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6317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锂离子电池,属于污水锂电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三元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膜,所述正极极片上涂覆有正极材料,所述负极极片上涂覆有负极材料,所述正极材料包括正极活性物质、正极导电剂和正极粘结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由重量百分比为60%‑80%的镍锰钴酸锂和重量百分比为20%‑40%的磷酸锰铁锂组成,所述磷酸锰铁锂的铁元素和锰元素的重量比为(17‑23):(77‑83)。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提高锂离子能量密度的同时,有效保证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锂离子电池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电
,涉及一种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随着化石能源的枯竭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寻找清洁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成为人们迫切的需求。目前,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绿色环保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手机、电脑、汽车等。锂离子电池在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随着社会的发展,锂离子电池的应用愈加广泛,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是大势所趋,但高能量密度与电池的安全性却往往无法同时兼容,随着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不断提升,其安全性能有所恶化,导致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电芯爆炸燃烧的现象,严重威胁到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因此需要在保持锂离子电池电芯高能量密度的同时,提高电芯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同时满足高安全和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锂离子电池。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锂离子电池,所述三元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膜,所述正极极片上涂覆有正极材料,所述负极极片上涂覆有负极材料,所述正极材料包括正极活性物质、正极导电剂和正极粘结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由重量百分比为60%-80%的镍锰钴酸锂和重量百分比为20%-40%的磷酸锰铁锂组成,所述磷酸锰铁锂的铁元素和锰元素的重量比为(17-23):(77-83)。作为优选,所述镍锰钴酸锂型号为NCM622。本专利技术将镍锰钴酸锂和镍锰钴酸锂NCM622复合使用,避免了单纯使用NCM622因其镍含量高,易出现热失控,导致电芯失效的问题。磷酸锰铁锂为橄榄枝晶体结构,其结构非常稳定,热稳定性好。本专利技术通过磷酸锰铁锂的铁元素和锰元素的合理配伍,进一步优化了其晶体结构,使得在掺杂20%-40%磷酸锰铁锂之后,磷酸锰铁锂对镍锰钴酸锂表面进行一层有效包覆,极大地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电芯的安全性能,在针刺、过充等安全测试方面,均能正常通过。作为优选,所述负极材料包括石墨,所述石墨的粒径D5为20nm,克容量为340-360mAh/g。本专利技术使用大颗粒及高克容量的石墨作为负极活性物质,降低了负极的涂覆面密度,减少了负极体系的重量,从而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大颗粒的石墨比表面积较小,还有助于减少石墨与电解液、气体等其他物质反应面积,提高电池的安全性,作为优选,所述正极极片的面密度为335-360g/m2。作为优选,所述正极极片辊压采用2.90-3.00g/cm3的压实密度,负极极片辊压采用1.6-1.8g/cm3的压实密度。作为优选,所述三元锂离子电池的负极容量与正极容量的比例为1.16-1.18。作为优选,所述正极极片的集流体箔材厚度为11-13μm,负极极片的集流体箔材厚度为7-9μm。作为优选,所述正极极片的集流体采用铝箔,所述负极极片的集流体采用铜箔。本专利技术采用较薄的箔材,保证制程的合格率同时也减轻了电芯的重量。作为优选,所述隔膜为双面陶瓷隔膜。所述双面陶瓷隔膜包括基膜和设置在基膜量表面的陶瓷涂层,所述基膜的厚度为16μm,所述陶瓷涂层的厚度为4μm。双面陶瓷隔膜耐高温,在过充安全测试中不易发生收缩,间接杜绝正负极极片之间的直接接触,从而避免了电池热失控发生;双面干法陶瓷隔膜热收缩性好,在高温130℃、1h下只发生最多1%的收缩,其在160℃高温下不融化,依旧能够起到隔离正负极作用。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双面陶瓷隔膜,并通过控制双面陶瓷隔膜基膜和陶瓷涂层的厚度,有效避免了颗粒刺穿隔膜造成微短路而引发的安全问题。作为优选,所述锂离子电池的电芯采用多片正极片和多片负极叠片而成,并呈两种极性交错状态设置,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设有将两者相隔的隔膜,每片极片均设有极耳,利用超声波点焊方式将每片极片的极耳连接起来,能够降低电池的内阻,提高放电效率。叠片结构电池相对卷绕结构电池可以保证电子和离子导电性,减小极化,增加放电平台电压,从而提高能量密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合理选择配伍和优化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活性材料、隔膜、正负极容量比等参数,在提高锂离子能量密度的同时,有效保证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本专利技术制得的锂离子电池电芯单体的标称能量密度可达到200wh/kg,实际的能量密度可达到215wh/kg,电池的循环寿命可达到3500次循环充放,完全可以满足现有市场对电池寿命的需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的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膜,正极极片上涂覆有正极材料,负极极片上涂覆有负极材料,正极极片的面密度为335g/m2,正极极片辊压采用3.00g/cm3的压实密度,负极极片辊压采用1.6g/cm3的压实密度,负极容量与正极容量的比例为1.16,正极极片的集流体箔材铝箔厚度为11μm,负极极片的集流体箔材铜箔厚度为7μm。正极材料包括正极活性物质、正极导电剂和正极粘结剂,正极活性物质由重量百分比为60%的镍锰钴酸锂NCM622和重量百分比为40%的磷酸锰铁锂组成,磷酸锰铁锂的铁元素和锰元素的重量比为17:83。负极材料的活性物质为石墨,石墨的粒径D5为20nm,克容量为340mAh/g。隔膜为双面陶瓷隔膜,双面陶瓷隔膜包括基膜和设置在基膜量表面的陶瓷涂层,基膜的厚度为16μm,陶瓷涂层的厚度为4μm。本实施例中锂离子电池的电芯采用三片正极片和三片负极叠片而成,并呈两种极性交错状态设置,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设有将两者相隔的隔膜,每片极片均设有极耳,利用超声波点焊方式将每片极片的极耳连接起来。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的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膜,正极极片上涂覆有正极材料,负极极片上涂覆有负极材料,正极极片的面密度为350g/m2,正极极片辊压采用2.95g/cm3的压实密度,负极极片辊压采用1.7g/cm3的压实密度,负极容量与正极容量的比例为1.17,正极极片的集流体箔材铝箔厚度为12μm,负极极片的集流体箔材铜箔厚度为8μm。正极材料包括正极活性物质、正极导电剂和正极粘结剂,正极活性物质由重量百分比为70%的镍锰钴酸锂NCM622和重量百分比为30%的磷酸锰铁锂组成,磷酸锰铁锂的铁元素和锰元素的重量比为20:80。负极材料的活性物质为石墨,石墨的粒径D5为20nm,克容量为350mAh/g。隔膜为双面陶瓷隔膜,双面陶瓷隔膜包括基膜和设置在基膜量表面的陶瓷涂层,基膜的厚度为16μm,陶瓷涂层的厚度为4μm。本实施例中锂离子电池的电芯采用三片正极片和三片负极叠片而成,并呈两种极性交错状态设置,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设有将两者相隔的隔膜,每片极片均设有极耳,利用超声波点焊方式将每片极片的极耳连接起来。实施例3本实施例中的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膜,正极极片上涂覆有正极材料,负极极片上涂覆有负极材料,正极极片的面密度为360g/m2,正极极片辊压采用2.90g/cm3的压实密度,负极极片辊压采用1.8g/cm3的压实密度,负极容量与正极容量的比例为1.18,正极极片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元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膜,所述正极极片上涂覆有正极材料,所述负极极片上涂覆有负极材料,所述正极材料包括正极活性物质、正极导电剂和正极粘结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由重量百分比为60%‑80%的镍锰钴酸锂和重量百分比为20%‑40%的磷酸锰铁锂组成,所述磷酸锰铁锂的铁元素和锰元素的重量比为(17‑23):(77‑8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元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膜,所述正极极片上涂覆有正极材料,所述负极极片上涂覆有负极材料,所述正极材料包括正极活性物质、正极导电剂和正极粘结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由重量百分比为60%-80%的镍锰钴酸锂和重量百分比为20%-40%的磷酸锰铁锂组成,所述磷酸锰铁锂的铁元素和锰元素的重量比为(17-23):(77-83)。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包括石墨,所述石墨的粒径D5为20nm,克容量为340-360mAh/g。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锂离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海龙李正斌仇健荣赵昆清庞昊闫振忠章海峰刘元状范佳臻吴健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钱江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