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设备及背光模组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背光模组广泛应用于平面显示器领域,由于液晶本身不发光,必须透过背光模组提供亮度分布均匀的光源才能使液晶现象,因而成为平面显示器不可或缺的关键零组件。一般而言,背光模组分为背光式以及直下式两种设计。直下式背光模组是将冷阴极荧光灯管等光源置于模块正下方,适用于对可移植性及空间要求较不挑剔的显示装置。侧入式背光模组则是将光源设在导光板侧边,一般常用于18寸以下的中小尺寸的背光模组。在侧入式背光模组中,导光板是关键性的元件,其主要的功用是将光线由边缘导向视线方向,故得其名。现有的方案中,为了更容易的收集到光源的光,降低光源的制作精度要求,通常增大入光面的面积,使得导光板的出光面为一个不平整的面。这就增加了出光面与其他元件的配合难度,容易造成漏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出光面包括遮光区域和出光区域,其中,所述遮光区域中的所述出光面为平面;光源,与所述入光面相对设置;以远离所述导光板的方向依次设置在导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出光面包括遮光区域和出光区域,其中,所述遮光区域中的所述出光面为平面;光源,与所述入光面相对设置;以远离所述导光板的方向依次设置在导光板上的第一双面胶带、柔性线路板以及第二双面胶带,其中所述柔性线路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双面胶带和所述第二双面胶带粘贴,所述遮光区域中的所述出光面与所述第一双面胶带的远离所述柔性线路板的一侧粘贴,并且所述遮光区域中的所述出光面与平直状态下的所述柔性线路板、所述第一双面胶带以及所述第二双面胶带平行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出光面包括遮光区域和出光区域,其中,所述遮光区域中的所述出光面为平面;光源,与所述入光面相对设置;以远离所述导光板的方向依次设置在导光板上的第一双面胶带、柔性线路板以及第二双面胶带,其中所述柔性线路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双面胶带和所述第二双面胶带粘贴,所述遮光区域中的所述出光面与所述第一双面胶带的远离所述柔性线路板的一侧粘贴,并且所述遮光区域中的所述出光面与平直状态下的所述柔性线路板、所述第一双面胶带以及所述第二双面胶带平行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区域中的所述出光面为平面,并且所述遮光区域对应的平面和出光区域对应的平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区域中的所述出光面为平面,并且所述遮光区域对应的平面和出光区域对应的平面为阶梯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通过焊接剂与所述柔性线路板粘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背框和反射片,所述背框包括底板和自所述底板弯折的侧壁;所述反射片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反射片远离所述底板的表面上;所述光源与所述反射片间隔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与所述反射片之间的间隙大于或等于0.05mm。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线路板包括第一端部、中部以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位于所述柔性线路板相对的两端,所述中部位于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其中:所述第一端部通过所述第一双面胶带设置在所述遮光区域的出光面上;所述中部通过所述焊接剂设置在所述光源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忠恒,
申请(专利权)人: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