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苯丙烯氟菌唑中间体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羧酸的合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制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苯丙烯氟菌唑中间体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羧酸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苯并烯氟菌唑(英文通用名称benzovindiflupyr商品名称:SolatenolTM)是先正达开发的吡唑酰胺类杀菌剂,作用机理为抑制病原菌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从而干扰其呼吸作用。其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对小麦叶枯病、花生黑斑病、小麦全蚀病及小麦基腐病等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尤其对亚洲大豆锈病和叶斑病具有特效,与现有其他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区别明显,且可以与多种杀菌剂复配,无交互抗性。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羧酸是合成制备苯并烯氟菌唑的重要中间体。目前该中间体的合成制备方法,主要是二氯乙酰氯为原料,经过如下过程得到:此方法在由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合成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羧酸时,存在缺点:必须经过两步反应,过程和用料较为复杂,而且必须用到贵重金属钯催化剂。这些缺点限制了该方法的进一步应用。至于其他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苯丙烯氟菌唑中间体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羧酸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和氯甲酸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得到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羧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苯丙烯氟菌唑中间体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羧酸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和氯甲酸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得到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羧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丙烯氟菌唑中间体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羧酸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过程为:1)将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催化剂和溶剂A混匀,通入保护气,控制压力为10~15个大气压,控制温度至80~110℃,加入氯甲酸酯,并控制氯甲酸酯的加入时间为40~60min;加毕,升高反应温度至130~155℃,并在60~90min缓慢控制压力降低至7~9个大气压,然后继续反应40~62h反应结束;2)将体系冷却后过滤除去固体,滤液加入到6~10倍体积的水中,用酸调节pH=2~3,然后用溶剂B提取,提取液用水洗涤,然后用干燥剂干燥后,浓缩得产物。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丙烯氟菌唑中间体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羧酸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所述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催化剂和氯甲酸酯用量比为摩尔比1:(0.15~0.26):(1.5~2.1),所述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和溶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洪信,杨朝晖,王玲,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药科学研究院,济南科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