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具耐磨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5670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旋具耐磨套管,包括固定部和连接部:固定部上设有若干固定块,固定块为凹字形结构,固定块上设有第一固定夹、第二固定夹,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分别设有第一孔位、第二孔位,第一孔位和第二孔位用于放置螺栓,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之间设有固定位,用于安装旋具,固定位与所述第一孔位、第二孔位均垂直,将旋具放置在固定位上后,通过拧紧第一孔位和第二孔位上的螺母的方式将旋具固定;连接部设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上设有外螺纹,第二连接端设有与第一连接端相互配合的内螺纹,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连接后,形成圆柱形管套结构,解决了套管使用寿命短并且增加了套管的耐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具耐磨套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钻井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旋具耐磨套管。
技术介绍
旋具耐磨套管是指在旋具的外面套上一层管道,在钻井作业的过程中,将套管替代钻杆和钻挺,完成对钻头施加扭矩和钻压,在钻井的同时将套管下到钻井的地方,钻井完成后将套管留在井内,是现代钻井的一项新技术,但是套管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损害,再将套管放置的过程中或者是在放置完成后,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而且在开采的时间也是较长,尤其是整体的套管更易造成损害,所以套管井的损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旋具耐磨套管,解决了套管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增加了套管在使用过程中的耐磨性。(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旋具耐磨套管,包括固定部和连接部:所述固定部上设有若干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为凹字形结构,所述固定块上设有第一固定夹、第二固定夹,所述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分别设有第一孔位、第二孔位,第一孔位和第二孔位用于放置螺栓,所述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之间设有固定位,用于安装旋具,所述固定位与所述第一孔位、第二孔位均垂直,将旋具放置在固定位上后,通过拧紧第一孔位和第二孔位上的螺母的方式将旋具固定;所述连接部设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端设有与第一连接端相互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连接后,形成圆柱形管套结构。优选的是,所述导流部上设有导流管和若干导流通孔,所述导流通孔位于所述套管的内壁和外壁之间,所述导流管的一端设有与导流通孔平行的第一排流孔,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设有与导流通孔平行的第二排流孔。优选的是,所述固定块底部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重量轻于所述固定块的重量,使其在固定位旋具后,管套与旋具重量均匀。优选的是,所述第二连接端上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作用是辅助导流管导流。优选的是,所述固定位上设有防滑层。优选的是,所述导流管采用铬合金铸铁或者是球墨铸铁。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设有中空的第一圆锥台,所述第二连接端上设有中空的第二圆锥台,所述中空的第一圆锥台与所述中空的第二圆锥台通过螺纹连接。优选的是,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导流管之间设有硅胶,用以保护固定块和导流管。(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增加了固定部,固定部的作用除了能够固定旋具外,更重要的是在受到外力作用后,可以起到支撑套管和增加套管韧性;2、连接部的增加,使得套管在使用的过程中,套管之间可以连接,解决了套管整体损坏的弊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部,11固定块,111第一固定夹,112第二固定夹,12固定位;2连接部,21第一连接端,211外螺纹,22第二连接端,221内螺纹;3导流部,31导流管,311第一排流孔,312第二排流孔,32导流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旋具耐磨套管,包括最外层的导流部3,导流部3采用铬合金铸铁或者是球墨铸铁等材质,套管内部的固定部1和套管两端的连接部2,导流部3上设有导流管31和若干导流通孔32,若干导流通孔32均匀的分布在导流管内壁和外壁之间,具体来说是在两个固定块11之间设有导流通孔32,同时在导流管31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端在同一端处设有第一排流孔311,第一排流孔311的方向与导流通孔32平行,第一排流孔311也是位于第二连接端的空腔内,导流管31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端在同一端处设有第二排流孔312,第二排流孔312的方向与导流通孔32垂直,可将导流管内的流质体排出到套管外;固定部1上设有若干固定块11,固定块11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增加套管的硬度,套管的硬度可根据固定块11排列的密集程度来决定,固定块11的底部设有固定板,固定板的重量轻于所述固定块的重量,使其在固定旋具后,管套与旋具重量均匀,也就是说固定块在制作的过程中是根据重量的比例制作的,主要是为了防止在使用的过程中偏沉现象的出现,同时固定块上设有第一固定夹111和第二固定夹112,第一固定夹111和第二固定夹112之间设有固定位12,固定位12上设有防滑层,其主要作用是为了防止固定位打滑,同时也是为了保护钻杆,第一固定夹111和第二固定夹112分别设有第一孔位和第二孔位,第一固定夹111和第二固定夹112是对称的,所以第一孔位和第二孔位也是对称的,第一孔位和第二孔位的主要作用就是用于放置螺栓,使用时先将钻杆放置在固定位12上,将螺栓从第一孔位穿过然后在穿过第二孔位,然后拧紧螺母,固定的松紧可根据需求来决定,固定块11与所述导流管31之间设有硅胶,用以保护固定块和导流管;连接部2设有第一连接端21和第二连接端22,第一连接端21设有中空的第一圆锥台,中空的第一圆锥台的倾斜的面上设有外螺纹,第二连接端22上设有中空的第二圆锥台,中空的第二圆锥台内部倾斜的面上设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中空的第一圆锥台与中空的第二圆锥台通过螺纹连接,形成圆柱形管套结构,可以将多个套管通过内外螺纹的配合完成套管的连接,第二连接端22上还设有空腔,空腔的作用是辅助导流管导流。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在工厂预制出套管,固定块11的顶端与和底端分别与导流管31相连,固定块11与导流管31之间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也可通过螺栓等方式连接,在使用钻井机钻井的过程中,可将套管套在钻杆或者是钻铤的外面,导流管31采用的是硬质的材质,具有耐磨的特性,同时固定块11的增加,增加了套管的抗压性,同时也增加了套管的使用寿命,在使用的过程中可根据需求,来决定安装套管的数量,当然在预制的过程中也可根据固定块11排列的密集程度来决定套管的硬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旋具耐磨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1)和连接部(2)所述固定部(1)上设有若干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为凹字形结构,所述固定块(11)上设有第一固定夹(111)、第二固定夹(112),所述第一固定夹(111)和第二固定夹(112)分别设有第一孔位、第二孔位,第一孔位和第二孔位用于放置螺栓,所述第一固定夹(111)和第二固定夹(112)之间设有固定位(12),用于安装旋具,所述固定位(12)与所述第一孔位、第二孔位均垂直,将旋具放置在固定位(12)上后,通过拧紧第一孔位和第二孔位上的螺母的方式将旋具固定;所述连接部(2)设有第一连接端(21)和第二连接端(22),所述第一连接端(21)上设有外螺纹(211),所述第二连接端(22)设有与第一连接端(21)相互配合的内螺纹(221),所述外螺纹(211)与所述内螺纹(221)连接后,形成圆柱形管套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旋具耐磨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1)和连接部(2)所述固定部(1)上设有若干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为凹字形结构,所述固定块(11)上设有第一固定夹(111)、第二固定夹(112),所述第一固定夹(111)和第二固定夹(112)分别设有第一孔位、第二孔位,第一孔位和第二孔位用于放置螺栓,所述第一固定夹(111)和第二固定夹(112)之间设有固定位(12),用于安装旋具,所述固定位(12)与所述第一孔位、第二孔位均垂直,将旋具放置在固定位(12)上后,通过拧紧第一孔位和第二孔位上的螺母的方式将旋具固定;所述连接部(2)设有第一连接端(21)和第二连接端(22),所述第一连接端(21)上设有外螺纹(211),所述第二连接端(22)设有与第一连接端(21)相互配合的内螺纹(221),所述外螺纹(211)与所述内螺纹(221)连接后,形成圆柱形管套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具耐磨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具耐磨套管还包括导流部(3),所述导流部(3)上设有导流管(31)和若干导流通孔(32),所述导流通孔(32)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瑞刘涛王建王衍青王保勤张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邹城兖矿泰德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