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击命中定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5806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射击命中定位方法,包括工作块,所述工作块内设置有一左端壁与外界空间连通的运动空间,所述位于梯形卡死块右端处的运动空间上端壁内设置有一下端壁与运动空间连通的卡死槽,所述运动空间下端壁内设置有一传动空间,所述传动空间右端壁内设置有一旋转空间,所述旋转空间下端壁内设置有一转动空间,所述旋转空间上端壁内设置有一推动空间,所述推动空间左端壁内设置有右端壁与推动空间连通的第二弹簧槽,所述第二弹簧槽上端壁设置有一下端壁与第二弹簧槽连通的平移槽,此装置具有机构简单,操作方便,装置稳定性好,可以实现多次射击定位命中确认,避免了近距离确认射击情况导致的安全问题,安全性好,适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射击命中定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射击定位领域,具体为射击命中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射击运动的人数越来越多,对于射击命中确认装置的需求越来越大,现有的射击定位装置难以远距离确定是否命中,导致安全性低,大部分定位装置又难以实现多次射击确认,适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射击命中定位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射击命中定位方法,包括工作块,所述工作块内设置有一左端壁与外界空间连通的运动空间,所述运动空间右端壁固定连接有一运动弹簧,所述运动弹簧左端固定连接有一命中块,所述命中块左端贯穿运动空间左端壁且位于外界空间内,所述命中块内设置有一上端壁与运动空间连通的压缩槽,所述压缩槽下端壁固定连接有一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上端固定连接有一梯形卡死块,所述梯形卡死块上端贯穿压缩槽上端壁且位于运动空间内,所述位于梯形卡死块右端处的运动空间上端壁内设置有一下端壁与运动空间连通的卡死槽,所述运动空间下端壁内设置有一传动空间,所述命中块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一直齿条,所述直齿条下端贯穿运动空间下端壁且位于传动空间内,所述传动空间前后端壁转动连接有一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固定连接有上端与直齿条啮合连接的第一直齿轮,所述驱动轴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棘轮,所述驱动轴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二直齿轮右端啮合连接有第三直齿轮,所述第三直齿轮中心固定连接有一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两端分别与传动空间前后端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三直齿轮后端面固定连接有一环绕着主动轴的回旋弹簧,所述回旋弹簧后端与传动空间后端壁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轴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棘轮,所述位于第二棘轮右端处的传动空间前后端壁转动连接有一从动轴,所述从动轴前端固定连接有一回转轮,所述回转轮远离从动轴中心的端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圆周均匀分布的回转机构,所述左端的回转机构与第二棘轮右端啮合连接,所述从动轴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右端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传动空间右端壁内设置有一旋转空间,所述旋转空间下端壁内设置有一转动空间,所述旋转空间上端壁内设置有一推动空间,所述第二锥齿轮右端面中心固定连接有一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右端与旋转空间右端壁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右端固定连接有一凸轮,所述凸轮上端贯穿旋转空间上端壁且位于推动空间内,所述转动空间前后端壁固定连接有一支撑轴,所述支撑轴转动连接有一转动杆,所述位于转动杆右端上端面处的转动空间内滑动连接有一推动块,所述推动块上端贯穿转动空间上端壁且与旋转空间内的凸轮滑动连接,所述位于第一棘轮处的传动空间下端壁内设置有一复位空间,所述复位空间内滑动连接有一复位杆,所述复位杆下端贯穿复位空间下端壁、转动空间上端壁且与转动杆左端上端面接触连接,所述复位杆上端贯穿复位空间上端壁且位于传动空间内,所述位于复位空间内的复位杆右端面固定连接有一复位杆,所述复位杆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上端与复位空间上端壁固定连接,所述复位杆内设置有上端壁与传动空间连通的第一弹簧槽,所述第一弹簧槽下端壁固定连接有一弹性弹簧,所述弹性弹簧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梯形块,所述第一梯形块上端贯穿第一弹簧槽上端壁位于传动空间内且与第一棘轮下端接触连接,所述位于凸轮上端处的推动空间内滑动连接有一推动梯形块,所述推动梯形块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一旗杆,所述推动空间上端壁内设置有一上端壁与外界空间连通的储存空间,所述旗杆上端贯穿推动空间上端壁且位于储存空间内,所述旗杆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命中旗,所述推动梯形块上端面以旗杆为中心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一推动弹簧,所述推动弹簧上端与推动空间上端壁固定连接,所述推动空间左端壁内设置有右端壁与推动空间连通的第二弹簧槽,所述第二弹簧槽上端壁设置有一下端壁与第二弹簧槽连通的平移槽,所述第二弹簧槽左端壁固定连接有一弹力弹簧,所述弹力弹簧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梯形块,所述第二梯形块右端贯穿第二弹簧槽右端壁且位于推动空间内,所述第二梯形块上端面左侧固定连接有一平移杆,所述平移杆上端贯穿第二弹簧槽上端壁且位于平移槽内,所述平移杆上端左端面固定连接有一梯形平移块,所述梯形平移块左端贯穿平移槽左端壁且位于卡死槽内;所述方法步骤如下:首先,当射击命中时,子弹推动命中块向右运动,命中块带动直齿条向右运动,从而使第一锥齿轮顺时针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带动第一棘轮与第二直齿轮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第三直齿轮顺时针转动半圈,当第二直齿轮旋转半圈后,第二直齿轮与第三直齿轮脱离啮合,此时命中块向右运动直到梯形卡死块进入卡死槽内,命中块被锁死,由于第二直齿轮与第三直齿轮脱离啮合,从而使第三直齿轮在回旋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顺时针复位转动,第三直齿轮带动主动轴转动,主动轴带动第二棘轮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回转机构转动,回转机构带动从动轴转动,通过齿轮系的传动带动凸轮转动半圈,由于凸轮不再推动推动块,从而使复位杆在弹力下向下运动,第一棘轮不被锁死,复位杆推动转动杆逆时针转动,凸轮带动推动梯形块向上运动,从而使命中旗向上运动进入外界空间,显示射击命中;然后,当命中旗运动到最上端时,推动梯形块推动第二梯形块向左运动,从而使梯形平移块向左运动推动梯形卡死块向下运动,从而使梯形卡死块离开卡死槽,命中块不被锁死,从而使命中块在弹力作用下向左运动,从而使第一锥齿轮逆时针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带动第一棘轮与第二直齿轮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第三直齿轮顺时针转动半圈,第三直齿轮带动主动轴转动,主动轴带动第二棘轮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回转机构转动,回转机构带动从动轴转动,通过齿轮系的传动带动凸轮再次转动半圈,凸轮向下推动推动块,推动块带动转动杆顺时针转动,从而使推动复位杆向上复位运动,复位杆带动第一梯形块向上运动再次防止第一棘轮顺时针转动,与此同时推动梯形块在弹力作用下向下复位运动,从而使定位旗再次进入储存空间内,由于第二直齿轮与第三直齿轮脱离啮合,最后第三直齿轮在弹力作用下逆时针复位转动,所有装置恢复到初始状态,重复上述操作可以多次射击命中定位。作为优选,所述左端的回转机构包括回转块,所述回转块内设置有一左端壁、上端壁与传动空间连通的回转槽,所述回转槽前后端壁固定连接有一回转轴,所述回转轴转动连接有一回转杆,所述回转杆左端贯穿回转槽左端壁且位于传动空间内,所述回转杆后端面固定连接有一环绕着回转轴的回转弹簧,所述回转弹簧后端与回转槽后端壁固定连接,所述回转弹簧的弹力远小于回旋弹簧的弹力。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直齿轮为半齿轮,所述运动弹簧的弹力远大于回旋弹簧,所述回旋弹簧的弹力远大于推动弹簧的总弹力,所述回旋弹簧的弹力远大于弹性弹簧的弹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工作中,当射击命中时,子弹推动命中块向右运动,命中块带动直齿条向右运动,从而使第一锥齿轮顺时针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带动第一棘轮与第二直齿轮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第三直齿轮顺时针转动半圈,当第二直齿轮旋转半圈后,第二直齿轮与第三直齿轮脱离啮合,此时命中块向右运动直到梯形卡死块进入卡死槽内,命中块被锁死,由于第二直齿轮与第三直齿轮脱离啮合,从而使第三直齿轮在回旋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顺时针复位转动,第三直齿轮带动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射击命中定位方法,包括工作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块内设置有一左端壁与外界空间连通的运动空间,所述运动空间右端壁固定连接有一运动弹簧,所述运动弹簧左端固定连接有一命中块,所述命中块左端贯穿运动空间左端壁且位于外界空间内,所述命中块内设置有一上端壁与运动空间连通的压缩槽,所述压缩槽下端壁固定连接有一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上端固定连接有一梯形卡死块,所述梯形卡死块上端贯穿压缩槽上端壁且位于运动空间内,所述位于梯形卡死块右端处的运动空间上端壁内设置有一下端壁与运动空间连通的卡死槽,所述运动空间下端壁内设置有一传动空间,所述命中块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一直齿条,所述直齿条下端贯穿运动空间下端壁且位于传动空间内,所述传动空间前后端壁转动连接有一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固定连接有上端与直齿条啮合连接的第一直齿轮,所述驱动轴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棘轮,所述驱动轴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二直齿轮右端啮合连接有第三直齿轮,所述第三直齿轮中心固定连接有一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两端分别与传动空间前后端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三直齿轮后端面固定连接有一环绕着主动轴的回旋弹簧,所述回旋弹簧后端与传动空间后端壁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轴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棘轮,所述位于第二棘轮右端处的传动空间前后端壁转动连接有一从动轴,所述从动轴前端固定连接有一回转轮,所述回转轮远离从动轴中心的端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圆周均匀分布的回转机构,所述左端的回转机构与第二棘轮右端啮合连接,所述从动轴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右端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传动空间右端壁内设置有一旋转空间,所述旋转空间下端壁内设置有一转动空间,所述旋转空间上端壁内设置有一推动空间,所述第二锥齿轮右端面中心固定连接有一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右端与旋转空间右端壁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右端固定连接有一凸轮,所述凸轮上端贯穿旋转空间上端壁且位于推动空间内,所述转动空间前后端壁固定连接有一支撑轴,所述支撑轴转动连接有一转动杆,所述位于转动杆右端上端面处的转动空间内滑动连接有一推动块,所述推动块上端贯穿转动空间上端壁且与旋转空间内的凸轮滑动连接,所述位于第一棘轮处的传动空间下端壁内设置有一复位空间,所述复位空间内滑动连接有一复位杆,所述复位杆下端贯穿复位空间下端壁、转动空间上端壁且与转动杆左端上端面接触连接,所述复位杆上端贯穿复位空间上端壁且位于传动空间内,所述位于复位空间内的复位杆右端面固定连接有一复位杆,所述复位杆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上端与复位空间上端壁固定连接,所述复位杆内设置有上端壁与传动空间连通的第一弹簧槽,所述第一弹簧槽下端壁固定连接有一弹性弹簧,所述弹性弹簧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梯形块,所述第一梯形块上端贯穿第一弹簧槽上端壁位于传动空间内且与第一棘轮下端接触连接,所述位于凸轮上端处的推动空间内滑动连接有一推动梯形块,所述推动梯形块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一旗杆,所述推动空间上端壁内设置有一上端壁与外界空间连通的储存空间,所述旗杆上端贯穿推动空间上端壁且位于储存空间内,所述旗杆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命中旗,所述推动梯形块上端面以旗杆为中心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一推动弹簧,所述推动弹簧上端与推动空间上端壁固定连接,所述推动空间左端壁内设置有右端壁与推动空间连通的第二弹簧槽,所述第二弹簧槽上端壁设置有一下端壁与第二弹簧槽连通的平移槽,所述第二弹簧槽左端壁固定连接有一弹力弹簧,所述弹力弹簧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梯形块,所述第二梯形块右端贯穿第二弹簧槽右端壁且位于推动空间内,所述第二梯形块上端面左侧固定连接有一平移杆,所述平移杆上端贯穿第二弹簧槽上端壁且位于平移槽内,所述平移杆上端左端面固定连接有一梯形平移块,所述梯形平移块左端贯穿平移槽左端壁且位于卡死槽内;所述方法步骤如下:首先,当射击命中时,子弹推动命中块向右运动,命中块带动直齿条向右运动,从而使第一锥齿轮顺时针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带动第一棘轮与第二直齿轮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第三直齿轮顺时针转动半圈,当第二直齿轮旋转半圈后,第二直齿轮与第三直齿轮脱离啮合,此时命中块向右运动直到梯形卡死块进入卡死槽内,命中块被锁死,由于第二直齿轮与第三直齿轮脱离啮合,从而使第三直齿轮在回旋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顺时针复位转动,第三直齿轮带动主动轴转动,主动轴带动第二棘轮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回转机构转动,回转机构带动从动轴转动,通过齿轮系的传动带动凸轮转动半圈,由于凸轮不再推动推动块,从而使复位杆在弹力下向下运动,第一棘轮不被锁死,复位杆推动转动杆逆时针转动,凸轮带动推动梯形块向上运动,从而使命中旗向上运动进入外界空间,显示射击命中;然后,当命中旗运动到最上端时,推动梯形块推动第二梯形块向左运动,从而使梯形平移块向左运动推动梯形卡死块向下运动,从而使梯形卡死块离开卡死槽,命中块不被锁...

【技术特征摘要】
1.射击命中定位方法,包括工作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块内设置有一左端壁与外界空间连通的运动空间,所述运动空间右端壁固定连接有一运动弹簧,所述运动弹簧左端固定连接有一命中块,所述命中块左端贯穿运动空间左端壁且位于外界空间内,所述命中块内设置有一上端壁与运动空间连通的压缩槽,所述压缩槽下端壁固定连接有一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上端固定连接有一梯形卡死块,所述梯形卡死块上端贯穿压缩槽上端壁且位于运动空间内,所述位于梯形卡死块右端处的运动空间上端壁内设置有一下端壁与运动空间连通的卡死槽,所述运动空间下端壁内设置有一传动空间,所述命中块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一直齿条,所述直齿条下端贯穿运动空间下端壁且位于传动空间内,所述传动空间前后端壁转动连接有一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固定连接有上端与直齿条啮合连接的第一直齿轮,所述驱动轴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棘轮,所述驱动轴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二直齿轮右端啮合连接有第三直齿轮,所述第三直齿轮中心固定连接有一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两端分别与传动空间前后端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三直齿轮后端面固定连接有一环绕着主动轴的回旋弹簧,所述回旋弹簧后端与传动空间后端壁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轴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棘轮,所述位于第二棘轮右端处的传动空间前后端壁转动连接有一从动轴,所述从动轴前端固定连接有一回转轮,所述回转轮远离从动轴中心的端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圆周均匀分布的回转机构,所述左端的回转机构与第二棘轮右端啮合连接,所述从动轴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右端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传动空间右端壁内设置有一旋转空间,所述旋转空间下端壁内设置有一转动空间,所述旋转空间上端壁内设置有一推动空间,所述第二锥齿轮右端面中心固定连接有一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右端与旋转空间右端壁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右端固定连接有一凸轮,所述凸轮上端贯穿旋转空间上端壁且位于推动空间内,所述转动空间前后端壁固定连接有一支撑轴,所述支撑轴转动连接有一转动杆,所述位于转动杆右端上端面处的转动空间内滑动连接有一推动块,所述推动块上端贯穿转动空间上端壁且与旋转空间内的凸轮滑动连接,所述位于第一棘轮处的传动空间下端壁内设置有一复位空间,所述复位空间内滑动连接有一复位杆,所述复位杆下端贯穿复位空间下端壁、转动空间上端壁且与转动杆左端上端面接触连接,所述复位杆上端贯穿复位空间上端壁且位于传动空间内,所述位于复位空间内的复位杆右端面固定连接有一复位杆,所述复位杆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上端与复位空间上端壁固定连接,所述复位杆内设置有上端壁与传动空间连通的第一弹簧槽,所述第一弹簧槽下端壁固定连接有一弹性弹簧,所述弹性弹簧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梯形块,所述第一梯形块上端贯穿第一弹簧槽上端壁位于传动空间内且与第一棘轮下端接触连接,所述位于凸轮上端处的推动空间内滑动连接有一推动梯形块,所述推动梯形块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一旗杆,所述推动空间上端壁内设置有一上端壁与外界空间连通的储存空间,所述旗杆上端贯穿推动空间上端壁且位于储存空间内,所述旗杆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命中旗,所述推动梯形块上端面以旗杆为中心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一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桦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奉化屏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