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面接触的导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流导通
,特别是一种自适应面接触的导通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给设备通电需使用插头插入插座的方式。插头与插座之间以线或面接触的方式导通电路,使设备获得电能。但是此种方式多为人为操作,若应用于自动化领域,对机构定位精度要求极高。尤其对于大型设备,大电流领域,常常难于做到高精度控制。若面接触的导通装置的两个部分因接触精度的问题而造成接触不良,无法进行调节,需要人为介入,不仅操作繁琐,难以采用自动化完成,而且也影响操作者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出了一种能自适应调节面接触精度的自适应面接触的导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自动化调节面接触精度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以下的自适应面接触的导通装置,自适应面接触的导通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上设有第一接触端子和调心轴承,所述第一接触端子绕所述调心轴承转动,以自动调整第一接触端子与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二接触端子间的平面接触;所述第二电极上设有第二接触端子和弹簧,所述第二接触端子套设于所述弹簧上,以在第一接触端子和第二接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面接触的导通装置,包括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1)上设有第一接触端子(13)和调心轴承(18),所述第一接触端子(13)绕所述调心轴承(18)转动,以自动调整第一接触端子(13)与所述第二电极(2)的第二接触端子(24)间的平面接触;所述第二电极(2)上设有第二接触端子(24)和弹簧(27),所述第二接触端子(24)套设于所述弹簧(27)上,以在第一接触端子(13)和第二接触端子(24)接触时提供回复力及电极间的接触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面接触的导通装置,包括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1)上设有第一接触端子(13)和调心轴承(18),所述第一接触端子(13)绕所述调心轴承(18)转动,以自动调整第一接触端子(13)与所述第二电极(2)的第二接触端子(24)间的平面接触;所述第二电极(2)上设有第二接触端子(24)和弹簧(27),所述第二接触端子(24)套设于所述弹簧(27)上,以在第一接触端子(13)和第二接触端子(24)接触时提供回复力及电极间的接触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面接触的导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端子(13)和第二接触端子(24)的端面面积不同,经过调整后,存在两种接触状态,其中一个接触端子的端面位于另一个接触端子的端面内或者两个接触端子的端面相互交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面接触的导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心轴承(18)放置于绝缘轴承座(12B)内;所述第一接触端子(13)放置于调心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炳华,周琦,张剑,沈逸渊,王铮,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登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