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合成方法(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合成方法。(二)
技术介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于1957年由美国联合化学公司用齐格勒催化剂首先研制成功,1958年由德国赫彻斯特公司率先将其工业化。它是乙烯的线性均聚物,分子量通常在100~500万。同众多聚合物材料相比,UHMWPE具有摩擦系数小,磨耗低,耐化学药品性优良,耐冲击、耐压性、抗冻性、保温性、自润滑性、抗结垢性、耐应力开裂性、卫生性等优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合成专利在早期主要掌握在德国、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石油公司的手中:如德国赫彻斯特公司(EP575840A1、EP622379A1)、德国巴斯夫公司(DE3833445A1)、美国联合化学公司(GB858674)、日本三井石油化学公司(EP318190A2)、日本石油公司(CN90109754)等等。通常情况下催化剂需要复杂的制备流程。(三)
技术实现思路
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在特定受限空间下可以很容易实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合成,比如在具有孔道结构的聚合物微球里就可以实现。我们采用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聚苯乙烯微球PS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1)制备载体化催化剂无水无氧条件下,向载体中加入甲基氯化镁格氏试剂,搅拌2~3h后进行第一次过滤,滤饼用溶剂洗涤后,再与TiCl4混合,搅拌2~3h后进行第二次过滤,滤饼干燥得到载体化催化剂;所述甲基氯化镁格氏试剂的体积用量以载体的质量计为3~6mL/g;所述TiCl4的体积用量以载体的质量计为3~6mL/g;所述载体为具有氰基官能团的多孔聚苯乙烯微球;(2)催化乙烯聚合在反应釜中加入步骤(1)所得载体化催化剂、正己烷、三异丁基铝,在50~60℃下,0.5~1MPa的乙烯反应30~120min,得到超高分子量聚乙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1)制备载体化催化剂无水无氧条件下,向载体中加入甲基氯化镁格氏试剂,搅拌2~3h后进行第一次过滤,滤饼用溶剂洗涤后,再与TiCl4混合,搅拌2~3h后进行第二次过滤,滤饼干燥得到载体化催化剂;所述甲基氯化镁格氏试剂的体积用量以载体的质量计为3~6mL/g;所述TiCl4的体积用量以载体的质量计为3~6mL/g;所述载体为具有氰基官能团的多孔聚苯乙烯微球;(2)催化乙烯聚合在反应釜中加入步骤(1)所得载体化催化剂、正己烷、三异丁基铝,在50~60℃下,0.5~1MPa的乙烯反应30~120min,得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所述载体化催化剂的用量以反应釜的体积计为25~200mg/L;所述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金化,王竹倩,邱化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