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扣电路、脱扣装置、断路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6374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脱扣电路。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现有基于磁通变换器的双级电源供电的脱扣电路所存在的问题,对其中的充放电电路部分进行改进,不再共用同一个电容,而是根据铁芯电流互感器和辅助电源输出电压的特点分别采用驱动电容相匹配,这样就可以大幅降低对单个驱动电容的性能要求,从而可采用类似固态电容这种难以同时兼顾高耐压和大容值,但具有长寿命、低ESR、小体积等优点的电容元件,进而提高断路器控制器的长期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脱扣装置和一种断路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有利于智能控制器的小型化设计和提高脱扣电路的长期工作可靠性,并且满足无辅助电源供电时断路器保护动作的快速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脱扣电路、脱扣装置、断路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脱扣电路,属于低压配电

技术介绍
在低压配电系统中,智能型断路器控制器是以微控制器为核心,通过信号采集、数据处理、故障诊断来实现断路器的保护、测量以及监控功能。脱扣电路是智能控制器的末级电路,其接收微控制器发出的脱扣指令,驱动磁通变换器动作,使断路器分断。为了确保断路器在遇到过载或短路故障时可靠地进行分断,智能控制器通常采用双级电源供电,即由铁芯电流互感器与辅助电源同时供给,脱扣电路作为智能控制器的重要部分其驱动电源也采用双级电源。磁通变换器是一种小型储能式脱扣装置,由于利用了永磁存储的能量,所以仅需很小的功率脉冲即可使其动作,现有技术通常采用较大容值的电容放电来推动磁通变换器。目前的智能控制器脱扣电路一般通过铁芯电流互感器整流输出电压和辅助电源电压输出合并后采用共同的电容驱动磁通变换器动作。为了兼顾铁芯电流互感器整流输出电压和辅助电源输出电压的工作范围,往往要求驱动电容耐压较高且容值较大,这是因为:1)套在断路器主回路上的铁芯电流互感器输出电压较高,一般采用MOS管泄放回路限制输出电压在一定幅值(一般大于30V),如果限制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扣电路,包括分别用于连接电压较高的第一电源和电压较低的第二电源的第一电源输入端、第二电源输入端,用于驱动磁通变换器的脱扣驱动电路,以及第一电源输入端、第二电源输入端与脱扣驱动电路之间的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电路包括第一~第五二极管、第一~第三电容;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一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第一电容的正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三二极管的正极、第二电容的正极连接,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五二极管的负极、脱扣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五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一电容的负极、第二电容的负极、第三电容的正极、第四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电源输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扣电路,包括分别用于连接电压较高的第一电源和电压较低的第二电源的第一电源输入端、第二电源输入端,用于驱动磁通变换器的脱扣驱动电路,以及第一电源输入端、第二电源输入端与脱扣驱动电路之间的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电路包括第一~第五二极管、第一~第三电容;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一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第一电容的正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三二极管的正极、第二电容的正极连接,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五二极管的负极、脱扣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五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一电容的负极、第二电容的负极、第三电容的正极、第四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三电容的负极接地;第一电容与第二电容的电容值之和小于第三电容的电容值。2.如权利要求1所述脱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扣驱动电路包括第六二极管、第二电阻、第四电容,以及一个MOS管;所述磁通变换器的线圈与第六二极管并联,第六二极管的负极接脱扣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第六二极管的正极接MOS管的漏极,MOS管的源极接地,MOS管的栅极与第二电阻的一端、第四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脱扣控制信号,第四电容的另一端接地。3.如权利要求1所述脱扣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三电容为固态电容。4.一种脱扣电路,包括分别用于连接电压较高的第一电源和电压较低的第二电源的第一电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建强周龙明王欢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