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散热式同频合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5154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散热式同频合路器,包括壳体、复数个输入端接头、输出端接头、带状合路线、导热板和散热翅片;带状合路线包括复数个输入分路线、多个输入端、合路线、输出总线和输出端;复数个输出端接头设置在壳体的一侧,输出端接头设置在壳体的另一侧;带状合路线设置在壳体的内部;带状合路线位于壳体的中部,导热板设置在带状合路线的上下两侧;散热翅片下端穿过壳体并与导热板抵靠,散热翅片上端位于壳体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备散热效率高,散热效果好,避免带状合路线因过热而导致的损坏,设备工作性能好,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散热式同频合路器
本技术涉及同频合路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散热式同频合路器。
技术介绍
传统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通信业竞争的加剧,为了提高通信网络的建设速度以及降低重复建设的成本,多种通信制式共用信号分布系统的模式己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同频合路器在工作中,其带状线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热量不及时散出,带状线会发生过热现象,从而发生损耗,影响设备工作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高效散热式同频合路器,设备散热效率高,散热效果好,避免带状合路线因过热而导致的损坏,设备工作性能好,使用安全。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效散热式同频合路器,包括壳体、复数个输入端接头、输出端接头、带状合路线、导热板和散热翅片;其中,带状合路线包括复数个输入分路线、多个输入端、合路线、输出总线和输出端;复数个输出端接头设置在壳体的一侧,输出端接头设置在壳体的另一侧;带状合路线设置在壳体的内部;输入分路线的两端分别与输入端和合路线电性连接;合路线同时与输出总线电性连接;输出总线与输出端电性连接;输入端与多个输出端接头一一对应电性连接,输出端与输出端接头电性连接;带状合路线位于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散热式同频合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复数个输入端接头(2)、输出端接头(3)、带状合路线(4)、导热板(7)和散热翅片(5);其中,带状合路线(4)包括复数个输入分路线(41)、多个输入端(44)、合路线(42)、输出总线(43)和输出端(45);复数个输出端接头(3)设置在壳体(1)的一侧,输出端接头(3)设置在壳体(1)的另一侧;带状合路线(4)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输入分路线(41)的两端分别与输入端(44)和合路线(42)电性连接;合路线(42)同时与输出总线(43)电性连接;输出总线(43)与输出端(45)电性连接;输入端(44)与多个输出端接头(3)一一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散热式同频合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复数个输入端接头(2)、输出端接头(3)、带状合路线(4)、导热板(7)和散热翅片(5);其中,带状合路线(4)包括复数个输入分路线(41)、多个输入端(44)、合路线(42)、输出总线(43)和输出端(45);复数个输出端接头(3)设置在壳体(1)的一侧,输出端接头(3)设置在壳体(1)的另一侧;带状合路线(4)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输入分路线(41)的两端分别与输入端(44)和合路线(42)电性连接;合路线(42)同时与输出总线(43)电性连接;输出总线(43)与输出端(45)电性连接;输入端(44)与多个输出端接头(3)一一对应电性连接,输出端(45)与输出端接头(3)电性连接;带状合路线(4)位于壳体(1)的中部,导热板(7)设置在带状合路线(4)的上下两侧,带状合路线(4)夹紧在两层导热板(7)之间,导热板(7)为绝缘板;散热翅片(5)下端穿过壳体(1)并与导热板(7)抵靠,散热翅片(5)上端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文博薛欢迎杨旭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博雷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