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志伟专利>正文

防橇挂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4981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防撬挂锁由锁体[1]、弹子锁芯[3]、锁簧[14]、弹子[15]、封条[5]、封板[10]、钥匙[18]等组成,其特征是锁体[1]上部的“∴”形锁杆腔[4]内有一个“∴”形锁杆[6],锁体[1]的上端面有一个搭扣槽[7]、“∴”形锁杆[6]的下端面销槽[12]内有锁芯销[13]。被锁物体的搭扣[8]插入锁体[1]上的搭扣槽[7]由于间隙很小,“∴”形锁杆完全被封闭,因此要撬开或者用锯断锁杆是不可能的,所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安全的防撬挂锁。(*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锁,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撬挂锁。目前市场上供应的挂锁,一般用于锁门、箱、柜和旅行包等。将挂锁的“∩”型锁杆套进被锁物的搭扣内,将锁杆插入锁体后锁好。这种挂锁由于锁杆露在外面容易被人撬开或者将锁杆锯断,使用时不够安全。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锁杆在锁体内,锁杆不易被撬开或锯断的防撬挂锁。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锁体的下部锁芯孔内有一个弹子锁芯,锁体的上端面上有一个搭扣槽,锁体上部的“匚”形锁杆腔内有一个“匚”形锁杆,“匚”形锁杆的下端面有一个销槽,销槽内有弹子锁芯上的锁芯销。被锁物的搭扣插在锁体的搭扣槽内。转动弹子锁芯的钥匙,弹子锁芯带动锁芯销转转,便由销槽壁推动“匚”形锁杆穿过搭扣孔将锁锁上。开锁时转动钥匙,“匚”形锁杆从搭扣孔退出,搭扣从搭扣槽取下。附图给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使用状态纵向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匚”形锁杆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弹子锁芯立体示意图。1锁体、2锁芯孔、3弹子锁芯、4“匚”形锁杆腔、5封条、6“匚”形锁杆、7搭扣槽、8搭扣、9搭扣孔、10封板、11锁杆弹簧、12销槽、13锁芯销、14锁簧、15弹子、16销孔、17锁芯固定销、18钥匙。锁体〔1〕的材料用钢或铜。“匚”形锁杆腔〔4〕内下部有一个锁杆弹簧〔11〕。本技术的优点是从图1可以看出,当锁好被锁物体时,搭扣与锁体上的搭扣槽之间只有很小的间隙,“匚”形锁杆完全被封闭在锁体内。因此想要撬开或是锯断“匚”形锁杆是不可能的所以能达到防撬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防撬挂锁由锁体、弹子锁芯、封条、封板、锁簧、弹子、锁芯固定销、钥匙等组成,其特征是锁体上部的“匚”形锁杆腔内有一个“匚”形锁杆,锁体的上端面有一个搭扣槽,“匚”形锁杆的下端面销槽内有销芯销。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撬挂锁,其特征是“匚”形锁杆腔〔4〕内下部有一个锁杆弹簧〔11〕。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撬挂锁,其特征是锁体〔1〕的材料用钢或铜。专利摘要一种防撬挂锁由锁体、弹子锁芯、锁簧、弹子、封条、封板、钥匙等组成,其特征是锁体上部的“”形锁杆腔内有一个“”形锁杆,锁体的上端面有一个搭扣槽、“”形锁杆的下端面销槽内有锁芯销。被锁物体的搭扣插入锁体上的搭扣槽由于间隙很小,“”形锁杆完全被封闭,因此要撬开或者用锯断锁杆是不可能的,所以本技术是一种安全的防撬挂锁。文档编号E05B67/00GK2049255SQ89209119公开日1989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1989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1989年6月29日专利技术者杨志伟, 周欣贵 申请人:杨志伟, 周欣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撬挂锁由锁体[1]、弹子锁芯[3]、封条[5]、封板[10]、锁簧[14]、弹子[15]、锁芯固定销[17]、钥匙[18]等组成,其特征是:锁体[1]上部的“匚”形锁杆腔[4]内有一个“匚”形锁杆[6],锁体[1]的上端面有一个搭扣槽[7],“匚”形锁杆[6]的下端面销槽[12]内有销芯销[13]。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伟周欣贵
申请(专利权)人:杨志伟周欣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