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阈值的小波去噪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6181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变阈值的小波去噪方法,包括五步。步骤一,输入原始图像并加入相应的高斯噪声;步骤二,选择小波基函数并确定小波分解的层数O:对噪声图像S分解得到第一层低频系数A1、水平及垂直高频系数H1及V1、对角高频系数D1;对A1分解得到第二层低频系数A2、水平及垂直高频系数H2及V2、对角高频系数D2;对A2分解得到第三层低频系数A3、水平及垂直高频系数H3及V3和对角高频系数D3;依次分解到第O层;步骤三、选取合的小波阈值及以直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阈值的小波去噪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字图像处理的去噪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阈值的小波去噪方法。
技术介绍
图像在形成、记录、处理和传输过程中,易受到噪声的影响,而导致图像质量下降,使图像变得模糊,甚至淹没图像特征,这给后面的图像区域分割、目标识别、边缘提取等工作带来了困难。因此,在对图像进行处理之前,去除噪声是一关键的预处理环节。为了获取高质量数字图像,很有必要对图像进行降噪处理,尽可能的保持原始信息完整性(即主要特征)的同时,又能够去除信号中无用的信息。所以,降噪处理一直是图像处理的热点。小波去噪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利用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方法进行图像去噪;第二类是对含噪声信号作小波变换后,通过计算相邻尺间小波系数的相关性,根据相关性大小对小波系数进行取舍,最后重构得到去噪信号;第三类是阈值去噪,它是根据小波变换后信号和噪声的小波系数分布不同,对小波系数进行不同的处理实现的。其中小波阈值去噪方法运算量小,实现简单,得到广泛应用。专利“基于小波变换的DR图像去噪方法及系统”(专利号:102663695A),采用改进的软阈值函数对图像进行处理,小波重构得到第一层的高频系数和低频系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阈值的小波去噪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一,输入原始图像并加入相应的高斯噪声;步骤二,选择一个适当的小波基函数并确定小波分解的层数O,然后对含噪图像进行O层小波分解:(a)对噪声图像S进行分解得到第一层低频系数A1、第一层水平高频系数H1、第一层垂直高频系数V1、第一层对角高频系数D1;(b)对第一层低频系数A1进行分解得到第二层低频系数A2、第二层水平高频系数H2、第二层垂直高频系数V2、第二层对角高频系数D2;(c)对第二层低频系数A2进行分解得到第三层低频系数A3、第三层水平高频系数H3、第三层垂直高频系数V3和第三层对角系数D3;(d)依次对当前层的低频系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阈值的小波去噪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一,输入原始图像并加入相应的高斯噪声;步骤二,选择一个适当的小波基函数并确定小波分解的层数O,然后对含噪图像进行O层小波分解:(a)对噪声图像S进行分解得到第一层低频系数A1、第一层水平高频系数H1、第一层垂直高频系数V1、第一层对角高频系数D1;(b)对第一层低频系数A1进行分解得到第二层低频系数A2、第二层水平高频系数H2、第二层垂直高频系数V2、第二层对角高频系数D2;(c)对第二层低频系数A2进行分解得到第三层低频系数A3、第三层水平高频系数H3、第三层垂直高频系数V3和第三层对角系数D3;(d)依次对当前层的低频系数进行分解直到达到要求的O层小波分解层数;步骤三、小波系数的阈值量化,选取合适的小波阈值及小波阈值函数对小波系数进行处理;步骤四,小波系数重构,对阈值量化后的小波系数进行小波重构;步骤五,输出去噪后的图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佰亭王风郭永存贾晓芬黄友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