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压自修复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压自修复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制备
技术介绍
自修复混凝土是模仿动物的骨组织结构受创伤后的再生,恢复机理,采用修复胶粘剂和混凝土材料相复合的方法,对材料损伤破坏具有自修复和再生的功能,恢复甚至提高材料性能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自修复混凝土,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是一种机敏混凝土。机敏混凝土是一种具有感知和修复性能的混凝土,是智能混凝土的初级阶段,是混凝土材料发展的高级阶段。自修复是生物的重要特征之一。自修复的核心是物质补给和能量补给,其过程由生长活性因子来完成,自修复混凝土是模仿动物的骨组织结构受创伤后的再生,恢复机理,采用修复胶粘剂和混凝土材料相复合的方法,对材料损伤破坏具有自修复和再生的功能,恢复甚至提高材料性能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据此,学者们设想具有自修复行为的智能材料模型为,在材料的基体中布有许多细小纤维的管道。管中装有可流动的物质——修复剂。在外界环境作用下,一旦材料基体开裂,则纤维随即裂开,其内装的修复剂流淌到开裂处,由化学作用自动实现粘合,从而抑制开裂修复材料。这可以提高开裂部分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压自修复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1)将20~25g尿素与70~80mL甲醛溶液加入锥形瓶中,搅拌直至尿素完全溶解,再用三乙醇胺调节锥形瓶中反应体系pH,将锥形瓶放入水浴锅中,加热升温,保温反应,得到粘稠透明液体,冷却至室温后,用盐酸调节pH,得到脲甲醛预聚体;(2)将氟碳树脂母粒与E‑51型环氧树脂母粒混合,得到油溶性囊芯,向四口烧瓶中加入100~120m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40~45g油溶性囊芯、0.5~1.0mL正丁醇、20~25g碳纳米管,启动搅拌器,以500~550r/min的转速搅拌,乳化分散30~35min,得到水包油乳液;(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压自修复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1)将20~25g尿素与70~80mL甲醛溶液加入锥形瓶中,搅拌直至尿素完全溶解,再用三乙醇胺调节锥形瓶中反应体系pH,将锥形瓶放入水浴锅中,加热升温,保温反应,得到粘稠透明液体,冷却至室温后,用盐酸调节pH,得到脲甲醛预聚体;(2)将氟碳树脂母粒与E-51型环氧树脂母粒混合,得到油溶性囊芯,向四口烧瓶中加入100~120m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40~45g油溶性囊芯、0.5~1.0mL正丁醇、20~25g碳纳米管,启动搅拌器,以500~550r/min的转速搅拌,乳化分散30~35min,得到水包油乳液;(3)向120~130mL上述水包油乳液中加入60~70mL脲甲醛预聚体,得到预反应物,用盐酸调节预反应物pH,加热升温,保温反应,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得到反应产物,将反应产物抽滤,去除滤液得到固体颗粒,将固体颗粒置于烘箱中,干燥,得到微胶囊,备用;(4)取1.0~1.2L的二次沉淀污泥稀释液,5~6g蛋白胨,3~4g牛肉膏,40~42g碳酸氢钙,50~55g碳酸钠,放入发酵皿中,得到筛选培养基,用氨水调节pH,随后放入高压蒸汽中灭菌15~30min,得到筛选活化培养基;(5)将嗜碱芽孢杆菌接种至上述筛选活化培养基中,在温室中振荡培养20~24h,得到筛选菌液,将所得筛选菌液用离心机离心20~25min,静置沉降后收集下层菌泥;(6)将上述下层菌泥用水稀释,得到稀释菌液,将稀释菌液真空浸渍备用的微胶囊,浸渍吸附,得到修复填料,按重量份数计,取80~85份水泥、40~50份粉煤灰、10~20份修复填料、3~5份聚乙烯醇、20~25份高岭土、50~60份膨胀珍珠岩和20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战英权,章红英,王素香,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齐安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