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化学分解浸入式滤膜过滤的处理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采用化学分解浸入式滤膜过滤的处理池。
技术介绍
由于水源污染的复杂化使实际水源水质与水质需求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从而对水质净化处理及其技术支持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迫切需求,膜法处理饮用水技术的进步,为解决这一需求提供了一个可资选择的先进处理手段,国内外多位专家指出膜法处理是水处理技术应用发展的一一个趋势,甚至提出“膜法将取代传统的水处理工艺,超滤膜的功用是通过孔径截留机理去除水体中的悬浮物质、胶体等颗粒物。超滤的孔径范围为0.01一0.05Hm,通常为0.01Hm或者更小。现有的采用化学分解浸入式滤膜过滤的处理池是将滤膜直接安装浸泡在处理池中,而滤膜在内部长时间受到水流的冲击后容易发生变形、损坏,且滤膜不方便取出,清洗不方便,导致过滤下来的污染物附着在滤膜的外表面,膜通下降,膜污染增大,同时处理池基本都是利用水泥板将其上端封住,每次打开都比较困难费力,很难对处理池内进行定期清理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化学分解浸入式滤膜过滤的处理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化学分解浸入式滤膜过滤的处理池,包括处理池(1)和第一旋转轴(4),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池(1)的内部上端设置有分解池(2),且分解池(2)的上端两侧安置有第一支架(3),所述第一旋转轴(4)镶嵌于第一支架(3)靠近分解池(2)中心线的一侧上端,且第一旋转轴(4)靠近分解池(2)中心线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收卷筒(5),所述第一收卷筒(5)的下端两侧安装有第一钢链(6),且第一钢链(6)的下端固定有第一密封盖(7),所述第一密封盖(7)的下端中部设置有第二旋转轴(8),且第二旋转轴(8)的下端安置有搅拌轴(9),所述搅拌轴(9)的两侧镶嵌有搅拌叶(10),所述分解池(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化学分解浸入式滤膜过滤的处理池,包括处理池(1)和第一旋转轴(4),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池(1)的内部上端设置有分解池(2),且分解池(2)的上端两侧安置有第一支架(3),所述第一旋转轴(4)镶嵌于第一支架(3)靠近分解池(2)中心线的一侧上端,且第一旋转轴(4)靠近分解池(2)中心线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收卷筒(5),所述第一收卷筒(5)的下端两侧安装有第一钢链(6),且第一钢链(6)的下端固定有第一密封盖(7),所述第一密封盖(7)的下端中部设置有第二旋转轴(8),且第二旋转轴(8)的下端安置有搅拌轴(9),所述搅拌轴(9)的两侧镶嵌有搅拌叶(10),所述分解池(2)的正面下端连接有出水口(11),且分解池(2)的内部底端安装有固定架(12),所述固定架(12)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13),且固定架(12)的上端两侧固定有第一连接杆(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化学分解浸入式滤膜过滤的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链(6)连接于第一密封盖(7)与第一收卷筒(5)之间,其第一密封盖(7)与分解池(2)之间为活动连接,且第一收卷筒(5)通过第一旋转轴(4)与第一支架(3)构成转动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化学分解浸入式滤膜过滤的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10)与搅拌轴(9)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搅拌轴(9)通过第二旋转轴(8)与第一密封盖(7)构成转动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化学分解浸入式滤膜过滤的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池(1)的内部左侧设置有曝气管(15),所述过滤网(13)与固定架(12)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固定架(12)通过第一连接杆(14)与第一密封盖(7)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采用化学分解浸入式滤膜过滤的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15)的外壁安置有曝气口(16),且曝气管(15)的左侧镶嵌有进气阀(17),所述处理池(1)的内部右侧连接有滤膜组架(18),所述曝气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飞,张永利,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