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板直线度检测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4788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碳纤维板直线度检测工装,涉及碳纤维板生产用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平台,所述检测平台的上方一侧沿长度方向设有基准板,所述基准板垂直所述检测平台,所述检测平台的上表面还均匀分布有多个万向滚珠,多个所述万向滚珠的高度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测出的结果能更准确的反映出碳纤维板本身直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纤维板直线度检测工装
本技术涉及碳纤维板生产用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板直线度检测工装。
技术介绍
碳纤维是新一代增强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耐高温性能良好,在有机溶剂、酸、碱中不溶不胀。在实际应用中,碳纤维常常用作增强纤维,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用途广泛,具有高强度、高刚性与质量轻的特性,提供高的比强度、比刚性,以增加相对产品的结构强度,减轻重量提升其实用性,与其它增强材料相比,杨氏模量是玻璃纤维的3倍以上、是芳纶的2倍左右;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抗拉强度一般可达到钢的7~9倍,比强度是钢的几十倍,比模量也比钢更高。目前碳纤维增强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通讯、车辆舰船、医疗器械等军工或民用众多领域,诸如:风电大梁、汽车车架、大型游艇等皆有使用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在风电叶片的制作过程中,碳纤维板材的直线度将直接决定风电叶片的性能,目前,在测量碳纤维板的直线度时,由于碳纤维板无法自由移动伸展,导致碳纤维板直线度测量不准,最终影响风电叶片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碳纤维板直线度检测工装,测出的结果能更准确的反映出碳纤维板本身直线度。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纤维板直线度检测工装,包括检测平台,所述检测平台的上方一侧沿长度方向设有基准板,所述基准板垂直所述检测平台,所述检测平台的上表面还均匀分布有多个万向滚珠,多个所述万向滚珠的高度一致,将待测的碳纤维板放置于万向滚珠上,能够减少碳纤维板下方的接触面积,可有效降低检测平台与碳纤维板的摩擦力,碳纤维板能够根据本身的应力自由弯曲伸展,测出的结果能更准确的反映出碳纤维板的直线度。优选的,所述万向滚珠的高度可调节,根据碳纤维板的厚度调节万向滚珠的高度,以更好的测量直线度,并能够确保所有的万向滚珠的高度一致,减少测量误差。优选的,所述万向滚珠包括底座以及滚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方的滚珠,所述检测平台上设有与所述底座相配合的凹腔,所述底座沿轴向滑动于所述凹腔内,所述凹腔的内壁上沿轴向设有导向块,所述底座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导向块相配合的滑槽,所述底座的下方沿轴向设有螺纹孔,所述检测平台的下方沿所述凹腔的轴向转动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调节万向滚珠高度时,转动螺杆即可驱动底座沿导向块滑动,操作简单。优选的,所述螺杆包括中部的转动段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转动段两侧的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所述检测平台的下方沿所述凹腔的轴向设有与所述凹腔连通的通孔,所述转动段转动设置于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一螺纹段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段通过螺母与所述检测平台的下表面紧固,调节万向滚珠高度时,松开螺母,转动螺杆,调节完毕,拧紧螺母使螺杆固定,能够稳定保持万向滚珠的高度。优选的,所述基准板为工字尺,所述工字尺的侧面垂直所述检测平台,所述工字尺通过螺栓紧固于所述检测平台上,工字尺长度与检测平台等长,工字尺的侧面直线度精度要求能很好的满足检测精度需求。优选的,所述检测平台的下方还设有若干平台支腿,所述平台支腿分布于所述检测平台的两侧,平台支腿的高度为0.5~1.0m,适合人员站立操作。优选的,所述平台支腿的下方还设有用于调节高度的脚杯,可调整平台高度。优选的,同一侧的所述平台支腿之间通过加强横梁固定连接,防止支腿长期使用弯曲变形。优选的,所述加强横梁上还设有能够与地面接触的万向轮,只需调整脚杯高度,万向轮即可接地滚动,便于工装移动搬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使用万向滚珠,把静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同时大幅减少接触面积,可有效降低平台与碳纤维板的摩擦力,碳纤维板能够根据本身的应力自由弯曲伸展,测出的结果能更准确的反映出碳纤维板本身直线度。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优选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万向滚珠与检测平台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万向滚珠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检测平台凹腔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检测平台;2、基准板;3、万向滚珠;4、平台支腿;5、脚杯;6、加强横梁;7、万向轮;8、底座;9、滚珠;10、凹腔;11、导向块;12、滑槽;13、螺纹孔;14、螺杆;15、转动段;16、第一螺纹段;17、第二螺纹段;18、螺母;19、碳纤维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实施例的一种碳纤维板直线度检测工装,包括检测平台1,检测平台1由碳钢板制作,强度能够满足不同碳纤维板放置,平台总长度可在5~20m之间,宽度0.3~0.8m,检测平台1的上方一侧沿长度方向设有基准板2,基准板2为一根长度与平台等长的工字尺,工字尺高度10~30cm,工字尺的侧面垂直检测平台1,工字尺的侧面直线度精度能很好的满足检测精度需求,工字尺通过螺栓紧固于检测平台1上,检测平台1的上表面还均匀分布有多个万向滚珠3,万向滚珠3间距20~50cm,多个万向滚珠3的高度一致,万向滚珠3的高度可在5~30cm范围调节;检测平台1的下方还设有若干平台支腿4,平台支腿4分布于检测平台1的两侧,平台支腿4采用槽钢制作,平台支腿4的下方还设有用于调节高度的脚杯5,可调整平台高度,调整范围0~30cm;同一侧的平台支腿4之间通过加强横梁6固定连接,加强横梁6上还设有能够与地面接触的万向轮7。万向滚珠3包括底座8以及滚动设置于底座8上方的滚珠9,检测平台1上设有与底座8相配合的凹腔10,凹腔10的内壁上沿轴向设有导向块11,底座8的侧壁上设有与导向块11相配合的滑槽12,底座8的下方沿轴向设有螺纹孔13,检测平台1的下方沿凹腔10的轴向转动设有螺杆14,螺杆14与螺纹孔13螺纹连接。螺杆14包括中部的转动段15以及分别设置于转动段15两侧的第一螺纹段16和第二螺纹段17,检测平台1的下方沿凹腔10的轴向设有与凹腔10连通的通孔,转动段15转动设置于通孔内,第一螺纹段16与螺纹孔13螺纹连接,第二螺纹段17通过螺母18与检测平台1的下表面紧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检测时,把碳纤维板19放置在万向滚珠3上,侧边两端紧贴基准板2,碳纤维板19与万向滚珠3之间接触面积小,摩擦力小,碳纤维板根据本身的应力自由弯曲伸展,可见碳纤维板19中间与基准板2之间的缝隙α,测量缝隙α宽度即可计算出碳纤维板19的直线度,直线度=缝隙宽度/碳纤维板长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纤维板直线度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平台,所述检测平台的上方一侧沿长度方向设有基准板,所述基准板垂直所述检测平台,所述检测平台的上表面还均匀分布有多个万向滚珠,多个所述万向滚珠的高度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板直线度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平台,所述检测平台的上方一侧沿长度方向设有基准板,所述基准板垂直所述检测平台,所述检测平台的上表面还均匀分布有多个万向滚珠,多个所述万向滚珠的高度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板直线度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滚珠的高度可调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纤维板直线度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滚珠包括底座以及滚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方的滚珠,所述检测平台上设有与所述底座相配合的凹腔,所述底座沿轴向滑动于所述凹腔内,所述凹腔的内壁上沿轴向设有导向块,所述底座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导向块相配合的滑槽,所述底座的下方沿轴向设有螺纹孔,所述检测平台的下方沿所述凹腔的轴向转动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碳纤维板直线度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包括中部的转动段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转动段两侧的第一螺纹段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姚张舒王树春陈维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伟江苏碳纤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