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榆林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工厂干熄焦炉及干法熄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15496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厂干熄焦炉及干法熄焦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选用电厂烟气为兰炭熄焦的循环冷却气,将循环冷却气从循环气体冷却室的下端通入后,循环冷却气在循环气体冷却室中与下行的红焦接触,循环冷却气继续上行从循环气体冷却室上开设的斜道进入环形气道,进入环形气道的循环冷却气将红焦的热量带走,带走红焦温度的循环冷却气从循环气体出口排出,排出的高温循环冷却气通过吸热装置,热量被吸热装置吸收利用后,循环冷却气的温度被降低,又从循环气体冷却室的下端进入给红焦降温,如此循环,既能回收红焦显热,又可以将吸收的热量送到吸热装置进行热量的回收利用,节约资源,循环冷却气为电厂烟气,循环利用,又不会产生大气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厂干熄焦炉及干法熄焦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兰炭熄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厂干熄焦炉及干法熄焦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兰炭生产中的熄焦工段主要采用湿法熄焦或水雾熄焦技术,即先用水熄灭红焦,然后再将焦炭烘干,该技术简单易行,但造成了资源浪费以及大气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厂干熄焦炉及干法熄焦系统,利用干熄焦炉对红焦进行熄焦,既能回收红焦显热,节约资源,又不会产生大气污染。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工厂干熄焦炉,包括预存室、环形气道和循环气体冷却室,所述预存室和循环气体冷却室均为空腔结构;循环气体冷却室的上端与预存室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气道沿预存室的外壁周向设置,环形气道与循环气体冷却室通过斜道连通,环形气道上开设有用于与吸热装置的输入端连接的循环气体出口,干熄焦炉上还设置有用于与吸热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的循环气体入口。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气体冷却室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循环气体分布室,所述循环气体分布室为空腔结构,所述循环气体入口开设在循环气体分布室的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气体出口设置有一次除尘器,循环气体入口设置有二次除尘器。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厂干熄焦炉,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存室(3)、环形气道(4)和循环气体冷却室(7),所述预存室(3)和循环气体冷却室(7)均为空腔结构;循环气体冷却室(7)的上端与预存室(3)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气道(4)沿预存室(3)的外壁周向设置,环形气道(4)与循环气体冷却室(7)通过斜道(6)连通,环形气道(4)上开设有用于与吸热装置的输入端连接的循环气体出口(5),干熄焦炉上还设置有用于与吸热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的循环气体入口(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厂干熄焦炉,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存室(3)、环形气道(4)和循环气体冷却室(7),所述预存室(3)和循环气体冷却室(7)均为空腔结构;循环气体冷却室(7)的上端与预存室(3)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气道(4)沿预存室(3)的外壁周向设置,环形气道(4)与循环气体冷却室(7)通过斜道(6)连通,环形气道(4)上开设有用于与吸热装置的输入端连接的循环气体出口(5),干熄焦炉上还设置有用于与吸热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的循环气体入口(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厂干熄焦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气体冷却室(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循环气体分布室(8),所述循环气体分布室(8)为空腔结构,所述循环气体入口(9)开设在循环气体分布室(8)的侧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厂干熄焦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气体出口(5)设置有一次除尘器,循环气体入口(9)设置有二次除尘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厂干熄焦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道(6)沿循环气体冷却室(7)周向均布设置,斜道(6)的高度为2000mm,斜道(6)由若干个斜道支撑板等间距构成,每个斜道支撑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智芳张秦龙贺卫肖程诗
申请(专利权)人:榆林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