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编码保险门锁,它是由锁面板(13)、固定板(24)、底板(28)、锁舌(29)、手柄(3)、底盖(5)、锁轴件和连接固定件等部件所构成,其特征在于: A、所述的机械编码保险门锁内设有机械编码装置,机械编码装置是由号码圈(19)、锁心环(20)和锁轴(4)构成的配合体设置在于手柄(3)内,外编码装置是由号码圈(19)、锁心环(20)和锁轴(22)构成的二组配合体设置在号码盒(23)内,所述的内外编码装置中的号码圈(19)和锁心环(20)采用内外10等分齿配合,所述的锁轴4和锁轴22为各带有3~5个均布凸键的锁轴,所述的号码圈(19)的个数为各组3~5个号码圈,所述的锁轴(22)一端与连接板(11)固定,另一端平行通过号码盒(23); B、所述的锁面板(13)与固定板(24)采用铰链连接为一体,即为折页式结构,锁面板(13)上一端设有半球形照明窗,并依次开有用于安装号码圈(19)的长方形槽,正中设有按钮(18),另一端设有开锁用的推键(14),推键(14)表面兰带齿圆弧状,其推键(14)与按钮(18)相邻,所述的照明窗内设有灯泡(21); C、所述的按钮(18)下部设有反锁轴(37)和反锁销(25),反锁轴(37)上部通过弹簧(17)与按钮(18)相触,反锁销(25)上部与反锁轴(37)相接,下部通过安装座(26)伸至底板(28)下方,所述的反锁轴(37)上设有V型槽并装有弹簧(15),所述的按钮(18)处设有控制灯泡(21)的动合触点,其动合触点是由压片(33)、上触点(34)、固定座(35)和下触点(36)构成; D、所述的推键(14)内体与连接板(11)紧固,其推键(14)内体上设有带弹簧(12)的卡销(16),其卡销(16)与反锁轴(37)上的V型槽对应配合; E、所述的底板(28)上装有锁舌(29)和电池盒(42),锁舌(29)的尾端有一连接板(43),所述的锁舌(29)与推键(14)之间的连接是采用一连动板(9),其连动板(9)一端与推键内体紧贴,另一端通过螺钉(7)与连接板(43)紧固,所述的电池盒(42)装有干电池(41),采用导线与灯泡(21)的动合触点接通; F、所述的设有内编码装置的手柄(3)与底盖(5)连接一体,其内编码装置中的锁轴(4)一端伸至底盖(5)内并固装一拔块(6),另一端通过弹簧(2)套装内钮(1),其内钮(1)设置在手柄(3)的端部中心与锁轴(4)同轴线。(*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不需要钥匙的机械编码保险门锁。现有的门锁,通常采用钥匙进行开锁,离开了钥匙则无法开启门锁,如锁心被异物堵塞也无法开启,同时,由于钥匙的牙形变化有很多种,重复开启性大,容易复制,因此保密性和安全性受到一定限制。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不需要钥匙、又可根据需要任意更换编码的机械编码保险门锁。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按钮部位结构示意图;图3为号码圈配合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锁面板俯视示意图;图5为底板部位仰视示意图。参看图1,本技术是由锁面板13、固定板24、底板28、锁舌29、手柄3、底盖5、锁轴件和连接固定件等部件所构成,其特征在于本门锁设有机械编码装置,机械编码装置为内外两个编码装置,即内编码装置是由号码圈19、锁心环20和锁轴4构成的配合体设置在手柄3内,外编码装置是由号码圈19、锁心环20和锁轴22构成的二组配合体设置在号码盒23内,其号码盒23是内焊在锁面板13上,其长度方向两端孔内装有弹簧39和滚珠38(如图3所示)。内外编码装置的号码圈19和锁心环20为内外10等分齿对应配合,其号码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利军,
申请(专利权)人:刘利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