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屏蔽多通道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628234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柔性屏蔽多通道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包括绝缘线芯组、绝缘隔离层、外屏蔽层、防火阻燃层和护套层,所述绝缘线芯组由若干根绝缘单线与缓冲单线相互绞绕且同时外包内屏蔽层形成,若干组所述绝缘线芯组相互绞绕形成缆芯,所述缆芯之外从内至外依次设有绝缘隔离层、外屏蔽层、防火阻燃层和护套层,可有效解决现有的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柔韧性差、通道数量不足和抗干扰能力弱的关键问题,从而充分满足轨道交通领域日益增长对数据传输电缆高性能、高可靠性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的,特别是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的。


技术介绍

1、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持续扩张,列车运行速度不断提升,行车密度日益增大;这对列车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极为严苛的要求,而列车控制系统则对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准确性和高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作为连接点式应答器与地面电子单元信号控制设备的关键部件,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信号传输任务,其性能直接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现有的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存在以下三大问题:

3、1)在复杂的敷设环境中(如狭窄的轨旁空间和室内设备密集区域等位置),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需要具备良好的柔韧性以适应弯曲和扭转等安装需求,但是其导体通常仅为单根且直径较粗(如公告号为cn211150166u的一种a类阻燃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而其绝缘层较厚且由聚烯烃实心材料制成,因此存在柔韧性较差的问题,在弯折过程中容易导致内部结构损坏,进而影响信号传输;

4、2)随着列车通信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以及传输速率的不断提高,现有电缆的通道数量已无法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柔性屏蔽多通道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线芯组(1)、绝缘隔离层、外屏蔽层、防火阻燃层(7)和护套层(8),所述绝缘线芯组(1)由若干根绝缘单线(11)与缓冲单线(12)相互绞绕且同时外包内屏蔽层形成,若干组所述绝缘线芯组相互绞绕形成缆芯,所述缆芯之外从内至外依次设有绝缘隔离层、外屏蔽层、防火阻燃层(7)和护套层(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蔽多通道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单线(11)采用若干根外径为0.15~0.35mm的铜丝绞合形成铜导体(111)且绞合节距控制在15~20mm,所述铜导体(111)之外挤制包覆有厚度为0.05~0...

【技术特征摘要】

1.柔性屏蔽多通道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线芯组(1)、绝缘隔离层、外屏蔽层、防火阻燃层(7)和护套层(8),所述绝缘线芯组(1)由若干根绝缘单线(11)与缓冲单线(12)相互绞绕且同时外包内屏蔽层形成,若干组所述绝缘线芯组相互绞绕形成缆芯,所述缆芯之外从内至外依次设有绝缘隔离层、外屏蔽层、防火阻燃层(7)和护套层(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蔽多通道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单线(11)采用若干根外径为0.15~0.35mm的铜丝绞合形成铜导体(111)且绞合节距控制在15~20mm,所述铜导体(111)之外挤制包覆有厚度为0.05~0.06mm的低密度聚乙烯内皮层(112),所述低密度聚乙烯内皮层(112)之外挤制包覆有厚度为1~1.1mm的氟塑料绝缘层(11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蔽多通道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单线(12)为聚氨酯泡沫缓冲线且填充密度控制在0.05~0.08g/cm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蔽多通道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各根所述绝缘单线(11)与缓冲单线(12)在绞合期间令绞合节距控制为绝缘线芯组外径的18~22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蔽多通道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屏蔽层包括铜带(13)和内镀锡圆铜泄流线(14),所述铜带(13)的厚度为0.05~0.15mm,所述铜带(13)轧纹纵包在各根绝缘单线(11)与缓冲单线(12)之外且纵包重叠率不小于自身宽度的15%,一根标称直径不小于0.5mm的所述内镀锡圆铜泄流线(14)布置在铜带(13)的内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蔽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纯姚勰韩桂平王勇陈彩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东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