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硅酸盐质文物的粘接修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文物保护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硅酸盐质文物的新型修复粘接技术,具体主要利用与硅酸盐质文物性能相近的硅质纤维材料作为连接柱,同时施加粘接材料进行断面粘接的修补技术。
技术介绍
硅酸盐质文物是历史、文化、艺术、社会各方面的重要载体,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技术的专利技术与进步,凝聚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硅酸盐质文物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石质文物、土质文物、砖瓦、陶瓷和琉璃等,数量巨大,分布范围广泛,著名的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与此相关。其中脆弱性硅酸盐质文物抵御环境侵蚀能力较差,经受埋藏土壤、环境风化等因素的不断破坏侵蚀,易发生变化或极易发生各种变化,保护形势十分严峻。就硅酸盐质文物最为典型的断裂开裂这一病变而言,以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出土的陶质文物为例,由于秦俑陶质文物埋藏在地下多年,深受沉重的泥土等覆压与破坏而在出土时已是支离破碎的残片,失去原有的风采并影响着其极高的艺术和科学等价值,所以针对于此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酸盐质文物的粘接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硅酸盐质文物的待粘接断面打连接孔;在所述连接孔内注入粘接材料和/或在硅质纤维柱表面涂覆粘接材料;以及在硅酸盐质文物的待粘接断面涂覆粘接材料,并将硅质纤维柱插入连接孔内,将硅酸盐质文物待粘接断面对接,进行断面的粘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酸盐质文物的粘接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硅酸盐质文物的待粘接断面打连接孔;在所述连接孔内注入粘接材料和/或在硅质纤维柱表面涂覆粘接材料;以及在硅酸盐质文物的待粘接断面涂覆粘接材料,并将硅质纤维柱插入连接孔内,将硅酸盐质文物待粘接断面对接,进行断面的粘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酸盐质文物的粘接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断面上的连接孔的数量为两个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硅酸盐质文物的粘接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的形状为倒锥状。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硅酸盐质文物的粘接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质纤维柱的材质为玻璃或石英。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静,迪丽热巴·阿迪力,罗宏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