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低介电常数绝缘结构的通信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6260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低介电常数绝缘结构的通信电缆,包括缆芯,该缆芯由四对对线组构成,每一对线组均由两根绝缘芯线相互绞合而成;在缆芯上包覆有缆芯屏蔽层,每一对线组上均包裹有对线屏蔽层;所述绝缘芯线包括芯线导体,在芯线导体上从里向外依次包覆有硅胶内层、泡沫层、硅胶外层和芯线薄膜层;在缆芯屏蔽层上从里向外依次包覆有缆芯薄膜层、护套层、阻燃涂层和阻水涂层;所述硅胶内层和硅胶外层的厚度为3μm‑5μm,所述芯线薄膜层的厚度为4μm‑6μm。所述硅胶内层和硅胶外层由室温硅橡胶涂覆而成。所述芯线薄膜层和缆芯薄膜层为高温聚酯薄膜层。该通信电缆不仅具有优异的电性能,而且具有耐化学性和阻水耐高温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低介电常数绝缘结构的通信电缆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智能楼宇、数据中心等诸多通信场合且数据传输速度快、安全性可靠的数字通信电缆。
技术介绍
随着数据通信和网络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以及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万兆铜缆以太网应用成为了数据中心主流。它主要指增强型超六类及以上铜缆布线系统,可以支持万兆以太网及以下等级的各种应用,常规超六类电缆整体带宽500MHz。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快速发展,使千兆以太网已不能满足用户宽带要求,万兆以太网将成为主流技术,相应的数字通信电缆需从七类向八类以及超高传输频率的通信电缆产品发展。数字通信电缆的高频率、高速率性能与其阻抗、衰减和串音等性能指标的优劣紧密关联。在数字通信电缆的阻抗性能中,其特性阻抗主要受介电常数、绝缘导体、导体外径和单位长度扭绞数的影响,而电缆输入阻抗则在很大程度上受导体外径、对线组之间相互位置以及电缆导体间距结构相关联。绝缘层介电常数、导体相互位置间距都将导致输入阻抗的变化、导体间电容值以及衰减值偏离其理想值,都明显地会引起电缆传输性能的波动和下降。影响数字通信电缆,特别是高频数字电缆性能更重要的一个参数是串音,其电磁耦合所造成的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低介电常数绝缘结构的通信电缆,包括缆芯,该缆芯由四对对线组构成,每一对线组均由两根绝缘芯线相互绞合而成;在缆芯上包覆有缆芯屏蔽层(7),其特征在于:每一对线组上均包裹有对线屏蔽层(6);所述绝缘芯线包括芯线导体(1),在芯线导体(1)上从里向外依次包覆有硅胶内层(2)、泡沫层(3)、硅胶外层(4)和芯线薄膜层(5);在缆芯屏蔽层(7)上从里向外依次包覆有缆芯薄膜层(8)、护套层(9)、阻燃涂层(10)和阻水涂层(11);所述硅胶内层(2)和硅胶外层(4)的厚度为3μm‑5μm,所述芯线薄膜层(5)的厚度为4μm‑6μm;所述阻燃涂层(10)材料组分包括:氟橡胶8 wt%‑12 wt...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低介电常数绝缘结构的通信电缆,包括缆芯,该缆芯由四对对线组构成,每一对线组均由两根绝缘芯线相互绞合而成;在缆芯上包覆有缆芯屏蔽层(7),其特征在于:每一对线组上均包裹有对线屏蔽层(6);所述绝缘芯线包括芯线导体(1),在芯线导体(1)上从里向外依次包覆有硅胶内层(2)、泡沫层(3)、硅胶外层(4)和芯线薄膜层(5);在缆芯屏蔽层(7)上从里向外依次包覆有缆芯薄膜层(8)、护套层(9)、阻燃涂层(10)和阻水涂层(11);所述硅胶内层(2)和硅胶外层(4)的厚度为3μm-5μm,所述芯线薄膜层(5)的厚度为4μm-6μm;所述阻燃涂层(10)材料组分包括:氟橡胶8wt%-12wt%,氧化铝微粉2wt%-5wt%,稀土氧化物2wt%-4wt%,氧化锆2wt%-4wt%,丙三醇1wt%-2wt%,钛白粉2wt%-3wt%,磷酸镧2wt%-4wt%,锆酸钆4wt%-6wt%,余为环氧树脂;所述阻水涂层(11)材料组分包括:环氧树脂20wt%-25w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纯崔淦泉唐秀芹吴荣美陈彩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东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