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反馈干扰的带通滤波音频播放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音频系统,具体是指一种基于反馈干扰的带通滤波音频播放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通讯设备已得到普及,给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现有的电子通讯设备使用的音频输出系统还存在缺陷,即其输出的声音杂音较多,通话不够清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通话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音频输出系统输出的声音杂音较多,通话不够清晰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反馈干扰的带通滤波音频播放系统。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基于反馈干扰的带通滤波音频播放系统,包括运放U2,音频接收模块,与音频接收模块相连接的带通滤波电路,串接在运放U2的1管脚和3管脚之间的电阻R13,正极与运放U2的1管脚连接、负极顺次经极性电容C6、电位器R15以及电阻R14后与运放U2的11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5,一端与运放U2的1管脚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16后与电位器R15的控制端连接的电阻R17,一端与运放U2的3管脚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12后与运放U2的2管脚连接的电阻R11,与运放U2的1管脚连接的音频放大电路,以及与音频放大电路相连接的扬声器B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反馈干扰的带通滤波音频播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运放U2,音频接收模块,与音频接收模块相连接的带通滤波电路,串接在运放U2的1管脚和3管脚之间的电阻R13,正极与运放U2的1管脚连接、负极顺次经极性电容C6、电位器R15以及电阻R14后与运放U2的11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5,一端与运放U2的1管脚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16后与电位器R15的控制端连接的电阻R17,一端与运放U2的3管脚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12后与运放U2的2管脚连接的电阻R11,与运放U2的1管脚连接的音频放大电路,以及与音频放大电路相连接的扬声器BT;所述运放U2的2管脚与电阻R17和电阻R16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反馈干扰的带通滤波音频播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运放U2,音频接收模块,与音频接收模块相连接的带通滤波电路,串接在运放U2的1管脚和3管脚之间的电阻R13,正极与运放U2的1管脚连接、负极顺次经极性电容C6、电位器R15以及电阻R14后与运放U2的11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5,一端与运放U2的1管脚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16后与电位器R15的控制端连接的电阻R17,一端与运放U2的3管脚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12后与运放U2的2管脚连接的电阻R11,与运放U2的1管脚连接的音频放大电路,以及与音频放大电路相连接的扬声器BT;所述运放U2的2管脚与电阻R17和电阻R16的连接点连接、3管脚与带通滤波电路连接;所述带通滤波电路包括与音频接收模块相连接的二阶高通滤波电路,串接在二阶高通滤波电路和运放U2的3管脚之间的二阶低通滤波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反馈干扰的带通滤波音频播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阶高通滤波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A1,一端与音频接收模块相连接、另一端经电容C2后与运算放大器A1的正极相连接的电容C1,P极经电阻R3后接地、N极与电容C1和电容C2的连接点相连接的二极管D1,串接在二极管D1的N极和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2,串接在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端和二极管D1的P极之间的电阻R4,以及一端与运算放大器A1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1;所述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端与二阶低通滤波电路相连接,其负极与二极管D1的P极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反馈干扰的带通滤波音频播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阶低通滤波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威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