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水净化的絮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5262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水净化的絮凝装置,包括底座和梯形支架;所述的底座为中空结构;所述的底座顶部设有回收口;所述的支架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的支架内从上至下设有絮凝剂加药装置、第一过滤箱和第二过滤箱,并分别通过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依次连接;所述的絮凝剂加药装置、第一过滤箱和第二过滤箱分别通过两侧的连接杆连接在支架上;所述的第二过滤箱和底座通过第三管件连通;所述的第一管件和第三管件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的第一过滤箱侧边连接设有入水管;所述的第二过滤箱侧边连接设有出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净化河水效果好,处理费用低,容易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水净化的絮凝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河水净化的絮凝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河道已演变为黑臭河道。在我国许多城市,河道有机污染普遍存在且日益突出,城市污水直排河道,流经城镇河段污染严重,水体出现季节性或终年黑臭,均成为我国目前城市河道污染问题中亟待解决的水环境问题。河水污染主要有以下原因:1)河流周围经济发展和城镇人口不断增加,生产和生活用水也大量增加,对排入河内的有机物的承载能力和自洁能力降低。2)河流周围的工业企业、养殖企业和城市生活大量未经处理的废水、污水排到河里,导致河水质污染和富营养化。河水中水生植物过度生长,造成水中含氧量降低,使水腐败变质。3)河水的水流动性差,水中的营养物质富集,水的含氧量不仅得不到提高而且被水中的营养物质消耗而更低。含氧量的降低,反过来促进水中的厌氧性生物的增长。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水质富营养化,最后变成一潭死水。4)排入河流中废水、污水所含的有机污染物长期沉积,在河底形成淤泥。当夏天遇到天气炎热、日光长时间照射,水温升高时,河底淤泥分解,并释放出大量氨、氮等富营养化物质,使河水中的微生物、藻类等各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水净化的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梯形支架(3);所述的底座(1)为中空结构;所述的底座(1)顶部设有回收口(2);所述的支架(3)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的支架(3)内从上至下设有絮凝剂加药装置(6)、第一过滤箱(16)和第二过滤箱(19),并分别通过第一管件(14)和第二管件(23)依次连接;所述的絮凝剂加药装置(6)、第一过滤箱(16)和第二过滤箱(19)分别通过两侧的连接杆(4)连接在支架(3)上;所述的第二过滤箱(19)和底座(1)通过第三管件(24)连通;所述的第一管件(14)和第三管件(24)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的第一过滤箱(16)侧边连接设有入水管(5);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水净化的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梯形支架(3);所述的底座(1)为中空结构;所述的底座(1)顶部设有回收口(2);所述的支架(3)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的支架(3)内从上至下设有絮凝剂加药装置(6)、第一过滤箱(16)和第二过滤箱(19),并分别通过第一管件(14)和第二管件(23)依次连接;所述的絮凝剂加药装置(6)、第一过滤箱(16)和第二过滤箱(19)分别通过两侧的连接杆(4)连接在支架(3)上;所述的第二过滤箱(19)和底座(1)通过第三管件(24)连通;所述的第一管件(14)和第三管件(24)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的第一过滤箱(16)侧边连接设有入水管(5);所述的第二过滤箱(19)侧边连接设有出水管(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水净化的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絮凝剂加药装置(6)包括方形的盒体、注药口(7)和搅拌机构;所述的盒体的顶部设有注药口(7);所述的搅拌结构包括电机(10)、转轴(12)和搅拌桨(13);所述的搅拌桨(13)包括叶片状铁片和方形板铁片,且叶片状铁片和方形板铁片分别设于转轴(12)的中部两侧和底部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水净化的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辰韩彪孙翠芳焦阳何俊贺黄蓉
申请(专利权)人:玉林市凯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