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器身磁屏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5101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器身磁屏蔽结构,包括磁屏蔽本体、接地铜片,所述磁屏蔽本体分别固定于变压器器身绕组上、下两端的上副压板与下托板上;所述接地铜片的一端与所述磁屏蔽本体相连,另一端通过夹件接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磁屏蔽直接放置在器身绕组的上下两端,可以节省油箱距器身的绝缘距离,减少钢材和变压器油的用量;磁屏蔽硅钢片用量大大减少,降低至少60~70%的用量;制作及安装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器身磁屏蔽结构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器身磁屏蔽结构。
技术介绍
大容量、高阻抗是高压及超高压电力变压器当中占比非常大的种类,特别是大容量变压器是高压及超过高压电力变压器持续发展方向,此类电力变压器产品必然面临一个设计与制造的问题——磁屏蔽的结构。磁屏蔽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有效降低变压器负载状态下漏磁通在铁心的金属夹件以及油箱壁内产生的附加损耗。目前行业内普遍使用的都是油箱磁屏蔽,安装在油箱内壁上。但油箱磁屏蔽铺设面较广,耗材;箱壁上需要焊接上百块小方铁块以固定磁屏蔽,工作量较大;磁屏蔽制作也较复杂,需要层层包裹绝缘;同时为保证高压引线对油箱的电气距离,因加油箱磁屏蔽结构后,油箱内宽必须相应增加,会消耗更多的钢材和变压器油。为有效优化磁屏蔽结构,简化生产制造、安装工作流程,我公司特研究讨论,研发出一种新型器身磁屏蔽结构。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器身磁屏蔽结构,把磁屏蔽直接放置在器身绕组的上下两端,可以节省油箱距器身的绝缘距离,减少钢材和变压器油的用量;磁屏蔽硅钢片用量大大减少,降低至少60~70%的用量;制作及安装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器身磁屏蔽结构,将磁屏蔽直接放置在器身绕组的上下两端,可以节省油箱距器身的绝缘距离,减少钢材和变压器油的用量;磁屏蔽硅钢片用量大大减少,降低至少60~70%的用量;制作及安装简单方便。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器身磁屏蔽结构,包括磁屏蔽本体、接地铜片,所述磁屏蔽本体分别固定于变压器器身绕组上、下两端的上副压板与下托板上;所述接地铜片的一端与所述磁屏蔽本体相连,另一端通过夹件接地。所述磁屏蔽本体包括呈等腰梯形的第一磁屏蔽本体、第三磁屏蔽本体以及呈矩形的第二磁屏蔽本体,所述上副压板与下托板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磁屏蔽本体形状相匹配的放置槽。所述磁屏蔽本体的横截面呈顶部宽底部窄的等腰梯形结构,所述放置槽的横截面呈上宽下窄的等腰梯形结构。所述上副压板与下托板呈一侧开口的圆环形结构,所述放置槽的一侧壁与所述上副压板与下托板的内环连通。所述磁屏蔽本体上设有用于固定螺栓穿过的限位孔,所述放置槽上设有与所述固定螺栓端部外螺纹相匹配螺纹连接的螺纹孔。所述接地铜片的一端与所述磁屏蔽本体相连,另一端设有用于与夹件连接的连接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通过将磁屏蔽直接放置在器身绕组的上下两端,可以节省油箱距器身的绝缘距离,减少钢材和变压器油的用量;磁屏蔽硅钢片用量大大减少,降低至少60~70%的用量;2.本技术通过通过做好的器身磁屏蔽本体放入与其匹配的上副压板与下托板上的放置槽内即可,无需任何大型行车来操作,正常人员搬起、放入即可,安装十分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磁屏蔽本体与放置孔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中,1磁屏蔽本体,11第一磁屏蔽本体,12第二磁屏蔽本体,13第三磁屏蔽本体,2接地铜线,3限位孔,4上副压板,5下托板,6放置孔,7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图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器身磁屏蔽结构,包括磁屏蔽本体1、接地铜片2,所述磁屏蔽本体1分别固定于变压器器身绕组上、下两端的上副压板4与下托板5上;所述接地铜片2的一端与所述磁屏蔽本体1相连,另一端通过夹件接地处理,本案通过将磁屏蔽本体1放置于变压器器身绕组上、下两端的上副压板4与下托板5上可以缩减变压器油箱距器身的绝缘距离,减少钢材和变压器油的用量;磁屏蔽本体硅钢片用量大大减少,降低至少60~70%的用量。所述磁屏蔽本体1包括呈等腰梯形的第一磁屏蔽本体11、第三磁屏蔽本体13以及呈矩形的第二磁屏蔽本体12,所述上副压板4与下托板5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磁屏蔽本体13形状相匹配的放置槽6,原油箱磁屏蔽结构,在安装时,需把整个上节油箱平躺在地面上,然后铺设磁屏蔽,并把上百个小铁方块逐个敲平用于卡主油箱磁屏蔽,同时因油箱磁屏蔽有三个面要安装,就必须用行车起吊上节油箱进行三次倒位转换,三个面依次平躺在地面上,工作量极大且复杂,本案通过做好的器身磁屏蔽本体1放入与其匹配的放置槽6内即可,无需任何大型行车来操作,正常人员搬起、放入即可,安装十分简单。所述磁屏蔽本体1的横截面呈顶部宽底部窄的等腰梯形结构,所述放置槽6的横截面呈上宽下窄的等腰梯形结构,通过磁屏蔽本体1与放置槽6均呈等腰梯形结构,使得磁屏蔽本体1放置于放置槽6后更为贴紧,避免磁屏蔽本体1脱出。所述上副压板4与下托板5呈一侧开口的圆环形结构,所述放置槽6的一侧壁与所述上副压板4与下托板5的内环连通,便于与放置槽6卡紧的磁屏蔽本体1的拆卸。所述磁屏蔽本体1上设有用于固定螺栓穿过的限位孔3,所述放置槽6上设有与所述固定螺栓端部外螺纹相匹配螺纹连接的螺纹孔,进一步对放置于放置槽6内的磁屏蔽本体1进行固定限位,避免其发生不必要的位移。所述接地铜片2的一端与所述磁屏蔽本体1相连,另一端设有用于与夹件连接的连接孔7,进行接地处理。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器身磁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磁屏蔽本体(1)、接地铜片(2),所述磁屏蔽本体(1)分别固定于变压器器身绕组上、下两端的上副压板(4)与下托板(5)上;所述接地铜片(2)的一端与所述磁屏蔽本体(1)相连,另一端通过夹件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器身磁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磁屏蔽本体(1)、接地铜片(2),所述磁屏蔽本体(1)分别固定于变压器器身绕组上、下两端的上副压板(4)与下托板(5)上;所述接地铜片(2)的一端与所述磁屏蔽本体(1)相连,另一端通过夹件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器身磁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屏蔽本体(1)包括呈等腰梯形的第一磁屏蔽本体(11)、第三磁屏蔽本体(13)以及呈矩形的第二磁屏蔽本体(12),所述上副压板(4)与下托板(5)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磁屏蔽本体(13)形状相匹配的放置槽(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器身磁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屏蔽本体(1)的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新才彭冲陶波万昇邱增辉戴云芳李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人民输变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