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刷机自动上墨装置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印刷机
,具体涉及一种印刷机自动上墨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凸版印刷机来说,进行印刷的基本原理和过程为凸版上的文字和图像部分凸起于版面,涂有油墨的辊筒在版上滚动时使凸起部分着墨,然后使印版与纸张接触并适当加压,将版面凸起部分的油墨转移到纸上。现有技术中,为了方便印刷机上墨,出现了一种印刷机自动上墨装置,包括上墨槽、储墨槽和连接槽,将上墨槽内加到最佳液位,然后关闭阀门,打开进料盖,将储墨槽内加满,然后盖上进料盖,打开阀门,利用大气压的原理,使上墨槽内始终保持最佳液位,当储墨槽内浮球到达最低点时,通过压力感应器启动报警指示器提醒操作者进行加料。上述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以下问题:1、压力感应器启动报警指示器提醒操作者进行加料,时间上有一定的滞后性,操作者在加墨的过程中,储墨槽内的油墨会耗干,而且人工加墨随意性大,从而在加墨间隙出现印刷质量问题。2、油墨放置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沉淀,直接往储墨槽内加油墨,会导致油墨在纸面等承印物上分布不均,印刷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在现有印刷机储墨槽结构的基础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机自动上墨装置,包括储墨槽(1),所述储墨槽(1)底部设置出料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墨槽(1)一侧设置盛墨桶(3),所述盛墨桶(3)底部设置出墨口(4),所述出墨口(4)上设置第一连接管(5),所述第一连接管(5)一端与出墨口(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5)远离出墨口(4)一端设置液压泵(6),所述液压泵(6)一侧设置第一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7)与液压泵(6)之间带传动,所述液压泵(6)的进液口与第一连接管(5)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泵(6)的出液口上设置第二连接管(8),所述第二连接管(8)远离出液口一端设置传输管(9),所述传输管(9)内设置密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机自动上墨装置,包括储墨槽(1),所述储墨槽(1)底部设置出料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墨槽(1)一侧设置盛墨桶(3),所述盛墨桶(3)底部设置出墨口(4),所述出墨口(4)上设置第一连接管(5),所述第一连接管(5)一端与出墨口(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5)远离出墨口(4)一端设置液压泵(6),所述液压泵(6)一侧设置第一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7)与液压泵(6)之间带传动,所述液压泵(6)的进液口与第一连接管(5)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泵(6)的出液口上设置第二连接管(8),所述第二连接管(8)远离出液口一端设置传输管(9),所述传输管(9)内设置密封块(10),所述密封块(10)上设置第一通液孔(11),所述第一通液孔(11)处设置挡块(12),所述挡块(12)位于密封块(10)远离第二连接管(8)一侧,所述挡块(12)远离密封块(10)一端设置调节弹簧(13),所述调节弹簧(13)一端与挡块(12)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弹簧(13)远离挡块(12)一端设置固定块(14),所述固定块(14)上设置若干第二通液孔(15),所述固定块(14)远离调节弹簧(13)一侧设置第二电机(16),所述第二电机(16)位于传输管(9)外侧,所述第二电机(16)的输出轴穿过传输管(9)管壁位于传输管(9)内部,所述第二电机(16)的输出轴上设置第一锥齿轮(17),所述第一锥齿轮(17)一侧设置第二锥齿轮(18),所述第一锥齿轮(17)与第二锥齿轮(18)之间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18)的中心孔内设置转动杆(19),所述转动杆(19)一端设置搅拌棒(20),所述搅拌棒(20)上设置搅拌叶片(21),所述传输管(9)远离第二连接管(8)一端与储墨槽(1)固定连接,所述传输管(9)与储墨槽(1)之间相通,所述储墨槽(1)内部底壁上设置液位传感器(22),所述印刷机自动上墨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23),所述液位传感器(22)、第一电机(7)和第二电机(16)均与控制系统(23)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机自动上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管(9)内设置支撑块(24),所述支撑块(24)上设置凹槽,所述转动杆(19)远离搅拌棒(20)一端位于凹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印刷机自动上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24)上设置若干第三通液孔(2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机自动上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管(9)与储墨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志坚,吴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东方专修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