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苗霞明专利>正文

一种玻璃防霉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5312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玻璃防霉剂,属于防霉抗菌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以钛酸四丁酯、无水乙醇、硅藻土等为原料,制负载二氧化硅的硅藻土,经光的照射,催化残留水和氧气生成羟自由基和氧自由基,生成的羟自由基和氧自由基可杀死附着于玻璃的细菌,有效的防止细菌繁殖,保护玻璃免受霉变;以弹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对丝素蛋白进行酶解,提高体系中自由氨基的数量,再利用自由氨基和单糖中的羰基发生缩合反应,形成稳定的交联聚合物,降低分子结构中共价键的振动强度,使力学性能得到有效保持,且纤维成分的亲水基团减少,纤维内部含水率降低,减少发霉的可能。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常用的玻璃防霉剂防霉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防霉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霉抗菌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玻璃防霉剂。
技术介绍
平板玻璃按其成型方法可分为垂直引上法。水平拉制法、对辊法、压延法和浮法等种类。其中浮法玻璃除含有主要成份氧化硅、氧化铝以外。还含有较大量的锂、钠、钾、钙、镁等金属氧化物。由于这些金属氧化物相对于氧化硅、氧化铝而言。分子量较小。因此在浮法成型过程中聚集于玻璃的上表面。这种玻璃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因表面的碱金属氧化物易吸收环境水份而成为氢氧化锂、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等强碱腐蚀玻璃。使玻璃表面形成不可消除的斑痕。影响透明度甚至互相粘接而报废。这种现象在平板玻璃叠合贮存及环境潮湿。高温和不通风的情况下尤为严重。玻璃的这种受腐蚀现象称之为玻璃“发霉”。为避免平板玻璃因受腐蚀而发生霉变。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玻璃防霉剂,然而目前常用的玻璃防霉剂防霉效果不佳,不能防止玻璃霉变,保证玻璃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常用的玻璃防霉剂防霉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玻璃防霉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防霉剂,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4~8份憎水剂、2~5份柠檬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防霉剂,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4~8份憎水剂、2~5份柠檬酸、8~15份纳米活性氧化铝,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合防霉成分A、复合防霉成分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防霉剂,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4~8份憎水剂、2~5份柠檬酸、8~15份纳米活性氧化铝,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合防霉成分A、复合防霉成分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玻璃防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防霉成分A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于50~60℃,按质量比为1:20~30取丝素蛋白和试剂A混合搅拌,静置,透析,得透析物,取透析物离心,收集上层清液,得预处理丝素蛋白溶液,按质量比1:30~50取酶液和预处理丝素蛋白溶液混合,调节pH,于40~55℃,搅拌酶解,升温,保温灭酶,冷却,得酶解液;S2.于35~50℃,按重量份数计,取8~10份磷脂、4~8份海藻酸钠、20~30份贻贝粘蛋白,2~5份精油、30~50份酶解液,先取磷脂、酶解液、海藻酸钠混合,超声分散,加入贻贝粘蛋白、精油混合搅拌,得混料,取混料减压蒸发,真空浓缩,即得复合防霉成分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玻璃防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试剂A:按质量比10:0.1~0.3取碳酸钠溶液、氯化铵混合,即得试剂A。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玻璃防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酶液:按质量份数计,取1~4份弹性蛋白酶、1~4份胰蛋白酶、800~1000份水混合,即得酶液。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玻璃防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精油:茉莉花精油、腊梅花精油、薰衣草精油中的任意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玻璃防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霞明陈建春卢星
申请(专利权)人:苗霞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