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缸体加工线产品下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5082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缸体加工线产品下线装置,所述下线装置包括主体框架和升降平台,所述主体框架包括底板和顶板以及连接在底板和顶板之间的四个滑动支柱,升降平台通过滑动轴承与四个滑动支柱连接,所述升降平台还连接有升降动力装置,升降动力装置可带动升降平台沿滑动支柱上升和下降,所述升降平台的升降高度至少可以达到传送辊道顶面和转运小车辊道顶面的水平高度,发动机缸体可以从升降平台的前后任意一端推入,并从相对的另一端推出。极大的方便了将位于传送辊道上的产品转移到辊道外的操作,具有可靠性好,安全性高的优点,同时还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缸体加工线产品下线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发动机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缸体加工线产品下线装置。
技术介绍
在汽车发动机缸体批量生产时,产品放于流水线物流辊道上流转。在生产过程中,每班会有产品送检或工料废产品下线。传统的产品下线方式为员工在产品下线点进行搬运下线。由于单台产品重约30-50Kg,在搬运下线时会出现员工受伤及撞伤产品的风险,并且产品下线时,员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一种发动机缸体加工线产品下线装置,可以实现产品快速、安全下线,可以有效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所述下线装置包括主体框架和升降平台,所述主体框架包括底板和顶板以及连接在底板和顶板之间的四个滑动支柱,升降平台通过滑动轴承与四个滑动支柱连接,所述升降平台还连接有升降动力装置,升降动力装置可带动升降平台沿滑动支柱上升和下降,所述升降平台的升降高度至少可以达到传送辊道顶面和转运小车辊道顶面的水平高度,发动机缸体可以从升降平台的前后任意一端推入,并从相对的另一端推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发动机缸体加工线产品下线装置,所述升降动力装置为安装在底板两侧的两个液压缸,两个液压缸的活塞杆分别与升降平台的两侧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发动机缸体加工线产品下线装置,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顶端连接有水平连接板,水平连接板在面向升降平台的端侧连接有竖直向下延伸的竖直连接板,竖直连接板的外侧与升降平台的两侧固定。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发动机缸体加工线产品下线装置,所述升降平台两侧连接有“L”形的支撑板,支撑板水平部位于升降平台下端面,并与升降平台通过螺栓连接,支撑板竖直部与竖直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发动机缸体加工线产品下线装置,所述液压缸的缸体朝向升降平台一侧设置有竖向导杆,所述竖直连接板的下端朝向液压缸设置有水平导板,所述水平导板通过滑动轴承与竖向导杆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发动机缸体加工线产品下线装置,所述竖直连接板在竖直方向设置有2组以上的竖板螺孔,以在竖直连接板的不同高度处与支撑板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发动机缸体加工线产品下线装置,在所述升降平台上沿其前后端方向安装有升降辊道,发动机缸体可以在升降辊道的辊轮上移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发动机缸体加工线产品下线装置,所述升降辊道的进料端设置有防倒流装置,只允许发动机缸体跨过防倒流装置进入升降辊道,但不允许再从此端推出升降辊道。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发动机缸体加工线产品下线装置,所述升降辊道的出料端设置有可拦截发动机缸体的能自由开启和闭合的挡杆,挡杆一端铰接于设置在升降辊道一侧辊梁上的铰支座上,升降辊道另一侧辊梁上对应的设置有挡杆卡座,挡杆在闭合时,其自由端可卡入挡杆卡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发动机缸体加工线产品下线装置,所述主体框架两侧设置有防护格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专门设计的产品下线装置,极大的方便了将位于传送辊道上的产品转移到辊道外的操作,具有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优点,同时还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当产品需要下线时,员工推动产品从物流辊道到下线辊道上,然后操作开关使液压缸带动升降辊道上升至与下线辊道高度一致,然后直接将缸体推动到升降辊道上;当产品完全置于升降辊道之后,员工再操作开关使液压缸带动升降辊道下降至与转运小车辊道高度一致处,最后员工可将缸体推至转运小车,完成整个下线操作。借助液压缸的升降作用,避免了人力下线操作,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还结合调整支撑板和垂直连接板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得本下线装置可以广泛适应于不同生产现场,不同高度的传送辊道,以及不同高度尺寸的发动缸体以及其它生产线上的同类货品等的下线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下线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不含防护格栅的下线装置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升降平台与液压缸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支撑板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水平连接板与竖直连接板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所示:发动机缸体加工线产品下线装置,所述下线装置包括主体框架1和升降平台2,所述主体框架1包括底板11和顶板12以及连接在底板11和顶板12之间的四个滑动支柱13,升降平台2通过滑动轴承21与四个滑动支柱13连接,所述升降平台2还连接有升降动力装置,升降动力装置可带动升降平台2沿滑动支柱13上升和下降,所述升降平台2的升降高度至少可以达到传送辊道顶面和转运小车辊道顶面的水平高度,发动机缸体可以分别从升降平台的前端(即进料端)推入,并从后端(即出料端)推出。升降动力装置具体为安装在底板11两侧的两个液压缸3,两个液压缸3的活塞杆31分别与升降平台2的两侧连接。本实施例中升降平台2和两个液压缸3之间的连接方式具体为:在液压缸3的活塞杆31顶端连接有水平连接板32,水平连接板32在面向升降平台2的端侧连接有竖直向下延伸的竖直连接板33,竖直连接板33的外侧与升降平台2的两侧固定;所述升降平台2两侧连接有“L”形的支撑板4,支撑板水平部41位于升降平台2下端面,并与升降平台2通过螺栓连接,支撑板竖直部42与竖直连接板33同样通过螺栓连接,即在支撑板水平部41上设置有连接螺孔411,在支撑板竖直部42上设置有连接螺孔421;液压缸3的缸体34朝向升降平台2一侧设置有竖向导杆35,所述竖直连接板33的下端朝向液压缸3设置有水平导板36,所述水平导板36通过滑动轴承37与竖向导杆35连接。竖直连接板33在竖直方向设置有2组以上的与支撑板4上的连接螺孔421对应的竖板螺孔38,这样升降平台2上的支撑板4就可在竖直连接板33的不同高度处与之连接,这样使得本下线装置可以广泛适应于不同高度的传送辊道,以及不同高度尺寸的发动缸体以及其它生产线上的同类货品等。在升降平台2上沿其前后端方向安装有升降辊道5,发动机缸体可以在升降辊道的辊轮51上移动,升降辊道5的进料端设置有防倒流装置52,只允许发动机缸体跨过防倒流装置52进入升降辊道5,但不允许再从此端推出升降辊道5;升降辊道5的出料端设置有可拦截发动机缸体的能自由开启和闭合的挡杆53,挡杆53一端铰接于设置在升降辊道5一侧辊梁54上的铰支座55上,升降辊道5另一侧辊梁54上对应的设置有挡杆卡座56,挡杆53在闭合时,其自由端可卡入挡杆卡座56。所述主体框架1的两侧设置有防护格栅6,用于保护生产线上的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在传送辊道需要进行产品下线位置,可分支接出下线辊道,并在下线辊道的出口端配置该下线装置,并将下线装置的进料端正对下线辊道的出口端。当有产品需要下线时,员工可操作开关使该下线装置的液压缸3推动升降平台2上升至与下线辊道一致的高度,然后在传送辊道上挑选出需要下线产品,将其导引进入下线辊道,达到下线辊道的出口端时,可很容易的将其推至升降平台2,然后控制液压缸3收缩活塞杆31,使得升降平台降落到与转运小车辊道一致的高度(转运小车也可设计成为辊道形式),可推动产品从出料端至转运小车上,完成一次产品下线操作。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缸体加工线产品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线装置包括主体框架和升降平台,所述主体框架包括底板和顶板以及连接在底板和顶板之间的四个滑动支柱,升降平台通过滑动轴承与四个滑动支柱连接,所述升降平台还连接有升降动力装置,升降动力装置可带动升降平台沿滑动支柱上升和下降,所述升降平台的升降高度至少可以达到传送辊道顶面和转运小车辊道顶面的水平高度,发动机缸体可以从升降平台的前后任意一端推入,并从相对的另一端推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缸体加工线产品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线装置包括主体框架和升降平台,所述主体框架包括底板和顶板以及连接在底板和顶板之间的四个滑动支柱,升降平台通过滑动轴承与四个滑动支柱连接,所述升降平台还连接有升降动力装置,升降动力装置可带动升降平台沿滑动支柱上升和下降,所述升降平台的升降高度至少可以达到传送辊道顶面和转运小车辊道顶面的水平高度,发动机缸体可以从升降平台的前后任意一端推入,并从相对的另一端推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加工线产品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动力装置为安装在底板两侧的两个液压缸,两个液压缸的活塞杆分别与升降平台的两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缸体加工线产品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顶端连接有水平连接板,水平连接板在面向升降平台的端侧连接有竖直向下延伸的竖直连接板,竖直连接板的外侧与升降平台的两侧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缸体加工线产品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台两侧连接有“L”形的支撑板,支撑板水平部位于升降平台下端面,并与升降平台通过螺栓连接,支撑板竖直部与竖直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缸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帆林文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正恒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