际应用中,没有考虑多种形式稳定问题的融合;(3)算法不具备自学习能力,不能满足电网的运行方式和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化对故障诊断有明显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区电网静态安全辅助决策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启动预设的备自投动作策略,进行负荷转移;步骤二、分析失电负荷转移情况及事故后基态越限情况;步骤三、生成事故后基态越限异常处理方案;步骤四、生成失电负荷转供方案;步骤五、生成异常方式变电站恢复正常方式操作方案;步骤六、记忆本次分析全过程模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区电网静态安全辅助决策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启动预设的备自投动作策略,进行负荷转移;步骤二、分析失电负荷转移情况及事故后基态越限情况;步骤三、生成事故后基态越限异常处理方案;步骤四、生成失电负荷转供方案;步骤五、生成异常方式变电站恢复正常方式操作方案;步骤六、记忆本次分析全过程模型。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区电网静态安全辅助决策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的具体内容包括:程序触发后,首先通过启动预设的备自投动作策略,进行电网重新拓扑,并分析负荷转移情况。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区电网静态安全辅助决策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的具体内容包括:分析失电负荷是否全部转移及事故后基态是否越限,优先处理基态越限问题。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区电网静态安全辅助决策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的具体内容包括:(1)收集全网厂站无功补偿设备信息,分析可投退无功补偿容量;(2)针对线路过载的辅助决策:a.投入无功补偿设备消除过载;b.通过调整下级变电站方式;c.紧急减负荷;(3)针对主变过载的辅助决策:a.投入无功补偿设备消除过载;b.通过调整所带110kV或35kV线路运行方式;c.通过调整下级变电站方式;d.紧急减负荷;(4)电压越限的辅助决策:采用基于灵敏度算法或最优潮流算法给出电压越限的辅助决策。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区电网静态安全辅助决策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的具体内容包括:(1)根据开关变位及网络潮流变化判断停电区域,计算损失负荷情况;(2)根据事故前实际运行方式,通过网络拓扑重构技术自动生成在线恢复路径,同时分析各条恢复路径操作数量,按不同权重汇总操作系数;(3)分析各条恢复路径是否能将损失负荷全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天一郭新殷旺洲毕宏图张志朋卞海波陆涛孙宁杨宇全刘晶高强俞浩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