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于黑臭水体降氮除磷的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4133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对于黑臭水体降氮除磷的一体化装置,包括混合搅拌罐、过滤池以及沉淀池,其通过将第一出水管、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第一排污管以及第二排污管上均设置单向阀,使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保证了黑臭水体的过滤净化顺序流畅;通过将沉淀池的内部设置过滤棉层以及活动碳层,且混合搅拌罐的内部设置有铁盐、强力去氮剂以及凝絮剂,使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保证了黑臭水体的降氮除磷;通过将第一排污管的管口设置于过滤棉层的上端,第一输送管的管口设置于活性炭层的下端,且第二排污管以及第二输送管两者的管口设置于过滤棉层的上端,出水管的管口设置于活性炭层的下端,使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对黑臭水体的分类排出和输送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对于黑臭水体降氮除磷的一体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体净化相关
,具体为一种针对于黑臭水体降氮除磷的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现有技术中,对水质净化多采用化工材料或矿物无机酸提取技术,如采用硫酸铝加激化剂、杀菌剂等方法,或采用漂白粉与碱、矾结合,其不能实现快速降解有机物与有害物质,不能通过产品中功能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与代谢产物,而化学技术包括预氧化技术、光化学氧化法、生物预处理技术、塔式生物滤池、生物膨胀床与流化床、生物接触氧化法、膜生物反应器以及电生物反应器等,在这些方法的运行过程中,都存在着运行费用和安生性的问题,且传统发酵工艺通常采用单菌种培养来获取所需的代谢产生,而实际应用到水处理工程极为复杂,单一菌种培养对营养物质的利用极为有限,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针对于黑臭水体降氮除磷的一体化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于黑臭水体降氮除磷的一体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对于黑臭水体降氮除磷的一体化装置,包括混合搅拌罐、过滤池以及沉淀池,该过滤池设置于混合搅拌罐的上端,沉淀池设置于混合搅拌罐的下端,所述过滤池的上端设置有入水管,内部设置有过滤棉层以及活性炭层,该过滤棉层设置于活性炭层的上端,且过滤池的左端还设置有第一输送管,右端还设置有第一排污管,所述第一输送管的上端与过滤池相连通,下端与混合搅拌罐的右侧上端相连通,该第一排污管的上端与过滤池相连通,下端与第一出水管相连通,且混合搅拌罐的上端设置有搅拌电机以及搅拌杆,该搅拌杆上端与搅拌电机固定连接,下端设置于混合搅拌罐的内部,且混合搅拌罐的下端还设置有第二输送管,该第二输送管的上端与混合搅拌罐相连通,下端与沉淀池相连通,所述沉淀池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出水管,右端设置有超声波控制器以及第二排污管,该第二排污管的下端与沉淀池相连通,上端与第一出水管相连通,且第一出水管上还设置有循环加压泵。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水管、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第一排污管以及第二排污管上均设置有单向阀。优选的,所述沉淀池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棉层以及活动碳层,该过滤棉层设置于活动碳层的上端,且混合搅拌罐的内部设置有铁盐、强力去氮剂以及凝絮剂。优选的,所述第一排污管的管口设置于过滤棉层的上端,第一输送管的管口设置于活性炭层的下端。优选的,所述第二排污管以及第二输送管两者的管口设置于过滤棉层的上端,第二出水管的管口设置于活性炭层的下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将第一出水管、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第一排污管以及第二排污管上均设置单向阀,使此技术结构在使用时,保证了黑臭水体的过滤净化顺序流畅,切合实际需求;通过将沉淀池的内部设置过滤棉层以及活动碳层,该过滤棉层设置于活动碳层的上端,且混合搅拌罐的内部设置有铁盐、强力去氮剂以及凝絮剂,使此技术结构在使用时保证了黑臭水体的降氮除磷;通过将第一排污管的管口设置于过滤棉层的上端,第一输送管的管口设置于活性炭层的下端,且第二排污管以及第二输送管两者的管口设置于过滤棉层的上端,出水管的管口设置于活性炭层的下端,使此使用新型结构对黑臭水体的分类排出和输送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混合搅拌罐、2过滤池、3沉淀池、4循环加压泵、5入水管、6第一出水管、7第一输送管、8第二输送管、9第二出水管、10第一排污管、11超声波控制器、12过滤棉层、13活性炭层、14搅拌电机、15搅拌杆、16第二排污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针对于黑臭水体降氮除磷的一体化装置,包括混合搅拌罐1、过滤池2以及沉淀池3,该过滤池2设置于混合搅拌罐1的上端,沉淀池3设置于混合搅拌罐1的下端,该过滤池2的上端设置有入水管5,内部设置有过滤棉层12以及活性炭层13,该过滤棉层12设置于活性炭层13的上端,且过滤池2的左端还设置有第一输送管7,右端还设置有第一排污管10,第一输送管7的上端与过滤池2相连通,下端与混合搅拌罐1的右侧上端相连通,该第一排污管10的上端与过滤池2相连通,下端与第一出水管6相连通,且混合搅拌罐1的上端设置有搅拌电机14以及搅拌杆15,该搅拌杆15上端与搅拌电机14固定连接,下端设置于混合搅拌罐1的内部,且混合搅拌罐1的下端还设置有第二输送管8,该第二输送管8的上端与混合搅拌罐1相连通,下端与沉淀池3相连通,沉淀池3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棉层12以及活动碳层13,该过滤棉层12设置于活动碳层13的上端,且混合搅拌罐3的内部设置有铁盐、强力去氮剂以及凝絮剂,使此技术结构在使用时,保证了黑臭水体的降氮除磷。沉淀池3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出水管9,右端设置有超声波控制器11以及第二排污管16,该第二排污管16的下端与沉淀池3相连通,上端与第一出水管6相连通,且第一出水管6上还设置有循环加压泵4,第一出水管6、第一输送管7、第二输送管8、第一排污管10以及第二排污管16上均设置有单向阀,使此技术结构在使用时,保证了黑臭水体的过滤净化顺序流畅,切合实际需求,该第一排污管10的管口设置于过滤棉层12的上端,第一输送管7的管口设置于活性炭层13的下端,且第二排污管16以及第二输送管8两者的管口设置于过滤棉层12的上端,第二出水管9的管口设置于活性炭层13的下端,使此使用新型结构对黑臭水体的分类排出和输送安全可靠。工作原理:本技术中,当进行黑臭水体的降氮除磷的时候,入水管5将黑臭水体输送到过滤池2的内部,过滤棉层12以及活性炭层13先是对水体进行过滤净化,而此时的第一输水管7与混合搅拌罐1相连通,第一排污管10与第一出水管6相连通,而混合搅拌罐1内部的铁盐、强力去氮剂以及凝絮剂配合搅拌电机14带动的搅拌杆15进行水体的降氮除磷,然后是第二输送管8与沉淀池3相连通,沉淀池3中的过滤棉层12以及活性炭层13先是对水体进行过滤净化,之后是超声波控制器11对水体进行二次震动沉淀,而此时的第二排污管16与第一出水管6相连通,循环加压泵4以及第二出水管9处于工作状态,工作完成。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对于黑臭水体降氮除磷的一体化装置,包括混合搅拌罐(1)、过滤池(2)以及沉淀池(3),该过滤池(2)设置于混合搅拌罐(1)的上端,沉淀池(3)设置于混合搅拌罐(1)的下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2)的上端设置有入水管(5),内部设置有过滤棉层(12)以及活性炭层(13),该过滤棉层(12)设置于活性炭层(13)的上端,且过滤池(2)的左端还设置有第一输送管(7),右端还设置有第一排污管(10),所述第一输送管(7)的上端与过滤池(2)相连通,下端与混合搅拌罐(1)的右侧上端相连通,该第一排污管(10)的上端与过滤池(2)相连通,下端与第一出水管(6)相连通,且混合搅拌罐(1)的上端设置有搅拌电机(14)以及搅拌杆(15),该搅拌杆(15)上端与搅拌电机(14)固定连接,下端设置于混合搅拌罐(1)的内部,且混合搅拌罐(1)的下端还设置有第二输送管(8),该第二输送管(8)的上端与混合搅拌罐(1)相连通,下端与沉淀池(3)相连通,所述沉淀池(3)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出水管(9),右端设置有超声波控制器(11)以及第二排污管(16),该第二排污管(16)的下端与沉淀池(3)相连通,上端与第一出水管(6)相连通,且第一出水管(6)上还设置有循环加压泵(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于黑臭水体降氮除磷的一体化装置,包括混合搅拌罐(1)、过滤池(2)以及沉淀池(3),该过滤池(2)设置于混合搅拌罐(1)的上端,沉淀池(3)设置于混合搅拌罐(1)的下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2)的上端设置有入水管(5),内部设置有过滤棉层(12)以及活性炭层(13),该过滤棉层(12)设置于活性炭层(13)的上端,且过滤池(2)的左端还设置有第一输送管(7),右端还设置有第一排污管(10),所述第一输送管(7)的上端与过滤池(2)相连通,下端与混合搅拌罐(1)的右侧上端相连通,该第一排污管(10)的上端与过滤池(2)相连通,下端与第一出水管(6)相连通,且混合搅拌罐(1)的上端设置有搅拌电机(14)以及搅拌杆(15),该搅拌杆(15)上端与搅拌电机(14)固定连接,下端设置于混合搅拌罐(1)的内部,且混合搅拌罐(1)的下端还设置有第二输送管(8),该第二输送管(8)的上端与混合搅拌罐(1)相连通,下端与沉淀池(3)相连通,所述沉淀池(3)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出水管(9),右端设置有超声波控制器(11)以及第二排污管(16),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碧兰何婷婷杨启帆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合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