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型可变号的号码钢缆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6029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良型可变号的号码钢缆锁,其定位部的定位杆上穿掣数转环组,各转环组由推掣块、定位块、扭力弹簧及转环组成,定位块朝向转环方向形成凸环部,于定位杆端部枢设一由定位环座与拨环组成的变号结构,拨环枢接部为偏心盘,其穿过定位环座的透孔而与定位块的凸环部接触,当以枢接点为中心而旋摆拨环时,偏心盘的大径部将推掣各定位块的凸环部,使各定位块与转环分离,由此即可变换号码。(*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良型可变号的号码钢缆锁。一般号码钢缆锁在制造时,号码均是设定在特定而无法更改的状态下,因此在号码无意中被外人得知的情况下,便会使该号码锁丧失安全锁固的功能,因此为使号码钢缆锁的使用功效更加提升,目前所见的号码钢缆锁也具备可变号的功效,因此使用者可随时随地变更号码,以使号码钢缆锁的使用锁定功效更加提升。因此,目前常见的多种可变号的钢缆号码锁,差别即在于变号装置所借助的结构不同,如图8所示的转环,是利用旋片80上所形成的拨掣块81推掣各转环组内的定位块,以使转环组的转环与定位块不再呈卡掣状态,而使转环得以旋动改变号码。而图9所示的另一种传统结构,其是于各转环组90的一端固设一旋钮91,该旋钮91的内部设有斜块911,当旋动旋钮91时,即利用斜块911推掣转环组90内的定位块901,而使定位块901与转环组90的转环902不再呈卡掣状态,故可在此状态下,进行旋转转环902的变号动作,变号完成后,再将旋钮91旋回原位,此时利用弹簧92的推掣力,使定位块901再复位,而再次与转902呈卡掣状态。上述数种型式的变号装置,均是通过旋动的方式达到变号的目的,但在目前的使用过程中,或是整体结构的设计上,均存在问题,使得可变号的号码钢缆锁的实用性不如预期的好,以下一一说明1.变号程序麻烦如图8所示的结构,其是由隐藏于第一转环组内的旋片的旋动,而达到改变定位块与转环间的相对关系,因旋片是隐藏于转环组内,因此操作时,须由工具辅助方可旋动旋片,因此变号程序相当麻烦,尤其间接地以工具旋动旋片的方式,有著不易施力的困扰,而无法提供一变号方便的结构。2.变号装置显露于外如图9所示的结构,其是利用外露于外的旋钮达到变号的目的,此种结构,不仅使整个号码钢缆锁的长度增加,且当锁杆分离时,稍有不慎,即有误旋动旋钮的情形,而使转环组在不知情的状况下呈现变号的状态,因此易造成使用上的困扰。3.锁杆直径受限图8及图9所示的变号装置,其定位块均是设置在转环内,而旋钮的斜块即设置于旋钮的中心孔周缘,相对地,定位块的直径并非很大,因此定位块内部可供锁杆穿过的空间即不大,使得锁杆的直径受限,故使得号码钢缆锁的强度无法增加。4.扭力弹簧无法定位图9定位块的结构是利用一扭力弹簧而定位,并通过扭力弹簧的设置,使转环旋转时具备定位的效果,但上述扭力弹簧的设置仅是卡掣于凹槽内,并未稳固定位,因此极易因掉落或其操作不慎而导致扭力弹簧脱落,使扭力弹簧无法定位。故由上述可知,传统的可变号的号码钢缆锁确实仍存在许多缺点,因此为能提供一更具实用性的号码钢缆锁,本创作者设计出本技术的改良型可变号的号码钢缆锁,希望通过本技术的设计达到以下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且体积缩减的改良型可变号的号码钢缆锁。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良型可变号的号码钢缆锁,该号码钢缆锁具有一钢缆,钢缆两端分别为具定位杆的定位部及具锁杆的锁杆部,于定位杆上穿掣压缩弹簧及数转环组,各转环组由转环、定位块、扭力弹簧及推掣块组成,而于定位杆端部设置变号结构,通过变号结构的作动,使定位块得以移位,以使转环旋动以变换号码,其特征在于变号结构由定位环座及拨环组成,定位环座与定位杆固设一体,其朝向转环组的端面两侧上形成透孔,另拨环具半圆形环片,环片两侧各设一对应透孔的偏心盘,偏心盘是以枢接方式与定位环座枢接一起。所述的可变号的号码钢缆锁,其特征在于定位环座具内环部及外环部,透孔即位于内环部与外环部间,于内环部及外环部两侧各形成耳部,耳部中形成枢接孔,另定位杆端部形成定位孔,利用销杆使定位环座、旋环及定位杆枢接一起。所述的可变号的号码钢缆锁,其特征在于定位环座具内环部及外环部,内环部上端形成贯穿的穿槽,下端为未贯穿的定位槽,而外环部的上下各形成斜面,另拨环的环片弧面内部形卡掣块,弧面外部形成拨掣块,旋动拨环时,卡掣块与穿槽、定位槽对应,而拨掣块与斜面对应。所述的可变号的号码钢缆锁,其特征在于拨掣块可为双斜部的设计。所述的可变号的号码钢缆锁,其特征在于定位块具有一顶环,顶环朝向转环方向形成凸环部,凸环部周缘适当处形成凸块,上端则形成穿槽,另转环中孔周缘对应凸块方向环设定位槽,而推掣块朝向定位块方向,则形成凸起的卡环部,卡环部的周缘形成弧沟,扭力弹簧即卡掣于弧沟处。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解决方案,使得本技术通过拨环与定位环座的配合,而提供一种以旋摆方式达到变号功效的结构,而此结构与传统变号结构相较,最主要的差别即在于是以旋摆方式达到变号的动作,而以本技术整体结构而言,与传统结构相比,即具备以下的功效1.变号方式极为便利本技术利用拨环的设计,于欲变号时,仅须将拨环旋动,即可轻易地以偏心盘推动定位块移位,整个流程完全无须借助工具来进行,因此变号方式极为便利,且无不易施力的困扰。2.拨环隐藏于内部本技术主要的变号结构,是以隐藏于定位环座内的拨环来达到可变号的目的,因此外观上并未见到拨环,不仅结构较为美观,且可避免失误旋动变号结构的问题,尤其在本技术的设计于欲旋动变号结构时,须以旋摆一百八十度的方式,方可呈现变号状态的设计,更能提供一使用上无困扰的结构。3.锁杆直径得以加大本技术的设计是利用拨环两侧的偏心盘达到推动定位块的目的,而因偏心盘是设置于定位环座的两侧处,因此在距离加大的情况下,即使定位杆内部可供锁杆穿掣的空间加大,因此锁杆的直径即可加大,而使号码钢缆锁的强度增加,尤其在不法之徒强行破坏时,更能以此设计增加安全性。4.扭力弹簧得以定位本技术利用扭力弹簧钩掣端的设计,可使扭力弹簧稳固定位,因此不易因掉落或操作不慎导致扭力弹簧脱离,而提供一可稳固定位的扭力弹簧。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附图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号码钢缆锁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号码钢缆锁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扭力弹簧与推掣块、转环间的平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号码钢缆锁锁杆取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图4状态号码钢缆锁的平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号码钢缆锁进行变号的组合剖面示意图7是本技术图6状态号码钢缆锁的平面示意图;图8是传统变号装置旋片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9是另一种传统号码钢缆锁的立体分解示意图。请参看图1所示,本技术改良型可变号的号码钢缆锁具有一钢缆10,钢缆10的两端分别衔接定位部11及锁杆部12,定位部11具有一环座111,环座111的中心延伸一定位杆112,定位杆112底部为削平面113的设计,而于上端形成穿槽114,且于端部两侧形成定位孔115;锁杆部12也具有一环座121,环座121的中心也延伸一锁杆122,锁杆122底部也为削平面123的设计,上端则形成数锁块的锁掣部124,另于环座121内周缘形成凹弧槽125。在定位杆112上穿掣数转环组20,各转环组20是由转环21、定位块22、推掣块23及扭力弹簧24等组成,转环21是呈环状型态,其周缘环设凹纹211,且于中孔212内部形成阶梯孔的设计,于孔的厚度周缘环设定位槽213,且转环21的内周缘为多角形的设计;定位块22具有一顶环221,顶环221端面朝向转环21方向形成凸环部222,凸环部222的上端形成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型可变号的号码钢缆锁,该号码钢缆锁具有一钢缆,钢缆两端分别为具定位杆的定位部及具锁杆的锁杆部,于定位杆上穿掣压缩弹簧及数转环组,各转环组由转环、定位块、扭力弹簧及推掣块组成,而于定位杆端部设置变号结构,通过变号结构的作动,使定位块得以移位,以使转环旋动以变换号码,其特征在于:变号结构由定位环座及拨环组成,定位环座与定位杆固设一体,其朝向转环组的端面两侧上形成透孔,另拨环具半圆形环片,环片两侧各设一对应透孔的偏心盘,偏心盘是以枢接方式与定位环座枢接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文泰
申请(专利权)人:铭泰五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